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球上受冻作用的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70%,在我国,受冻作用的面积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98%。作用对土壤水分、密度、有机质和土壤的机械组成等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东北典型黑土区,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研究作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作用使土壤水分由土水势高的下部向土水势低的上部迁移,增加了土壤冻结层的含水量;土壤水分迁移使得下部未冻结层的土壤含水量降低,其降低程度受下部土壤含水量和浅层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冻结过程中土壤水分迁移导致土壤膨胀变形,而土壤的膨胀变形是发生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侵蚀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土壤水分 冻融侵蚀 冻融作用 东北黑土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卵裂胚胎不同解冻时间的移植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解冻移植(FET)周期2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解冻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50例)、研究组(146例)。对照组提前2小时解冻后移植,研究组提前18小时(移植前一天下午)解冻后移植。比较各组间患者的妊娠率、流产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妊娠率及流产率之间比较(41.78%VS42.67%,8.20%VS9.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之间比较(90.41%VS8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前解冻卵裂胚胎后再移植不能显著改变妊娠结局,但有利于实验室更好的安排工作。

  • 标签: 冻融胚胎移植 提前解冻 临床妊娠率 胚胎着植率
  • 简介:为进一步了解高寒地区草地土壤(5—9月为,10月—翌年4月为)能量收支平衡及不同剖面物理属性过程,采用热传导对流法、振幅法和相位法就该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初步分析了不同年际间土壤热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传导对流法能较好地描述高寒地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多年平均值由地表向深层土壤逐渐呈滞后效应,地表温度(T0cm)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左右,而深层土壤T160cm和T320cm的最高值出现时间分别为8月和9月,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振幅减小,相位滞后。中间层土壤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校正系数分别为0.9361、0.9509和0.9133;土壤总热通量与对流热通量相位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与传导热通量相反。因此,季节变化是影响该区土壤剖面热量传递过程和传输方向的主导因子。

  • 标签: 高寒草地 土壤冻融期 回归校正系数 热扩散率 热通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胚移植、卵裂胚胎复苏后行囊胚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8例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移植的胚胎类型分为三组A组囊胚移植组;B组卵裂胚胎复苏后行囊胚移植组;C组(对照组)卵裂胚胎移植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结局及新鲜周期与周期(B组)的囊胚形成率和取消率。结果A、B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53.7%、38.7%;55.5%、39.2%)均显著高于C组(39.6%、26.4%);三组间的流产率、异位妊娠率以及多胎妊娠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周期优质胚胎组和周期组的囊胚形成率(48.4%、45.9%)显著高于新鲜周期非优质胚胎组(26.7%,P<0.05)。结论卵裂胚胎复苏后行囊胚移植可获得与囊胚移植相当的临床结局;卵裂胚胎复苏后行囊胚培养能获得较高的囊胚形成率。

  • 标签: 囊胚移植 冻融胚胎 复苏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移植时机下的周期中卵裂胚胎临床结局。方法分析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疗中心于2015年—2016年8个月内行卵裂玻璃化冻胚胎移植的326个移植周期,病例分组为观察组153例和对照组173例,分组依据为自然周期排卵后移植时间和人工周期黄体酮行内膜转化的时间。根据内膜准备方式不同将观察组分为自然周期组(胚胎移植在排卵后第4天进行,A1)和人工周期组(胚胎移植在黄体酮内膜转化第5天进行,A2)。同样方式将对照组分为自然周期组(胚胎移植在排卵后第3天进行,B1)和人工周期组(胚胎移植在黄体酮内膜转化第4天进行,B2)。对比四组间的生化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生化妊娠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适当推迟卵裂胚胎的移植时间,可明显改善临床结局。

  • 标签: 卵裂期胚胎 胚胎移植 内膜转化时间 冻融周期
  • 简介:摘要总结本生殖中心1346个周期行胚胎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护理的重点为做好术前的内膜准备及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术中协助医生做好配合使移植术顺利进行。术后做好相关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422周获临床妊娠。

  • 标签: 体外授精&mdash 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内膜 护理
  • 简介:采用混凝土实体,通过快速冻试验来探索混凝土水饱和状态下,过程中的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说明,混凝土的破坏,是一个物理破坏过程,不同种类混凝土的破坏机理是不尽相同的。

