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外用非甾体消炎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CINAHL,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手工检索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所有外用非甾体消炎随机对照试验,对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并合并数据进行Meta分析.检索时间截至2005年3月30日.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983例患者,均为高质量研究.对治疗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外用非甾体消炎治疗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仅在第1、2周疗效优于安慰剂,疼痛减轻的效应量分别是0.41[95%CI(0.16,0.660)]和0.40[95%CI(0.15,0.65)],而第3、4周疗效与安慰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仅有短期(<4周)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外用非甾体消炎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外用非甾体消炎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仅在第1、2周优于安慰剂,2周后其疗效与安慰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试验证明,使用非甾体消炎治疗骨关节炎超过2周仍然有效.

  • 标签: 骨关节炎治疗 外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非甾体消炎超前镇痛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研究发现在妇科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通过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16mg,可提高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质量,并减少术后阿片镇痛药物的用量。而手术前使用氟比洛芬酯lOOmg进行超前镇痛也能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疼痛。

  • 标签: 非甾体类消炎药 超前镇痛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间住院的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甲、乙、丙共三组,每组均为38例,其中甲组患者采用布洛芬治疗,乙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治疗,丙组患者采用美洛昔康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服用NSAIDs治疗后,其消化道与心血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的六个月期间,丙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甲、乙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造成心血管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抑制环氧合酶-2的药物对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但是对于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情况尚不明确,临床上选择NSAIDs的使用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非甾体类消炎药 不良反应 消化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中心非甾体消炎应用现状,并进行干预,使其用药更加合理。方法从2013年1月-12月,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含有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处方,开展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并进行临床用药指导。结果非甾体消炎应用存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及用药疗程不规范等情况,处方合格率平均81.9%,干预三个月后,临床用药合理性有明显改善,平均合格率达98%。结论药师主动为临床医师和患者开展服务,开展临床用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使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有所提高,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合理、有效。

  • 标签: 药师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用药干预指导。
  • 简介:摘要将我院2010年应用的口服非甾体消炎消耗数据作系统的统计,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率(DDDs)分析法、日均用药金额(DDDc)分析法、处方数等指标,了解我院门诊非甾体消炎使用情况并做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非甾体类消炎药 DDD
  • 简介:【摘要】:非甾体消炎是目前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解热镇痛类药物,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明确,但是使用过程中可导致系列不良反应。如何保证非甾体消炎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目前临床重点研究方向。伴随医疗水平提升,临床针对该类药物诱发不良反应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等研究逐步深入,促使临床用药合理性进一步提升。

  • 标签: 非甾体消炎药 不良反应 进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非甾体消炎是目前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解热镇痛类药物,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明确,但是使用过程中可导致系列不良反应。如何保证非甾体消炎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目前临床重点研究方向。伴随医疗水平提升,临床针对该类药物诱发不良反应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等研究逐步深入,促使临床用药合理性进一步提升。

  • 标签: 非甾体消炎药 不良反应 进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与术后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对黄斑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术前3d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B组术前3d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C组术后开始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D组术前术后不使用任何非甾体抗炎药,术后A、B、C三组均给予典必殊滴眼液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D组仅给予典必殊滴眼液。分别于术后3d,1、2、4、6、10周随访,观察各组间最佳矫正视力、黄斑水肿发生率和黄斑中央区厚度。结果术后3d、1、2周各组间黄斑水肿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6和10周,A、B、C、D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依次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期,四组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白内障患者,术前使用非甾体消炎可更好减少黄斑水肿的发生,且口服的效果比局部用滴眼液的效果要好。

  • 标签: 非甾体类药物 白内障 黄斑水肿
  • 简介:目的探讨施沛特与非甾体消炎治疗肩部撞击症的优缺点.方法分析113例用施沛特或非甾体消炎治疗肩部撞击症的疗效.结果在疼痛缓解及肩关节外展活动度上,两组病人治疗1周无显著性差异,第2、3、4周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施沛特注射组在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及关节疼痛方面明显好于非甾体消炎组.

  • 标签: 施沛特 非甾体消炎药 肩部 撞击症 临床资料
  • 简介:谣言一波又一波的寒流入侵,让走在街上的猫哥直哆嗦,可是走进温暖如春的办公室,猫哥顿时又精神百倍。就这么一进一出,

  • 标签: 科学知识 课堂教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非甾体消炎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Spread软件分组方法分为A组(36例)与B组(36例),A组采用常规消炎治疗,B组采用非甾体消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A组,具统计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实施非甾体消炎治疗干预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非甾体类消炎药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非甾体消炎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Spread软件分组方法分为A组(36例)与B组(36例),A组采用常规消炎治疗,B组采用非甾体消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A组,具统计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实施非甾体消炎治疗干预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非甾体类消炎药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非甾体消炎口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患者均口服非甾体消炎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6例患者均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非甾体消炎口服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79.17%,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非甾体消炎口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如意金黄散外敷 非甾体类消炎药 痛风性关节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甾体消炎在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分析72例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术后急性疼痛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非甾体消炎组采用非甾体消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临床用药效果;急性疼痛消失时间、术后出院时间;用药安全性;治疗前后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非甾体消炎组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临床用药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非甾体消炎组急性疼痛消失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非甾体消炎组1例胃肠道反应、1例心血管反应、1例肝功能损害和1例肾功能损害,发生率11.11%;对照组1例胃肠道反应、1例心血管反应、2例肝功能损害和1例肾功能损害,发生率13.89%,P>0.05。干预前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非甾体消炎组疼痛NR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甾体消炎治疗术后急性疼痛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缓解临床症状和加速出院,减轻疼痛,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非甾体消炎药 术后急性疼痛 合理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何泽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8-18
  • 出处:《生活与健康》 2019年第8期
  • 机构:胃溃疡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这种病症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较差的饮食卫生有着极大的关联性,病症发作时,患者多会感觉到腹部出现胀痛、烧灼痛感,一部分患者会感觉到腹部隐痛,通常1-2小时才会缓解,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当病症严重后,疼痛会更佳频繁的发作,疼痛程度也会更加剧烈,甚至患者还会出现幽门梗阻、胃出血、胃穿孔等症状,在患者久治不愈或者因为个人原因造成病症反复发作后,便有极大的几率诱发患者出现胃癌,导致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危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