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裁判摘要】赔偿申请的受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前,而赔偿决定的作出在该法修正之后.其法律适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予以确定。立法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法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对赔偿请求人的权益保护力度更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国家赔偿法的司法解释亦明确规定,2010年12月1日前受理赔偿请求至12月1日尚未作出生效赔偿决定的,适用修正的国家赔偿法,因此,这类情形应适用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

  • 标签: 国家赔偿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赔偿请求人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适用
  • 简介:2010年新修改的《国家赔偿法》增设了协商程序,却未明文规定协商的结果可为“赔偿协议”,原因概为理论上公权处分之考量与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显失公平问题,但这不利于程序正义的实现。现行法中赔偿协议的生存障碍可通过理论辨析与制度设计加以解决,法理上赔偿协议亦有效率理论、合同自由理论、当事人参与理论与衡平理论为其正当性作支撑。在具体操作时,应通过信息公开、程序细化、第三方裁判与范围限定等程序司法化举措保证最终达成赔偿协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 标签: 赔偿协议 国家赔偿 协商程序
  • 简介: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精神利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法律也已经对人们的精神利益进行了保护,这集中表现为对精神损害的法律救济。然而,就我国《国家赔偿法》而言,虽然第35条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的救济方式,但是,在具体救济方式的适用规则方面却规定得不尽合理.因此,有必要在对精神损害内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精神损害适用恰当的救济方式,以期真正地弥补受害人的精神损失.

  • 标签: 精神损害 精神痛苦 精神利益减损 救济方式
  • 简介:实证考察我国国家赔偿中赔礼道歉责任的适用现状,结果表明,赔偿请求人对赔礼道歉的渴望与赔偿义务机关对赔礼道歉的忽视形成鲜明对比。检视剖析,学理上对赔礼道歉责任强制性的质疑,《国家赔偿法》关于赔礼道歉责任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赔礼道歉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功能异化是造成这一现状的要因。在国家赔偿中,回应赔偿请求人的诉求,让其感受到赔偿义务机关的真诚歉意,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正确定位赔礼道歉责任的属性和功能,也需要从明确责任承担主体、承担方式、履行场合等方面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毕竟,赔偿义务机关切实履行赔礼道歉责任,既是抚慰受害者心灵上的创伤和重塑国家机关公正形象的要求,也是消弥二者矛盾对立、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 标签: 国家赔偿 赔礼道歉 赔偿请求人 赔偿方式
  • 简介:商标损害赔偿如同一个装水的“杯子”,乐观派将其视为是半满,着力鼓噪如何将其另一半注满,新《商标法》中法定赔偿限额的提高是典型的例子。然而,对中国商标司法的实证研究表明,原告对商标的主观估值和损害赔偿的预期并不高,司法满足度更低。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法定标准过低,企图通过提高法定赔偿限额来改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不切实际的。商标赔偿是一个市场问题,其保护水平在很大程度也取决于交易和评估市场的健全。

  • 标签: 商标 损害赔偿 保护水平 法定赔偿
  • 简介:随着人们对不动产权利保护意识的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房地产损害赔偿估价项目随之而来。本文通过总结过去一些比较成功的实际操作案例,针对不同类型房地产损害赔偿特点,分析修复成本法、损失资本化法、价差法等方法在技术路线上的适用性及难点,来寻求该类房地产估价项目的解决方法。

  • 标签: 房地产损害赔偿 减损价值 修复 损失资本化 价差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总政司法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人民法院办理国家赔偿的法律援助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加强国家赔偿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 标签: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援助工作 国家赔偿案件 司法部 印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简介:近年来,国内相继出现的冤假错案、重大无罪处理案件(以下统称冤错案件)以及后续刑事赔偿问题成为社会热点。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多次强调要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改进司法工作,坚决防止和依法纠正冤假错案,更加重视和全面加强国家赔偿工作,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信心。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各界特别是司法界不能不对司法体系的运作进行深刻反思,究竟是什么制度环节的错漏使得此类人伦悲剧发生,究竟需要什么样赔偿制度抚慰受害者创伤,避免“二次伤害”。

  • 标签: 司法案件 赔偿问题 法治化进程 刑事 人民群众 冤假错案
  • 简介:部分海难案件赔偿执行难问题是由于赔偿主体通过制造虚假的民事诉讼转移财产造成的。此类案件发现虚假诉讼难、证据审查难、财产控制难、双方诉讼能力失衡,因而形成了认定以虚假诉讼规避海难赔偿执行案件的司法困境。建议通过完善立法,增加虚假诉讼的经济成本与刑事风险;严查证据,堵塞虚假诉讼立案的可乘之机;提前介入,通过财产保全措施控制可供执行的财产;关注弱势,积极开展司法救助。

