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病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3月至2005年1月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七所三级甲等医院545例MODS患者(老年373例,非老年17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老年和非老年MODS患者的患病特点。结果老年组MODS患者的病死率、既往有慢性基础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5.1%vs47.1%,81.5%vs41.9%,均P〈0.001)。老年组住ICU时间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5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78.6%vs70.3%,P=0.037)。老年组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75.1%vs62.8%,P=0.003)。老年组发生肺、胃肠、脑、心、肝、肾、凝血系统功能障碍的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MODS患者病程迁延,病情重,病死率高,多合并慢性基础病,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脓毒症 老年人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对于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进行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发生率以及患儿临床特征的分析总结。结果6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中,38例患儿并发多器官功能,并发率约为58%,并且根据临床分析显示患儿的多器官功能与患儿的窒息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多器官功能导致的死亡率与患儿窒息程度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功能器官数量越多患儿的病死率也越高。此外,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的发生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降低新生儿早产率以及低体重儿出生率,有利于避免多器官功能的发生,对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引起的死亡率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意义。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多器官 功能不全 临床关系 死亡率 分析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新生儿多脏器功能综合征(MODS)的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MODS诊断参考全国小儿急诊学组拟定MOF诊断标准.结果全组252例危重儿,137例出现程度不等的器官功能损害,84例为MODS,死亡32例,MODS死亡率38.1%(32/84).发生肺、心、脑、胃肠道、肾、肝及血液方面功能构成比及相关病死率分别为32.1%、20.6%、15.7%、13.2%、11.1%、5.6%、1.7%和26.1%、30.5%、35.6%、13.2%、62.5%、18.8%、60.0%.1~5个器官功能时病死率分别为1.8%、15.0%、41.7%、77.8%、100%,P<0.05.产伤、严重窒息、早产儿及胎粪羊水污染者易发MODS.结论MODS在NICU中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预后与发生衰竭器官的严重度、数目有关,围产因素影响MODS的发生,故提倡围产保健,早期有效干预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 诊断 治疗 围产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手术后多器官功能综合征的护理体会,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我院69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多器官功能综合征完整临床资料,对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出现频率以及累及器官与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心内直视手术后多器官功能综合征术后发生早,肺脏为“高发”器官且常常首先受累。结论重视预见性防护,完善与注重循环检测,加强呼吸道管理,减少并发症发生,合理的代谢支持以及有效的预防感染,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心内直视手术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NF-κB在多器官功能小鼠各脏器中的活性变化,以期探讨其在多器官功能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酵母多糖制作多器官功能综合征的小鼠模型,提取小鼠脏器的细胞核蛋白,用凝胶阻滞分析方法观察NF-κB的活性变化.结果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后,小鼠发生了三个阶段的生理学变化,表现为体温和体重的波动;在第三阶段小鼠脏器发生了严重的病理学改变.同时,NF-κB的DNA结合活性有显著性增加.结论酵母多糖有效地诱发了小鼠发生多器官功能综合征.在此模型小鼠的各脏器中,NF-κB活性显著性增加,提示NF-κB可能是多功能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

  • 标签: 实验模型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小鼠 生理学 NF-ΚB
  • 简介:目的通过对老年多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E)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本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进一步为临床防治MODSE奠定基础。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274例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因素中以肺部感染占首位(35.77%);总衰器官、首衰器官发生频率亦以肺居于首位(74.09%、38.32%);胃肠道在总衰器官发生频率中居第二位(73.72%);外周循环功能或以休克诱发MODSE患者的病死率、0R值、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累积衰竭器官的数目与死亡危险度呈正相关;MODSE衰竭期死亡率明显高于衰竭早期。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为MODSE主要诱发因素,此与文献报道相一致。临床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积极加强雾化及排痰护理,配合使用清热化痰的中药汤药或制剂,“菌、毒、炎”并治,对切断MODSE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MODSE病程中胃肠功能普遍存在,故临床注重调整胃肠功能应是干预救治MODSE的关键环节;外周循环功能是导致MODSE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纠正外周循环功能对阻止MODSE的进行性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 临床分析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肠内营养、静脉营养两种营养支持疗法对老年心功能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心功能合并肺部感染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肠内营养,B组进行静脉营养。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心功能的恢复情况(BNP、左室射血分数)、肺部感染控制情况(CRP、白细胞计数)、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同组治疗前后,白蛋白、血红蛋白、BNP、白细胞、超敏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比较,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BNP、白细胞、超敏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功能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肠内营养的对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效果显著优于静脉营养。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老年心功能不全 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交通静脉功能(IPV)中功能交通静脉的分布及其在慢性静脉功能(CVI)过程中的角色。方法46例确诊为CVI患者,临床症状:有坠胀感35例,无坠胀感11例,伴有皮肤瘙痒24例,无皮肤瘙痒22例,有夜间抽筋症状6例,无夜间抽筋40例。46例患者(46条肢体)CEAP分期:C2(19例)、C3(6例)、C4a(11例)、C4b(5例)、C5(3例)、C6(2例)。用多普勒超声定位IPV,测量交通静脉到足底的距离,以大、小隐静脉主干进行内外分区,将小腿分为三段、共八个区段进行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记录305个功能交通静脉,其中大隐静脉内上(19个)、大隐静脉内中(62个)、大隐静脉内下(34个)、小隐静脉外上(17个)、小隐静脉外中(52个)、小隐静脉外下(6个)、大隐静脉主干(64个)、小隐静脉主干(51个)。小隐静脉外上区段的交通静脉与抽筋,小隐静脉外中区段的交通静脉与CEAP-C分期、皮肤瘙痒,大隐静脉主干区段的交通静脉与抽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交通静脉主要分布于小腿中段及大小隐静脉主干,且与CVI的临床症状相关。

  • 标签: 交通静脉 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CEAP分期
  • 简介:器官功能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vndrome),缩写MODS)是指在重大创伤或严重感染、出血等条件下,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脏器同时发生功能衰竭的复杂临床症状。该病常见于重症外科或监护室,成为患者死亡的重大威胁。

  • 标签: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防感冒 危害 护肺 严重感染 临床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0慢性肾衰竭是不可逆性的还是可逆性的?20年前慢性肾功能衰竭定义为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不可逆的综合征。当时Mitch等提出慢性肾功能减退有进行性加重现象,血肌酐浓度倒数(1/SCr)与时间呈负相关,随时间推移,该值呈线形相关性下降。人们认为一旦肾功能减退,每年以一定速度恶化,多持悲观态度。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脏病 诊断 治疗 老年
  • 简介:15长期坚持低蛋白饮食应注意什么?合理的低蛋白饮食可以使慢性肾脏病患者避免发生营养不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脏病 诊断 治疗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肝、肾功能者用药。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在应用可能损害肝脏功能的药物时,应注意以预防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根据个体情况避免肾脏病变加重。

  • 标签: 功能不全 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患者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患者82例作为本例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选择82例肾功能正常患者作为本例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异常心电图13例次,正常心电图69例次。观察组患者异常心电图68例次,正常心电图14例次;在68例次异常心电图中,心电图改变的主要表现有ST-T改变(12.80%)、左室肥大(11.59%)、T波改变(10.37%)、左室肥大伴劳损(7.32%)。在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当中,检查出心律失常患者28例。结论慢性肾功能患者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较高,而导致心电图异常的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心电图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