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面烧伤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以104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常规、心理、饮食、创面、五官等方面来观察病情,重视基础护理及心理分析,并统计护理后康复结果等。结果104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0-35天,平均(18.5±6.8)天,均痊愈出院,护理满意度达98.3%。结论头面烧伤因其部位特殊、病情变化快、护理要求高,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面部 烧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面合并呼吸道烧伤的护理体会。方法从2017年7月到2018年3月,我所从其他医院调查的60例头面烧伤患者以及我院从2018年4月至8月间接受的头面及呼吸道烧伤的20例病患作为对象,并对其护理,采用舒膏药剂对轻者患部进行涂抹,对烧伤严重的部位进行植皮处理;重点对待烧伤严重的病例,采用深度观察、植皮处理、心理辅导。结果轻者采用舒膏药剂涂抹50例,治愈率89%;对重者患者进行结合式治疗,治愈率高达98%。讨论对轻重者患者进行舒膏药剂的涂抹,并配合植皮的治疗,远远高于其单一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面烧伤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接诊治疗的68例头面烧伤患者,将68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34例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与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抑郁及焦虑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抑郁、焦虑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自我效能、抑郁、焦虑评分情况,组件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面部烧伤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及焦虑情况,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头面部烧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面烧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并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头面烧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0)接受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评分为65.86±7.16,对照组患者为59.43±10.77,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40.54±4.15分,对照组患者49.38±4.47分,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36.35±5.65分,对照组患者43.51±6.82分,P<0.05,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烧伤整形科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不良心理状态 头面部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全麻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采取术中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头面并发症的作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强化头面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额部压损、颧骨压损、下颌压损、结膜充血、眼部水肿等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行全麻俯卧位手术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头面并发症率,为患者术后康复奠定良好基础,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全麻俯卧位 脊柱手术 术中护理 头面部并发症
  • 简介:目的研究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急诊修复颌面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颌面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整形外科的原则,为患者提供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急诊修复颌面部损伤的方法,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50例颌面部损伤患者,经过Ⅰ期治疗之后,患者创口全部愈合,治疗有效率为100.00%,经过半年的随访,患者并未产生瘢痕增生以及错位畸形并发症,并发症出现率为0.00%,无需展开Ⅱ期治疗,患者满意度较高,患者满意度为98.00%。结论颌面部损伤的患者使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急诊修复的方法,良好的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 急诊修复 颌面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部位及创伤类型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其受伤部位、创伤类型等的整形修复。结果本组患者中,不同损伤部位整形效果优良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切割伤的优良率为92.11%,显著高于其它损伤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软组织损伤损伤类型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比较明显,在整形修复时应根据其类型及损伤的部位,遵循微创原则,按照相应解剖的要求修复创面,可以取得显著的整形修复效果。

  • 标签: 面部软组织损伤 损伤类型 损伤部位 整形修复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码头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得以优化和完善。但是,在现浇码头面层施工过程中,尚未采取十分科学有效的措施,全面控制面层裂缝,其对结构安全并没有影响,然而却能够直接威胁码头的外观形象与面层使用寿命,所以,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据此,本文主要对现浇码头面层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

  • 标签: 现浇 码头 面层 施工工艺
  • 简介:《金瓶梅》中有大量描写服饰的文字,其中对女性服饰的描写尤其细腻精致,丰富多彩的绫罗绸缎服装、各种头饰、面饰及其他佩饰,构成了一道绚丽多姿的服饰风景线,从服饰这一侧面充分反映了明代中晚期社会奢靡的生活状况。文章以《金瓶梅》小说为蓝本,结合文献资料和出土实物,对明代女子髻和头面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 标签: 金瓶梅 明代 女子首服 头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例口腔颌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进行口腔颌面部创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口腔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口腔颌面部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膦甲酸钠氯化钠联合口服泛昔洛韦片对治疗头面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就诊的90例头面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5例。其中,对照组仅口服泛昔洛韦片,实验组采用膦甲酸钠氯化钠联合口服泛昔洛韦片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疗效评价指标。结果经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疗效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膦甲酸钠氯化钠联合口服泛昔洛韦片治疗头面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疼痛感得以缓解,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膦甲酸钠氯化钠 泛昔洛韦片 头面部带状疱疹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部位及创伤类型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伤部位、创伤类型等一般资料,分析整形修复方法及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1期愈合,优25例,良30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7.3%。不同损伤部位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损伤类型愈合效果不同,切割伤优良率最高,挫裂伤、撕裂伤、火器伤之间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面部软组织损伤损伤类型对修复效果影响明显,在整形修复时应根据其类型及损伤的部位,遵循微创原则,按照相应解剖的要求修复创面,效果显著。

  • 标签: 面部软组织损伤 损伤类型 整形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患者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的治疗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患者68例。依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临床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在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患者的治疗中,用药合理,可以有效缓解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早期肿胀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甘露醇 疗效 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
  • 简介:摘要下面部的皮肤及肌肉非常紧密,下面部的解剖复杂,在不同层次和深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比如说话、吃饭、喝酒、以及面部的表现力等。因此肉毒毒素在下面部的使用非常复杂,本文基于下面部每一块肌肉的解剖学知识,提供了安全注射肉毒毒素的指导方针。

  • 标签: 肉毒毒素 下面部解剖
  • 简介:自体脂肪因获取容易、组织相容性好、移植入受区后自然无异物感,成为一种理想的填充材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或修复重建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也符合目前提倡的微创治疗方向。自体脂肪移植术主要包括脂肪获取、分离、移植及术后处理等环节,每个环节均可影响脂肪颗粒的活性和/或移植后的脂肪留存率。本文就每个环节及自体脂肪在面部年轻化或修复重建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述。

  • 标签: 脂肪移植 面部年轻化 面部瘢痕 半面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在面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应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进行治疗,并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可有效提高面部痤疮治疗效果,且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痤疮 红蓝光治疗 痤疮面部清除术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面部痤疮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前者采用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后者单纯采用红蓝光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68%vs82.93%),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4%vs2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痤疮面部清除术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痤疮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面部痤疮 痤疮面部清除术 红蓝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的3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根据患者病情的临床分型结合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就这些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总治疗有效率达到100.0%,咬合关系正常,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实际情况,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法,从而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骨折 临床分析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颜面部纳米脂肪移植联合线雕在矫治面部老化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矫治面部老化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48),对照组采取颜面部纳米脂肪移植治疗,研究组采取颜面部纳米脂肪移植联合线雕治疗。由术后随访,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术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出现瘀斑、肿胀、表面凹凸不平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研究组水肿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颜面部纳米脂肪移植联合线雕矫治面部老化的效果更理想,不留疤痕,同时塑性后视觉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颜面部纳米脂肪移植 线雕 面部老化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面部提升术联合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5月就治的面部老化患者5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颞部以及耳前小切口面部提升,联合3L3M的自体脂肪移植综合技术对面部中部深层脂肪区以及鼻唇沟部位进行填充。结果随访3个月~1年,患者术后并发症轻微,经三种评价方式满意度调查显示三方满意率大于86.5%。结论小切口面部提升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术,具有微创、瘢痕小,可给予患者一个接近真实、自然的年轻化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面部提升术 自体脂肪移植 SMAS筋膜 面部老化 鼻唇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