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莫斯科和圣彼得——俄罗斯的两座都城。著名的俄罗斯文学评论家维·别林斯基说过:“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部不会徒然存在:如果我们有两座都城,那就意味着,它们中的每一座都是必需的。”

  • 标签: 圣彼得堡 莫斯科 文学评论家 别林斯基 俄罗斯 东西部
  • 简介:彼得》:在人文价值内涵上空前增生的文本林精华表面看来,别雷的小说文本作为一种实践性产物,几乎完全陷入语言试验的魔圈之中。他也承认“在一些人眼中,我是在实验室里对语言进行冒险文体试验的人;我的语言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我同外国读者的联系……我是不...

  • 标签: 《彼得堡》 人文价值 民间文化 象征主义 别雷 现代主义小说
  • 简介: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普希金和果戈理先后开创了彼得小说,把都市主题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在现实主义视域下,普希金和果戈理的彼得文本隐喻性地揭示了彼得形象的多重象征意义和彼得神话的精神内涵。文章通过分析普希金、果戈理两位文学大师笔下的彼得文本,探讨彼得文本的意象特征与俄罗斯民族文化及俄国社会现实在本质上的内在联系。

  • 标签: 彼得堡文本 彼得堡形象 多重象征 意象
  • 简介:公园里像往日一样冷冷清清,令我感到舒畅。我爱这个地方,安详,宁静,是大自然的恩赐。对于整日在人声嘈杂、忙个不停的证券经纪公司干期货的我来说,这里无疑是一处避风港。和我分享这块清静宝地的,是我的两个孩子:6岁的斯蒂夫和4岁的布兰达。

  • 标签: 证券经纪公司 忙个不停 硕士研究生 咬住嘴唇 沙地 沙坑
  • 简介:波兰十九世纪伟大的爱国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于1798年12月24日生于立陶宛,是属于他自己所说的“一出世就遇到奴役,在襁褓之中就被钉上了锁镣”的那一代波兰人。诗人从小就受着爱国主义的家庭教育。1815年进入维尔诺大学后,在同学中组织过爱国社团。大学毕业后,他一面在中学教书,一面进行诗歌创作。1820年写了著名的诗歌《青春颂》;1822年出版了《歌谣和传奇》第一卷;次年出版了《歌谣和传奇》第二卷。1824年密茨凯维支被流放在彼得,后辗转流亡于敖德萨、克里米亚和莫斯科;1829年又从彼得经德国流亡到意大利的罗马。1830年11月华沙暴发反沙皇的武装起义,消息传到罗马,他即动身回国,准备参加斗争,但还没等到他回到华沙,起义就因遭到沙皇的镇压而失敗,密茨凯维支只得随着流亡的人群再一次离开祖国,于1832年3月到达德国的德累斯顿,并在那里写了著名的抗俄诗剧《先人祭》第三部。在此前后,密茨凯维支还写作了《先人祭》第二、第四部及大量的抒情诗、十四行诗、散文和政论;1834年在巴黎完成了著名的爱国长诗《塔杜施先生》。在沙皇俄国将近五年的流亡生活使诗人对沙俄制度的反动实质有了一个极其深刻的了解。《先人祭》第三部完成后,诗人感到意犹未尽,又写了七首政治诗,作为《先人祭》第三部的补充。这里译出的《彼得》和《彼得大帝的塑像》就是其中的两首。诗人在这些诗中,着重剖析了沙皇制度的专横暴戾、侵略扩张和霸权主义的本质特征,对俄国黑暗社会的描绘步步深入,层次分明;对沙皇暴政的刻画笔锋犀利,语言辛辣。但是,诗人所憎恨的是俄国的沙皇制度,对俄国人民却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在黑暗中看到了人民革命的曙光。在《彼得大帝的塑像》中,诗人回忆了他和普希金之间的友谊。普希金也把他们之间的

  • 标签: 沙皇制 塑像 沙皇俄国 武装起义 侵略扩张 敖德萨
  • 简介:<正>从出生的地方——佃农黑暗破旧的木屋他看到了将要走的道路为了寻求知识和智慧他将走遍世界付出终生的辛苦一时间是宝贵的,因为它一去不复返。所以,彼得斯老人在他的书桌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为再多学一点知识而奋斗着。他住在巴尔的摩临陆街的一所房子里。两道上着锁的门外面是狭窄的街道。一些十七、八岁的少年们天天从这儿走过,优哉游哉,无所事事。