  • 标签: 群体性海难赔偿 虚假诉讼 防控路径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八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2年10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12年10月26日(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 标签: 赔偿义务机关 赔偿请求 赔偿委员会 复议机关 国家赔偿 刑事诉讼法
  • 简介:乌鲁木齐中院“10·28”暴力恐怖袭击案件一审公开宣判2014年6月16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北京“10·28”暴力恐怖袭击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分别以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被告人玉山江·吾洎:尔、玉苏甫·吾买尔尼亚孜、玉苏普·艾合麦提死刑。

  • 标签: 案件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乌鲁木齐市 简讯 中级人民法院 恐怖袭击
  • 简介:<正>加多宝广告被认定侵权判赔王老吉1000万元并道歉备受关注的广药王老吉诉加多宝虚假广告案在广州中院宣判。广州中院一审判决,加多宝涉案有关广告侵权,判决加多宝败诉,销毁相关广告,并按照广药王老吉的起诉请求,赔偿原告方1000万元。加多宝赔偿广药集团合理有据的其他支出费,并且在报纸等媒体上刊登道歉内容。

  • 标签: 广州中院 一审判决 王老吉 加多宝 原告方 判处无期徒刑
  • 简介:1月份全国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88起处理2986人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为掌握全国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中央纪委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建立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截至2014年1月31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88起.处理298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20人.

  • 标签: 中央纪委监察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精神问题 速递 案件 党纪政纪处分
  • 简介:<正>广东侦破多宗上亿元特大网络赌博案广东省公安厅通报,多宗涉案金额达上亿元的特大网络赌博案件成功侦破,并且联合香港警方侦破跨境"外围马"网络赌博团伙案。警方对赌博活动突出的重点县区进行排查后发现,违法赌球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5月25日,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侦破"5·25"谢某某特大组织网络赌博犯罪,抓获谢某某等42名嫌疑人,该网络赌球团伙今年4月1日至5月23日通过"皇冠"等赌球网站,接受投注3.8亿元;同

  • 标签: 网络赌博 外围马 广州市公安局 广东省公安厅 香港警方 赌博活动
  • 简介:<正>工伤保险赔偿是一种社会保障,是以社会连带和社会风险为基本理念。是国家通过社会统筹的方式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带有公益的性质,目的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工伤保险的相关法律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是社会保险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工伤保险赔偿 民事损害赔偿 用人单位 事故伤害 社会连带 工伤预防
  • 简介:去年春节,来自山东的小贩王山(化名)在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广场卖果汁时,遇上城管执法,他赶紧骑着小三轮车避走,城管则在后面紧追,结果王山躲避不及,把车开上绿化带撞树侧翻,跌断了一根肋骨。事后王山将天河区城管告上法庭。此案一审,城管被认定部分行为违法,赔偿2.7万元,城管不服上诉。近日,广州市中级法院二审宣判,判决认为城管的追赶行为严重违法,并指出城管见死不救有违社会公德,维持赔偿

  • 标签: 城管执法 赔偿 广州市天河区 行为违法 中级法院 社会公德
  • 简介:上周一,《法制晚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一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件:在北京地铁6号线实施拆迁时,北京东华新业经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华公司)董事长赵翼等人,“嗅”出“商机”,将公司的临建房虚构为产权房,并无中生有,增加产权房面积,套取国家拆迁补偿款一千五百九十万元。

  • 标签: 案件 拆迁补偿款 《法制晚报》 北京地铁 有限责任 经贸发展
  • 简介:在当前,在刑事司法过程中,人们广泛质疑用钱买刑、赔偿减刑,否定用赔偿方式替代部分的刑罚。报应、威慑或修复单独作为一个国家惩罚正当性的基本原理不具有充分理由。因报应、威慑或修复的优势各自体现在某一方面,不具有全面覆盖性,而部分融合了报应、威慑和修复的赔偿却具有更广的覆盖性。赔偿作为一个国家惩罚正当性的基本原理有其合理性。一个国家惩罚问题是复杂和多样的,不能用一种方式作为其正当性的原理,而是综合论。即结合了报应、威慑、修复和赔偿的这些要素,才能形塑其作为一个国家惩罚正当性的基本原理。

  • 标签: 赔偿 报应 威慑 修复 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