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008—2009年大连逐日负氧离子实况资料,分析了负氧离子季、月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连负氧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最大,夏季最小;而气温和PM10等是影响大连负氧离子浓度的关键因素。运用逐步回归方法,求得各季节负氧离子的预报方程,实现了预报的定量化。经检验,预报方程效果显著,在预报业务中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负氧离子浓度 气象因子 预测模型 预报检验
  • 简介:摘要:为准确判定评价危化企业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利用大连2011-2022年闪电检测、数字地形高程(DEM)、土壤导电率及人口和GDP统计资料,并加载危化企业信息数据等,计算雷电灾害风险值,绘制1km×1km大连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标明,大连雷电灾害风险加载危化企业数据之后可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低风险区,与危化企业风险分布态势基本一致。

  • 标签:
  • 简介:利用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大连逐日紫外线观测资料,分析了紫外线辐射季、月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连紫外线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各季节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同位相,均为正午呈大致对称分布。无论何季节,日照总时数、14时能见度和太阳高度角均为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探讨了雾对辐射强度的影响。运用逐步回归方法,求得各季节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方程,实现了预报定量化。

  • 标签: 紫外线辐射强度 气象要素 变化特征 预报方程 预报检验
  • 简介:根据安全网络的要求,利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与设备,针对大连气象局局域网在网络结构、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网络系统改造方案及加强网络安全的措施:网络改造方案中采用子网划分技术重新规划网络结构,实现子网划分;针对可能存在的内、外部网络攻击,部署了多层次防线,对边界防毒和应用服务器防毒及客户端防毒均作了相应的部署。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network,VPN)技术、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VLAN)技术、网络版病毒防护软件、网关防毒产品、防火墙技术和物理隔离等多种专业网络安全产品,构建整体安全网络系统。实施后表明:网络安全得到保障,网络通信质量显著提高,达到了建设安全、畅通、高速局域网络的目的。

  • 标签: 网络安全 杀毒软件 防火墙 虚拟专用网 安全隔离 虚拟局域网
  • 简介:摘要: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高质量日常出行活动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社会参与感与幸福感。公共交通作为是老年人常用的出行方式,本研究基于大连老年群体公交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老年人公交出行需求及当前问题所在,明确影响公共交通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大连公共交通服务的适老性改进建议,为未来适老化公共交通的发展指明方向。

  • 标签: 老龄化 公交服务 适老化改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如今已经成为道路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大连人民路拥有百年历史,是城市的金融商务中心,拥有重要地位。从道路景观出发,分析了人民路道路景观设计现状的优缺点,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大连滨海路 景观设计 交通动线 植物
  • 简介:利用国家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指标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CommunityMultiscaleAirQuality,WRFCMAQ)的模拟结果,对2015年12月大连大气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和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气污染天气条件下有效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2015年12月大连出现5次大气污染过程,累积污染日数为13d,占12月总日数的41.94%,且日平均最低能见度为227km。出现大气污染时,近地面温度均略有升高,大气层结稳定,因此,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时,宜选用增雨火箭和增雨飞机,从而保障催化剂可以播撒到高效核化层高度(-15℃~-10℃);同时,模拟结果表明,污染天气条件下一定量的细颗粒物在大气各种扰动下可以扩展至300km以上,对具有增雨(雪)潜力的冷云实施作业时,应考虑催化剂量在常规作业剂量基础上适当减少。通过对2015年12月大连的一次重度大气污染个例分析发现,大连形成重污染的大气气溶胶物种主要为硝酸盐、铵盐和硫酸盐,其中硝酸盐占比最大,可以达到51.27%,说明除了相关工业源和燃煤排放,交通源排放也是大连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 标签: 大气污染 WRFCMAQ 人工增雨(雪) 气溶胶
  • 简介:应用Hysplit传输扩散模式计算2008—2009年大连地区酸雨和非酸雨期间的后向气流轨迹,利用条件概率和轨迹聚类法分析气流轨迹,探讨大连地区酸雨外来源。结果表明:外来源通过大气输送对大连地区酸沉降的贡献较大。大连地区酸雨主要受中国华东沿海至山东半岛经黄海中北部或经渤海及其西岸的近地面大气污染输送影响,中国华东和华南等南方内陆地区和日本海周边东亚国家对大连地区酸雨均有贡献。海洋性气团或北方大陆气团一般为大连地区非酸雨来源。

  • 标签: 酸雨 外源 轨迹模式 云中致酸
  • 简介:利用2000~2010年逐3h一次的常规报文资料和2.5°×2.5°的NCEP月平均场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大连海雾发生时各种大气环境要素特征,确定有利于海雾生成的环境要素条件,并以此讨论海雾的成因和性质。同时,统计分析了大连海雾的年际变化与季节特征,对造成大连海雾异常偏多与偏少时的环流形势与水汽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海雾生消的环流形势和海雾的水汽来源,以及海雾的性质成因。结果表明,大连海雾多发于春夏2季,其中尤以5~7月为海雾多发期,而在秋冬季很少发生。海雾主要出现于下半夜至上午前(从02点到11点),其中清晨05~08时最多,其消散一般在上午日出之后。风速在2~8m/s之间的偏东风或偏南风最有利于大连海雾的发生。当预报海雾发生时,T-Td〉0.6℃时,判断能见度〉300m;T-Td〉1.1℃时,能见度一般〉500m;T-Td〉2.1℃时,能见度〉800m。海雾在1008hPa时发生频次达到一个峰值,当气压〈995hPa和〉1030hPa时,基本上没有海雾的生成。大连海雾多为平流雾,海雾的年际变化是大气环流变化的结果,海雾发生频数与副高西侧的偏南季风气流相关,当副高增强时,西南季风气流可以直接将热带洋面的水汽输送至大连地区,这样的平流水汽遇到冷的下垫面时,在大连海域形成海雾。