  • 标签: 混凝土 抗冻融 强度 吸水率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铁路路基的抗性能和损伤的防治方法,着重以技术为导向,排除了管理、安全和质量等非技术性因素的干扰。通过深入分析真实数据和技术手段,我们明确了路基抗性能的关键因素和提升途径。铁路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受路基抗性能的直接影响,因此本研究的技术探讨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技术手段,我们为铁路工程的技术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铁路路基. 抗冻性能. 冻融损伤. 提升技术. 数据分析
  • 作者: 王敏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第3期
  • 机构: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尤其我省冬季漫长,结冰期达200d以上,严寒日达100多天,冻土深度为1·5~3·0m,最冷的1月份个别地区最低气温达-40℃以下,是全国气温最低的省份。在如此高寒气候环境下,混凝土防渗渠道冻害破坏十分普遍。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和安全运行,为使这些工程继续发挥作用和效益,各部门每年都耗费巨额维修费用,而这些费用为建设费用的1~3倍,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发挥,还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严重浪费。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做以下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混凝土材料在建筑结构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它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它的经济性和耐久性。本文在混凝土材料配比中加入粉煤灰配制出高强度的粉煤灰混凝土,然后对其强度性能变化进行研究,并进行侵蚀试验,研究其在侵蚀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进而分析粉煤灰对混凝土的抗及抗侵蚀性的影响。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对粉煤灰的资源利用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以及加强粉煤灰混凝土在侵蚀环境下的应用。

  • 标签: 混凝土 粉煤灰 冻融侵蚀试验
  • 简介:摘 要:岩石这类工程问题是我国寒区工程经常遇到的一项难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寒区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遇到的岩石问题也随之增加。不难看出岩石的问题是随着我国寒区工程建设逐渐增多才开始被重视起来的。因此,岩石问题的研究日渐重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岩石损伤机理、岩石力学性能影响和检测手段3个方面出发,对岩石破坏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综述,并通过本文提出一些岩石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方向,目的在于为岩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岩石冻融 力学性能 检测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激光辅助孵化对卵裂胚胎和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生殖中心在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做玻璃化FET助孕的6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即激光组(n=312)与机械组(n=312)。激光组予以激光辅助孵化,机械组予以机械辅助孵化。评价两组的复苏率、优胚率与妊娠率、着床率。结果 激光组的复苏率、优胚率、着床率高于机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激光组的妊娠率为32.69%,显著高于机械组的24.04%(P

  • 标签: 冻融卵裂胚移植 激光辅助孵化 囊胚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采用典型无机类压浆材料,并控制其水灰比和含气量分别为 0.38、 0.44、 0.50和 1.6%、 3.0%、 5.0%、 7.0%。以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总结冻环境下动弹性模量、抗压、抗折、质量增长率和体积膨胀率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压浆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动弹性模量的劣化速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质量变化率和体积膨胀率则不断增加;在冻融循环作用次数相同时 ,采用高含气量可有效降低抗折强度、动弹性模量的力学损伤,而有效降低抗压强度的损伤则可通过降低水灰比的方法来实现;试件体积膨胀率和质量变化率最大值均在 5%以内,这表明压浆材料在冻融循环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和密实性。

  • 标签: 道路工程 板底脱空 压浆材料 冻融损伤
  • 简介:由于气候变化,现有气候分区内水工混凝土经历的温度正在发生改变,采用研制的气候模拟系统,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抗设计等级的水工混凝土在-30~-5℃中心温度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变化条件下水工混凝土温度一强度等级一抗设计等级一冻融循环次数归因分析图。基于试验结果,对我国现行水工混凝土抗制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改变水工混凝土抗中心温度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

  • 标签: 冻融变化 水工混凝土 耐久性 归因分析 节能减排
  • 简介: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各种大分子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原料选择,羧基含量,交联度等因素的调节,对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解冻方式进行简要说明比较。测试结果表明,原料采用分子量大的聚醚其稳定性较好,亲水扩链剂DMPA加入量在3.0%以上可显著改善稳定性,轻度交联也可改善稳定性。

  • 标签: 水性聚氨酯 冻融 稳定
  • 简介:土的膨胀,收缩以及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土中的水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所产生的现象。我国部分地区,土的膨胀、收缩和的现象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并且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土的这几种现象的研究能够很好的减少对工程的危害。

  • 标签: 膨胀 收缩 冻融
  • 简介:【摘 要】 混凝土结构老化病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混凝土破坏,混凝土耐久性与安全性受到较大影响;在延续这些结构的寿命,每年耗费巨资;抗性能不高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纹。开展高寒地区抗混凝土技术研究具有较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标签: 大直径筒仓 斜锥顶 中心支撑体系。
  • 简介: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境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假说,通过合理假说,进而具体分析了对其结构性能的影响。

  • 标签: 冻融环境 结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