  • 标签: 少年 书桌 知识 老人 得克萨斯 意大利语
  • 简介:<正>五年前雅各伯·贝尔格调到上勃劳市立中学任教。贝尔格先生爱好早锻炼,喜欢打网球,每年利用一周假期去滑雪。他身高一米八,个子还可以再高一点,然而体重正合适,一

  • 标签: 贝尔格 丈夫 衣服 寡妇 早锻炼 父亲
  • 简介:艾伦·金斯现象[美]布鲁斯·博尔蒋显译“我发狂是多么走运。”——艾伦·金斯:《博普抒情诗集》(1949)艾伦·金斯的《诗选:1947—1980》开篇第一首就似乎在某种方面预兆了金斯的整个生涯。这首诗的标题是《在酒会上》,作于1947年,诗人...

  • 标签: 金斯堡 垮掉的一代 惠特曼 诗歌 《嚎叫》 垮掉一代
  • 简介:当代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彼得·凯里的小说融历史和现实为一炉,深刻揭示了澳大利亚人建构文化身份的历史负荷与现实困境.本文拟从"民族叙事","帝国远征"和"文化霸权"等方面来解读其后殖民主义历史观,旨在重新审视被殖民者歪曲的历史与文化.

  • 标签: 帝国中心 建构文化身份 彼得·凯里 澳大利亚 小说 文化霸权
  • 简介:<正>一伊里亚·格里戈罗维奇·爱伦1891年1月14日(新历27日)生于基辅一个富有的工程师家庭。1907年在莫斯科第一中学念书时,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进行了一些革命工作,因而被开除学籍。1908年被捕和脱离组织关系。不久,由他家设法保释候审。但他没有出庭,便于同年12月流亡巴黎。在巴黎时,爱

  • 标签: 创作活动 小说集 长篇小说 家庭 作品 新历
  • 简介:本文以奥地利当代作家彼得·汉特克六十年代后期发表的剧本《卡斯帕尔》为分析对象,探讨作者以语言为题材的构思技巧和表现艺术。通过对作品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以及戏剧效果等方面的论述,力求突出作者在艺术创新方面的独到之处,并以此说明这部作品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意义。

  • 标签: 彼得·汉特克 《卡斯帕尔》 表现艺术 戏剧 文学评论 语言
  • 简介:新天鹅,巴伐利亚的百年地标,四方游客心驰神往的“桃花坞”。金秋时节,携友驱车穿越大片山林,只为寻觅那座童话般的城堡。峰回路转,光影斑驳,秋色缤纷。逶迤曲径之间,村庄和田野稍纵即逝,巴伐利亚的大美山水,尽收眼底。而那座令人魂牵梦绕的新天鹅,却迟迟不露真容。

  • 标签: 新天鹅堡 路德维希二世 巴伐利亚 桃花坞 地标 游客
  • 简介:《大黄蜂》是奥地利当代著名作家彼得·汉德克的成名作。汉德克的早期作品以反传统叙事而著称。本文通过对《大黄蜂》的解读,揭示汉德克反传统叙事的实质在于消解以主观和视觉感知为主体的虚拟叙事,重现对事物的真实感知、对事件的真实感受。“大黄蜂”既是小说叙事形式的比喻,也寓指了作家对家乡和战争年代的回忆。

  • 标签: 奥地利文学 汉德克 《大黄蜂》 小说叙事
  • 简介:历史语境中的诗人与民族诗歌话语的建构——惠特曼与金斯比较研究之一刘树森在美国诗歌的发展历史上,惠特曼犹如一道分水岭将其前后的诗人及其创作分割为迥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惠特曼之前的诗人,诸如朗费罗、爱伦·坡、爱默生等叱咤文坛的巨擘,虽然也试图构建美国的民...

  • 标签: 惠特曼 金斯堡 民族诗歌 比较研究 历史语境 《草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