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咪唑治疗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4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20例湿疹患者给予咪唑10mg/d,并外用派瑞松,2次/d,持续14天。对照组120例湿疹患者并外用派瑞松,2次/d。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有效和安全的。

  • 标签: 咪唑斯汀 皮炎 湿疹
  • 简介:我们于2003年6~10月采用咪唑(皿治林,mizolastine,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荨麻疹 慢性 咪唑斯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行依巴咪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108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所应用的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依巴组和咪唑组,各54例。依巴组每次服药10mg的依巴片进行治疗,咪唑组每次服用10mg的咪唑片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依巴组的治疗有效率53(98.15%)显著高于咪唑组44例(81.4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4例(7.41%)低于咪唑组6例(11.11%),但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行依巴药物治疗,不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依巴斯汀 咪唑斯汀 慢性特发性 荨麻疹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咪唑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咪唑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西替利嗪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用药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使患者的皮疹得到迅速改善甚至消失,因其作用持久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咪唑斯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咪唑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方法2013年2月~2013年12月,以咪唑治疗寒冷性荨麻疹36例。结果第1周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发作次数、合计积分低于治疗前,第2周低于第1周,第1周瘙痒、发作次数降幅高于风团数量、风团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发作次数、合计积分相较于治疗前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治愈19.44%、显效33.33%、有效27.78%、无效19.44%,8个月平均复发率22.22%(8/36)。结论咪唑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整体疗效较好,但治愈率仍有待提高,复发率较高。

  • 标签: 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 咪唑斯汀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咪唑片(商品名皿治林)10mg/d口服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和起效时间的再验证。方法急性荨麻疹患者口服咪唑10mg后,60分钟及120分钟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1小时与2小时瘙痒有效率分别为35.0%及70.0%,风团数量有效率分别为21.3%及48.8%,红晕程度有效率分别为36.3%及67.5%,有效率卡方检验分别为x2=18.27(P<0.001),21.90(P<0.001),14.42(P=0.001)。结论咪唑缓解急性荨麻疹患者症状的效果较好,这与咪唑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以及具有抗过敏与抗炎双重作用有关。

  • 标签: 急性荨麻疹/治疗 咪唑斯汀
  • 简介:目的:观察咪唑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30例口服咪唑10mg1次/d,共两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30例慢性荨麻疹有效率在第7天和第14天后分别为66.7%和93.3%。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仅为6.7%,且症状轻。结论:咪唑治疗慢性荨麻疹简便、安全、有效。

  • 标签: 咪唑斯汀 慢性荨麻疹
  • 简介:目的:建立咪唑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的HPLC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醋酸铵(40:60,pH4.0),流速为1.0mL/min,在220am波长处检测。含量测定采用外标法,杂质检查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结果:本品与有关物质能较好分离,咪唑在0.01mg/mL-0.4mmg/mL浓度范围内呈直线关系。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咪唑斯汀 含量测定
  • 简介:为观察白芍总苷联合咪唑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我院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该方法进行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白芍总苷 慢性荨痳疹
  • 简介:目的观察咪唑联合恩再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8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咪唑,治疗组45例,在此基础上联合恩再适,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咪唑联合恩再适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咪唑斯汀 恩再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例口服咪唑片,10mg/次,1次/天,四周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当归四逆汤口服,2次/天,四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后趋化因子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50(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治疗前趋化因子水平为551.54±103.43,治疗后趋化因子水平为197.42±48.82,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为54421±5314,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为26543±3443。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趋化因子水平、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咪唑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咪唑斯汀 慢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82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1例),对照组应用咪唑治疗,研究组应用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临床症状评分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皮炎湿疹患者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治疗,既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水平,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咪唑斯汀 皮炎湿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咪唑联合肤痒颗粒治疗老年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瘙痒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咪唑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肤痒颗粒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咪唑联合肤痒颗粒治疗老年瘙痒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瘙痒症 咪唑斯汀 肤痒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皮炎湿疹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0例,服用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2、IL-6、CRP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可以有效治疗皮炎湿疹,消除皮疹,值得推广。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咪唑斯汀 皮炎湿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100例 2017年 6月 -2019年 12月皮炎湿疹患者。结合不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参照组采取咪唑治疗,试验组则采取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治疗。比较两组在接受治疗后皮炎湿疹治疗效果、时间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 -4水平、白细胞介素 -2水平、证候积分。 结果:试验组皮炎湿疹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时间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4水平、白细胞介素 -2水平、证候积分相比较参照组更好, P< 0.05。 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咪唑治疗皮炎湿疹效果确切,可加速患者病情恢复正常,缩短治疗的时间。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咪唑斯汀 皮炎湿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咪唑联合赛庚啶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2%(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gE水平下降的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P>0.05)。结论在本次试验当中,咪唑联合赛庚啶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观察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并且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当中加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咪唑斯汀 赛庚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咪唑(皿治林)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澳能)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咪唑10mg/d及外用卤米松乳膏)和对照组(仅外用卤米松乳膏);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痊愈率为21.95%,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53.66%,对照组痊愈2例,痊愈率为4.88%,总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3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口服咪唑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优于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且副作用少。

  • 标签: 咪唑斯汀 卤米松乳膏 慢性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