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他是我在"五四"时期最早认识的人,他是给我介绍最多朋友的人,他是藏书最多的人,在我病中他是借给我书最多的人,他是让他的女儿叫我做"干娘"的人,他是我的朋友中死得最仓促的人,他是我和文藻常常悼念的人,他是中国的爱国的文化人可永志不忘的人.……

  • 标签: 名家评说 评说郑振铎
  • 简介:本文对郑振铎先生收藏书实践活动分析、研究,指出其收藏书思想即:“凡于公私藏书处可借得者,予往往弃而不顾,予所亟极访求每见必收者,凡有二类:一为四库存目之书;一为四库未收之书。”他的收藏书思想对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3。

  • 标签: 郑振铎 藏书思想 纫秋山馆行箧书目
  • 简介:继“孙瀛洲捐献陶瓷展”之后,故宫博物院又推出了以郑振铎先生捐献汉唐陶俑为主的专题展览.旨在纪念他们为故宫博物院、为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郑振铎先生(一八九八-一九五八年),早年投身革命,参与编纂了大量进步文学刊物。一九二七年,为躲避国民党的迫害寓居英、法,对文物本就热爱的他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目睹了大量流失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古籍珍本,深受触动。回国后郑振铎先生

  • 标签: 陶俑 郑振铎 昆仑奴 大食 中国文物 八字胡
  • 简介:  1898年12月19日,诞生于浙江温州乘凉桥附近一座当时名为"盐公堂"的古老房子里.原籍福建省长乐县.……

  • 标签: 郑振铎年表
  • 简介:人所周知,丁玲最初之登上中国文坛,是得到前辈伯乐叶圣陶先生的大力扶助的。那早已成为中国近代文坛的一大佳话。那是发生在郑振铎先生受到反动当局的迫害,被逼出国避难,他主编的《小说月报》请好友叶圣陶代理主编期间的事。而郑振铎回国后,恢复主编《小说月报》时,继续大力扶助丁玲的事,人们所知就不多了。例如,1930年1月,

  • 标签: 郑振铎 丁玲 《小说月报》 被捕 中国文坛 叶圣陶
  • 简介:散文《石湖》是郑振铎晚年创作的一个名篇,它发表于一九五八年一月四日《人民日报》上,被收集在《一九五八散文特写选》内。这篇短短的回忆散文,也许是作者留给我们最后的一批珍贵的文字。因为那年十月十七日,他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苏联访问途中,由于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 标签: 散文特写选 郑振铎 晚年创作 飞机失事 四时田园杂兴 文化代表团
  • 简介:1937年日军攻占上海后,许多文化人都离沪去了后方,但郑振铎没有走,他毅然留在了上海。东南数省相继沦陷后,江、浙、皖以及上海藏书家所藏珍本图籍纷纷散入上海旧书肆,不仅日寇和汉奸攫取抢购,更多的将会流到海外。郑振铎深感“这些兵燹之余的古籍如果全部落在美国人和日本人手里去,将来总有一天,研究中国古学的人也要到外国去留学。”更重要的是,伪满“华北交通公司”等机关也在收书,并以府县志及有关史料文献为主体,居心叵测。就当时而言,可用做调查资源、研究地方情报及行军路线;从长远来看,则足以控制我民族史料及文献于千百世。一想到此,他忧心如焚,然而又没有“挽狂澜”之力。同时,某家某户的书要散出的消息又不断传出,

  • 标签: 郑振铎 民族文献 文献保存 何炳松 珍本 国立中央图书馆
  • 简介:郑振铎(1898-1958),字警民,又字铎民,常用笔名有西谛、郭源新等。祖籍福建长乐,出生于浙江温州,是著名的作家、藏书家和社会活动家。郑振铎在青年和中年时期,与基督教会所属机构有着一段历史渊源,与一些信奉基督教的朋友们也有着密切的来往。

