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啮齿遗存是一常见于考古遗址的较微小的材料,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动物考古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主张啮齿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目标应该在“形态描述、种属鉴定”的基础上。转向认识啮齿与人类之间隐性的文化生态联系为主。结合国内考古学工作前沿,提出了三个具体的目标任务:(1)探索史前农业起源背景下“农田啮齿”的形成与演变,及对生业经济的影响;(2)探索啮齿在史前居址中“与人共栖”的起源、“家栖啮齿”的形成与演变,及对人类行为的影响;(3)利用啮齿探讨古环境、分析人地关系。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案例,介绍了广泛应用于啮齿动物考古学研究的“群落演替”、“与人共栖”等两项生态学理论;并就啮齿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一般流程、采集与鉴定(几何形态测量法)、埋藏学解释等方法与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还专门引介了一个典型的研究案例,即小家鼠的与人共栖起源及在近东和欧洲地区的扩散。本文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动物考古学同行的关注,从基础工作开始,开展更多的啮齿动物考古学研究。

  • 标签: 遗址形成过程 考古遗址学 理论框架 考古信息
  • 简介:新西兰兔、大鼠等啮齿动物是脑脊液病理生理学及脑脊液药理学研究的常用动物。本文回顾了经不同部位及不同留取方法的脑脊液采集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操作简便、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小、能长时间重复取样的脑脊液取样方法是将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大鼠 小脑延髓池 脑脊液 腰大池
  • 简介:摘要: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由牙龈下牙齿表面形成的细菌群引发的,其特征是牙槽骨和包围和支持牙齿的结缔组织的炎症性破坏。实验研究中常常会采用动物模型来研究牙周病,本文就啮齿动物牙周炎模型的进行总结。

  • 标签: 大鼠 小鼠 牙周炎 模型
  • 简介:摘要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常表现为机体多系统功能下降、储备功能减退,更易发生健康不良事件,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但衰弱可能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啮齿动物与人类具有同源性,是研究人类疾病常用的动物模型。因此,啮齿动物衰弱模型有助于促进人类衰弱的研究和干预。本文就啮齿动物衰弱模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衰弱 啮齿类动物 动物模型
  • 简介: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观察和测量斯氏鼢鼠(Myospalaxsmithi)、棕色田鼠(Microtusmandarinus)和昆明种小白鼠(Musmusculus)(简称小鼠)肾脏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皮质与髓质的厚度比在三种鼠中有差异,其大小依次为:斯氏鼢鼠>棕色田鼠>小鼠;皮质迷路内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的数量比在三种鼠中也不相同,斯氏鼢鼠为1.92∶1,棕色田鼠为1.77∶1,小鼠为2.11∶1;三种鼠肾小囊腔的腔隙从小到大依次为:小鼠、棕色田鼠和斯氏鼢鼠。上述结果表明,小鼠肾脏重吸收能力大于棕色田鼠和斯氏鼢鼠,与它们的生境和食性密切相关。

  • 标签: 肾脏结构 斯氏鼢鼠 棕色田鼠 小鼠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状态,多种机制参与其的发生发展。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可将心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其中HFrEF和HFpEF占据了心衰患者的绝大多数。目前HFrEF的动物模型已较为成熟,而HFpEF的动物模型则尚为缺乏,这大大限制了有关HFpEF研究的开展。该文汇总了HFpEF啮齿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对各模型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疾病模型,动物 舒张功能障碍
  • 简介:包括肝螺杆菌(Helicobacterhepaticus)和胆汁螺杆菌(Helicobacterbilis)在内的啮齿螺杆菌(rodenthelicobacter)已经被公认为是啮齿实验动物重要的致病菌,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及国际实验动物理事会早已将其列为啮齿实验动物必须排除的病原微生物.我国因缺乏模式菌株使这一致病菌的检测方法至今未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版也因此而未将其列入,这已经严重妨碍了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对外交流.

  • 标签: 螺杆菌 实验小鼠 胆汁 啮齿类实验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分离
  • 作者: 廖宝莹 齐新宇 乔杰 庞艳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辅助生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市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卵成熟障碍综合诊治研究创新单元 100191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复杂,临床异质性高。代谢异常是PCOS的重要特征,在PCOS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PCOS啮齿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其生殖内分泌和代谢特征,讨论了各种模型所适用的研究类型,为PCOS病因学研究及防治策略探索所需啮齿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啮齿类动物模型 代谢异常 生殖内分泌紊乱 造模方法
  • 简介:啮齿动物与人类有相似的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及卒中后病理生理改变,对其制定有标准化的神经行为评估体系。因此,啮齿动物脑缺血模型应用广泛。啮齿动物脑缺血模型适于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目前已成功发现了多种脑缺血分子、细胞机制,但在向临床治疗转化中,