  • 标签: 大连 海雾 统计特征 形成机理
  • 简介:为完善沙尘暴下游的预报预警业务,开发设计了大连地区沙尘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在概述平台设计思路、结构及其特点基础上,介绍了沙尘预报预警流程,对起沙预警和相似判别分析等预警原理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平台试用结果。结果表明:平台是一个实用性强的业务工作平台,运行流程符合预报员工作流程,顺应预报思路,具有较强的实时业务应用能力,应用效果显著,可初步满足大连地区沙尘预报业务工作需要,为沙尘预报预警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 标签: 沙尘天气预报 预警业务平台 技术保障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空间减少,现有的块状绿地也无法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绿道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线性空间所提供的多样性活动方式,改善了居民的活动需求。绿道的建设,不应该只是生硬的将功能赋予其中,更要与城市特色、绿地系统、路网结构等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地标。本文以大连绿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大连城市特色,建设半山慢道绿道系统,全力打造成为大连一张全新且富有吸引力的城市名片。

  • 标签: 绿道 半山慢道 城市特色
  • 简介:根据中朝气象科技交流协定,大连气象局5月份以来先后接待朝方两个气象代表团。5月9至24日,以团长朴正直,团员洪淳日、金承男组成的713雷达讲习团,到大连台学习气象雷达应用技术。6月17日至22日,以朝鲜中央天

  • 标签: 金承男 应用技术 科技交流 中朝 日至 李兆祥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的城轨交通逐步形成网络化运营格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全面向“智慧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随着监控行业进入高清时代,公安治安管理、反恐等要求更加具体,轨道交通视频监控开始更多要考虑快速调看、数据分析、人员分析、轨迹调看等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能力。不少城市地铁线路开始在现有全高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试点应用人脸识别、人员轨迹、人员数据结构化等算法功能以提升公共区域治安管理能力。除治安等刚性需求外,怎样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提升视频监控系统能力的多元化,通过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实现整个车站运营的智慧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乘客体验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方向。

  • 标签:
  • 简介:基于海陆风环流的形成机制,在研究分析海陆风环流形成的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海陆风环流的数学模型。以大连地区海陆风环流为计算实例,模拟了海陆风形成的压力场、速度场、温度场和湍流动能场的日变化及太阳辐射日变化过程中地面能量变化及导致的湍流动能变化,预测出海陆风环流的水平湍流扩散系数和动量、温度和湍流动能的垂直湍流扩散系数,为求解海陆风中的污染物扩散浓度以进行环境污染损失评价提供参考。应用此模型,对大连地区的海陆风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定性与定量地给出了海陆风场中的速度、压力、温度及湍流动能分布情况和主要参数值。结果表明:海陆风环流的大气压力场局地日变化较小,温度场变化较明显。在中午前后,动量、温度和湍流动能的垂直扩散系数达到了最大值。模拟结果与其他文献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模拟与实验结果相符,但预测精度仍需要进一步检验。

  • 标签: 海陆风环流 湍流动能 扩散系数 空气污染损失 大连海域
  • 简介:摘要:东港地区是人工填海形成的地区,主要土质是回填土,淤泥质土等软土。由于东港地区的建筑又以高层建筑为主那么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工程地质问题。为了更好的,高效的,准确的解决这些建筑工程中工程地质问题,我们对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得到场地的相关数据然后在室内进行整理然后结合相关行业规范对工程地质问题的类型,原因,后果等进行整理并提出建议。

  • 标签: 工程地质条件 地下水 工程地质问题 建议
  • 简介:大连金普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和MapInfo等软件,从坡度、高程、地块开发区位、地块保护区位和地块破碎度等5个方面对金普新区进行退耕还林研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并结合大连金普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退耕还林指标的阈值范围,提取金普新区范围内的退耕还林地块,一共需要退耕的耕地块数是8233块,退耕面积10841.61hm2,退耕率15.76%。将退耕还林的地块落实到金普新区31个街道中,提出退耕还林的次序是独立的、破碎的、距离城市近的地块优先退耕。

  • 标签: 退耕还林 地形分析 GIS 大连金普新区
  • 简介:由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和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工程测量学术会议》,1990年10月19日至23日在海滨城市大连举行。这次会议,是根据工测分会和矿测专委会90——93年学术活动规划及为迎接91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测量师联合第58次常设委员会暨学术讨论会做准备而确定的学术会议,

  • 标签: 学术会议 工程测量 大连 专业委员会 会讯 学术讨论会
  • 简介:雷电危险度是反映雷电灾害危害程度的综合指标,本文利用大连地区ADTD型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雷暴日观测资料、雷电灾害调查资料、1679个防雷被检单位的检测数据及地形地貌等资料,基于可拓学综合评估方法对大连地区雷电灾害危险度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从影响雷电危险度等级的雷电活动特征、防灾减灾能力及待评估现状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估指标,基于现场调查建立了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可拓学综合评估体系。利用关联函数和物元理论判定了雷电危险度的经典域与节域,基于熵值赋权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对大连地区雷电危险度进行了等级划分,并通过实例验证雷电危险度等级综合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 标签: 可拓学 熵值赋权法 雷电危险度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