  • 标签: 郑振铎 基督教 教会 人际关系 宗教信仰
  • 简介:郑振锋20世纪20年代的家庭小说与30年代的历史小说在作家的思想状态、作品的选材倾斜、内在结构、叙述态度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而在诗的氛围、悲剧色彩、散文笔法、朴实风格等方面又有共同之处。家庭小说还具有文化小说、情绪小说的某些因素,采取了“追忆”的视角。历史小说则具有讽谕性与非讽谕性、典型性与类型性、严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色。郑振铎小说以其独特性增添了现代小说园地的春色。对现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标签: 郑振铎小说 边缘 主流 独特
  • 简介:郑振铎是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1919年五四运动时,郑振铎是北京铁路学校学生会领袖。他与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11月,又与沈雁冰(茅盾)等人发起成立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处在人生辉煌时期的郑振铎,也和那个时代的青年人一样,心中开始孕育着自己的爱情。

  • 标签: 郑振铎 人生 中国现代文学史 社会活动家 《新社会》 文学研究会
  • 简介:郑振铎的文学统一观是在"世界文学"观的影响下提出来.郑振铎用来研究文学,取得了丰硕成果.文学统一观倡导了一种鸟瞰整体、重联系比较的开放式的学术思维,深远地影响了20世纪的文学研究.

  • 标签: 郑振铎 文学统一观 世界文学 文学研究 方法论
  • 简介:郑振铎是二十世纪初继胡适、鲁迅之后又一位古典小说研究的大家,他从最基本的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做起,对小说文献的版本学、目录学、校勘与典藏都有卓越贡献。另外,他还试图尝试运用"文学进化论"、"社会历史学"等众多新方法,来解决小说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其开创的研究方法值得后来人学习借鉴。

  • 标签: 郑振铎 古典小说 研究方法
  • 简介:郑振铎(1898-1958),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字西谛,有郭源新、宾芬等多个笔名,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是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五四”运动期间,与瞿秋白创办《新社会》杂志,倡导新文化运动。1920年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文学周刊》与《小说月报》,并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教授与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 标签: 文学研究会 郑振铎 中国民主促进会 敦煌 “五四”运动 《小说月报》
  • 简介:郑振铎的《淡漠》和鲁迅的《伤逝》都是借爱情故事关注青年人生观的作品。二篇小说在艺术表现方法方面既有相似又有差异,表现了二位作家对小说艺术的不同见解

  • 标签: 郑振铎 《淡漠》 鲁迅 《伤逝》 比较
  • 简介:<正>若榴花屋位于杭州市龙游路15号,系沙孟海先生旧居。占地面积1.299亩,为两层三开间西式花园别墅,建于1935年,共有建筑面积332.88平方米,楼上楼下有14间房。20世纪50年代初,沙老迁居楼下一间几十平方米的通间,一住就是几十年。原来小院里种着几棵火红的石榴树,石榴花开之时,衬得房子十分雅致,沙老便用旧名榜西湖新寓,并特地篆刻了“若榴花屋”印章一枚。

  • 标签: 沙孟海 若榴 花屋 花园别墅 石榴树 郑振铎
  • 简介:成就等身结缘文博郑振铎最早入永嘉县城隍潭私塾读书,不久改进永嘉高等小学,受教于黄筱泉先生,既读《左传》等古书,又学习新的知识,并于1911年春考取温州府官立中等农业学堂,1913年左右又考入浙江第十中学,开始接受《黄帝魂》、《浙江潮》、《新民丛报》等进步书刊的影响。1918年,他考入了交通部北京铁路管理学校高等科,开始接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并积极投身于其中,组织出版《新社会》,结识了瞿秋白、耿济之、瞿菊农、

  • 标签: 郑振铎 陶俑 中国文物 文物局 故宫博物院 善本
  • 简介:本文为作者谈治学和当代学者使命的演讲稿,对学者的本质和历史定位、思想和学术发展的内在机理、当代学术思潮及其融通、必要的学术基础等问题做了探讨。

  • 标签: 学者 学者的使命 学术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