  • 标签: 脑缺血 模型 动物 啮齿类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影响育龄女性健康的慢性疾病,至今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构建适宜的动物模型有利于推进相关基础研究。目前啮齿动物是较为经济,易于饲养,且子宫内膜结构与人类相似的实验对象。本文旨在分析比较近四年来啮齿动物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模型、同种异体移植模型以及异种移植模型等的构建方法、影响造模成功率的因素及其优缺点,并介绍了荧光定位模型、疼痛模型、深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等进展,为研究者进行关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体内研究时选择适宜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实验动物模型 啮齿目
  • 简介:摘要:科技日新月异,实验动物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且越来越实施标准化研究。特别是近几年许多实验动物使用单位对实验动物质量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动物的细菌病毒检测最能体现实验动物的质量。实践证明这是非常至关重要的。本文以啮齿动物大鼠为检测对象,通过中国国标和 FELASA欧洲实验动物科学协会和 Charles River公司权威行业机构检测报告做对比,从 FELASA、 Charlers River公司和中国国标之间的差异,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检测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建议,缩短差距,日趋完善。

  • 标签: 中国国家标准 FELASA Charles river 大鼠 细菌病毒检测
  • 简介:摘要科技日新月异,实验动物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且越来越实施标准化研究。特别是近几年许多实验动物使用单位对实验动物质量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动物的细菌病毒检测最能体现实验动物的质量。实践证明这是非常至关重要的。本文以啮齿动物大鼠为检测对象,通过中国国标和FELASA欧洲实验动物科学协会和CharlesRiver公司权威行业机构检测报告做对比,从FELASA、CharlersRiver公司和中国国标之间的差异,检测项目,检测频率,检测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建议,缩短差距,日趋完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掌握合浦县啮齿动物的种类、构成与分布,为鼠疫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笼捕法对家栖和野栖啮齿动物进行调查,并进行分类。结果黄胸鼠和褐家鼠是室内优势鼠种,黄毛鼠和板齿鼠是室外优势鼠种;平均鼠密度为10.75%,室内(11.46%)高于室外(10.04%);黄胸鼠、褐家鼠、臭鼩鼱、黄毛鼠和板齿鼠的密度分别为4.09%、3.88%、3.20%、6.86%和2.51%。结论黄胸鼠、褐家鼠、臭鼩鼱、黄毛鼠和板齿鼠均是合浦县鼠疫预防控制的主要对象。

  • 标签: 啮齿动物 种类 分布
  • 简介:1996年5月26日~6月28日,笔者利用铗线法对吉林省集安市楼子沟参场的啮齿动物的生态分布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一般阴坡的种类和数量都多于阳坡,而且捕获率按北、东、西、南依次递减;坡度在6~15°的地形面上捕获率最大,种类最多;>15°的坡上,随坡度增加,捕获率降低,种类减少。

  • 标签: 坡度 坡向 啮齿动物 生态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深圳市啮齿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汉坦病毒基因型别。方法采用笼日法布点捕鼠,收集鼠肺标本后研磨提取RNA。运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分型检测,进一步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部分M片段G2区和S片段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共捕获200只鼠类动物,包含褐家鼠189只、黄胸鼠9只和小家鼠2只。汉坦病毒检出率为21.0%(42/200),均为汉城病毒,其中宝安区鼠肺检出率最高,达45.7%(χ2=25.60,P<0.05)。从阳性鼠肺标本中分别扩增出25条汉坦病毒M片段G2区和S片段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3%~100.0%和97.6%~100.0%,与来自广州市的参考序列核苷酸相似性较高。系统进化树显示此次研究深圳市鼠类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均为汉城病毒的S2亚型。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发现,在S基因编码的核衣壳蛋白中存在1个位点突变,为BA-111第973位由丙氨酸(Ala)变为苏氨酸(Thr)。结论深圳市鼠类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为汉城病毒的S2亚型,与深圳市历年以及周边省市汉坦病毒代表病毒毒株相比变异不大。

  • 标签: 汉坦病毒 汉城病毒 基因分型 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小动物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脑显像是脑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动物实验中,饮食、麻醉、显像剂的给药途径、温度及光照等实验条件均会影响其脑部活动,使脑灌注和代谢显像出现整体偏倚,进而影响对脑认知功能的判断。笔者就啮齿动物显像研究中不同实验条件对18F-FDG脑摄取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动物显像研究提供指导。

  • 标签: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啮齿目 脑显像
  • 简介:[目的]掌握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口岸地区啮齿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体外寄生虫寄生情况,为防止鼠传疾病由口岸传入传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iton氏夹日法,对黑龙江省中俄边境绥芬河等7个口岸边境地区的山林、农田、草原、口岸等不同生境进行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蚤、革螨的调查.[结果]共布放鼠夹6904夹次捕获鼠类773只,隶属2目4科10属12种;采集体外寄生蚤443只、革螨931只.[结论]摸清了该边境地区啮齿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体外寄生虫情况,为今后开展媒介生物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鼠科 昆虫媒介 种类组成
  • 简介:目的掌握口岸地域啮齿动物及其体外寄生物本底和自然感染鼠疫情况,控制口岸疫情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从口岸货场区和居住区、蒿属草荒漠区、农田区和荒漠戈壁区捕获啮齿动物并采集体表寄生物,在镜下进行分类鉴定;采集动物腹腔血,用正向血凝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啮齿动物115只,隶属1目3科8属9种。共采获37只染蚤鼠,其寄生蚤隶属10属11种104只。采获7只染螨鼠。其寄生螨隶属4属5种17只。采集啮齿动物腹腔血115份,用正向血凝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能传播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啮齿动物体外寄生物在该口岸均有分布,故对其流行病学意义应深入调查和研究。

  • 标签: 口岸 体外寄生物 区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