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定位管理急救配合培训在儿科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该院儿科急诊治疗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在该院儿科急诊治疗患儿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观察对象。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管理,对实验组患儿则应用定位管理急救配合进行急救护理管理,对两种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两组患儿的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急诊抢救成功43例,成功率86%,工作总满意度86%;实验组急诊抢救成功47例,成功率97%,工作总满意度96%。实验组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管理急救配合培训在儿科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效促进医护间的密切配合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也提高患儿急诊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 护理管理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儿科急救护理管理应用定位管理急救配合培训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儿科急诊治疗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管理。观察组患儿采取定位管理急救配合,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管理模式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急救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位管理急救配合培训在儿科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定位管理急救配合法 儿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前和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间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后的急诊科患者各72例,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医患双方满意度。结果急救护理工作中实施定位分工抢救配合后抢救成功率90.28%、临床医师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工作中应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医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 急救护理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结果基于不同护理模式下,实验组在抢救成功率与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急救护理工作时,采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满意度,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 急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及观察组(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各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2%,满意度90%,对照组急救成功率80%、满意度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应用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将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 急诊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前后的医生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模式。观察两组医生的抢救效果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生抢救时间(31.52±1.41)min、抢救成功率95.83%、患者(或家属)治疗满意度95.83%,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方法应用到急诊科治疗中,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或家属)的治疗满意度。

  • 标签: 治疗分工 急诊 站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9年1月到12月收诊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8.07%,对照组为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抢救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护理中运用能够提高抢救率,缩短抢救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分工定位 抢救配合 急诊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 定位分工配合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有效性。 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 2018.7-2019.12 实施定位分工配合的 45 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 采用回顾性分析 2017.1-2018.6 进行常规转运的 45 例作为对照组 [1] 。结合家属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 结果 实施定位分工配合转运后,患者家属满意度大有提高,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风险有所降低。 结论 定位分工配合不仅能提高患者家属对院内转运的满意度,更能避免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定位分工配合法 急危重症患者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中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珠海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诊科收治的需要进行急诊抢救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急救护理配合模式,试验组施以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模式,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抢救成功率、各项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均明显较高,住院费用明显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中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 抢救成功率 抢救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时间: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急救患者作为参照组,此时尚未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急救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83%,参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0.83%,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急救中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的效果更好,抢救成功率更高,病人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 术后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急救护理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多层面、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对急危重症病人及时无误的做出诊断并迅速、准确、有效的实施救护。时间就是生命,娴熟、默契、到位的医护配合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为此,要求护士能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在紧急情况下对病人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和监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

  • 标签: 急救护理 医护配合 急危重症病人 医院抢救 急救知识 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方法:研究选择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开展,研究对象是在我院实施治疗的重症外伤急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我院实施治疗的重症外伤急救患者运用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优化手术护理 急救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如何做好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急救配合与心肺脑复苏护理的措施。方法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所开展的心肺脑复苏急救病例中,随机选取30例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20例,无效10例。结论护士熟练掌握CPCR操作技术,做好与医生的配合工作,采取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是提升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急救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气管插管术的配合与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行急救气管插管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术中的配合及护理措施。结果一次插管成功患者38例(95%),患者插管时间为7.5—176.5h,平均插管时间为(98.68±26.34)h。气管插管后有25例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结论医护之间的配合能在急救的过程中显著地缩短插管时间,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抢救时机。护理人员应该熟练地掌握气管插管步骤的配合及相关的护理知识,有利于控制死亡率及伤残率的发生。

  • 标签: 急救气管插管术 配合 护理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的急救配合与护理。 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17 例急性喉炎小儿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病例确诊后,即刻确保呼吸道通畅,静脉滴注数量激素、抗生素,适当进行吸氧,进行镇静治疗,喉阻塞性呼吸困难打倒 III° 的患儿需要密切进行观察,做好随时开展手术的准备工作,同时做好并发症预防措施。 结果: 17 例患儿经过急救配合、对症治疗、积极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确诊为小儿急性喉炎后第一时间要保证呼吸道通畅,正确配合吸氧、用药治疗,强化呼吸道护理管理,以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和预后。

  • 标签: 急救配合 护理 小儿急性喉炎
  • 简介:摘要观察以梅花针配合苦参汤中药薰药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方法将60例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研究方法,以治疗组30例为临床研究为对象,用苦参汤中药薰药,同时配合梅花针局部叩刺,每2日1次,7次为1疗程;对照组外用激素药膏(复方曲安奈德乳膏)每天1次,1w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在第2个疗程和第4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2个疗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结论以梅花针叩刺配合苦参汤中药薰药,并以蛇黄膏涂擦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且持久,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抗炎、抗过敏、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有关。

  • 标签: 梅花针 苦参汤中药薰药 蛇黄膏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2011年间100例院前急救病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经过医护人员的现场密切配合,对提高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死亡率,使病员机体损失减到最低程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院前急救中的护理配合是院前急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急诊临床救治的有效护理配合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55例患者经治疗后神志转清时间为2.8-3.5小时,平均3.O±O.4小时,平均留院观察时间为1.O±O.2天。本组无死亡及吸人性肺炎病例。结论:快速清除胃肠道内尚未吸收的乙醇,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良好的气道管理,促醒药物应用后的强化临床观察等是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急诊临床救治的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策略。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