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美托咪啶预防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止血带反应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 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这 6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止血带充气后用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患者止血带充气后用美托咪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 31例 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中3例止血带反应,血压上升 12例,脉搏加快 14例;对照组 31例 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中6例止血带反应,血压上升 17例,脉搏加快 15例;两组数据差异显著;两组患者上止血带前( T0)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 1.5h后( T1)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咪啶预防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止血带反应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止血带反应,减轻心血管高动力学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肱骨远端骨折手术 止血带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美托咪啶预防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止血带反应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这6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止血带充气后用氯化钠注射液;研究组患者止血带充气后用美托咪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31例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中3例止血带反应,血压上升12例,脉搏加快14例;对照组31例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中6例止血带反应,血压上升17例,脉搏加快15例;两组数据差异显著;两组患者上止血带前(T0)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1.5h后(T1)研究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咪啶预防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止血带反应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止血带反应,减轻心血管高动力学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肱骨远端骨折手术 止血带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旋入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有限切开复位肱骨旋入钉固定治疗7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结果所有78患者术后均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问为22~47min,平均31.8min,术中出血量为21~29ml,平均39.5ml,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末次随访时按Neer2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2例,良33例,可3例,优良率为96.2%。结论肱骨旋入钉内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旋入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我们处理的11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中臂丛神经损伤有2例,按Neer分型对其中11例四部分骨折伴有肱骨头粉碎者采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11例均采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3

  • 标签: 头置换 治疗老年 置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肱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时段在我院接受老年肱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30例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超声麻醉,观察组30例实施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患者各个时段的心率和动脉压水平、同时对比两组麻醉阻滞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结果:麻醉前,气管插管时,两组心率和动脉压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气管拔出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肱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很好,可平稳血流动力指标,延长麻醉阻滞时间,缩短麻醉起效时间。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肱骨骨折
  • 简介:一叶白承认,自己见到盂爷的第一眼,心里有一种迷路的感觉。又不是走着路,却觉得丢了方向,这就有些特别。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右岸》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微创技术结合长形锁定钢板(LCP)治疗肱骨肱骨近端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技术结合长形锁定钢板(LCP)治疗肱骨肱骨近端肱骨干骨折1例。结果2周住院,刀口一期愈合,随访6周,关节活动好,无肩峰撞击,无神经损伤症状。X线检查透视钢板放置合适,长短合适,骨折复位情况良好。结论我院为基层医院,骨科专业分科较晚,锁定钢板(LCP)接触较少,微创技术开展较晚,技术不是很成熟。但此病例,手术时间短(约120分钟),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无任何并发症。

  • 标签: 微创 锁定钢板 肱骨头 肱骨近端 肱骨干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治疗的11例DubberleyⅡb、ⅢB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岁(24~71岁)。骨折按Dubberley分型:ⅡB型7例,ⅢB型4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固定。记录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2—35个月(平均16.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2个月(2.5-5.0个月)。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骨折复位丢失。1例患者x线片示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平均屈曲活动度为121.2°(91.3°-142.2°),平均伸直活动度7.3°(4.5°~13.7°);前臂旋前81.4°(53.5°-91.2°),旋后79.8°(65.3°-84.7°)。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平均89.8分,其中优8例,良2例,中1例。结论使用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带支撑)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固定牢靠,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肱骨骨折 肘关节 骨折固定术 骨板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问题及相应分析。方法 通过对 2015年 1月到 2017年 8月收治并随访的 40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治疗,然后再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这些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访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一年左右,其肱骨近端的骨折情况均得到了愈合,按照 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这些患者的肱骨情况进行了评分,其中达到优的有 24例,良 9例,合格 5例,差 2例,这其中优良率达到了 82.5%,并未出现断板、断钉这样的情况,也未发生骨头缺血坏死或者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式,骨缺损者取髂骨、人工骨植骨来进行治疗,并根据骨折类型及稳定性等指导功能锻炼可以使得患者的愈合情况更好,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肱骨近端 锁定钢板 治疗 骨折
  • 简介:摘要肱骨上端骨折主要包括肱骨头骨折,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因解剖特性,肱骨解剖颈松质骨,皮质骨交界处最为多见,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50岁以上老年人为多,多由摔伤、暴力击打、间接外力所致。

  • 标签: 肱骨上端骨折 外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的价值。方法采用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治疗17例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4例。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2个月,骨折均愈合,按照ConstantScoringSystem评分标准,观察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患者满意率为90%。结论LPH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并且对骨和软组织损伤小,可使患肩早期安全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复杂粉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复杂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对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利用对肘关节功能的评分,其中优45例,良5例。结论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对肱骨中下段骨折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后侧切口手术 肱骨中下段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4月至2014年5月,应用LPHP治疗6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男30例,女36例,年龄60~84岁,依据Neer分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48例,Ⅳ型骨折8例,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致伤原因车祸13例,坠落或跌倒53例。通过随访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临床功能。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2例肱骨头坏死,均为Ⅳ型骨折,肱骨头侧钢板下骨吸收2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8例肩关节活动受限,Neer功能评分优38例;良20例;可8例。优良率87.9%。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或断裂等情况。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Neer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双结节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采用肱骨近端双结节锁定钢板治疗1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12例;年龄(64.0±12.8)岁(范围,32~85岁);依据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其中两部分肱骨近端骨折1例,三部分肱骨近端骨折9例,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9例;9例大、小结节均骨折,10例仅大结节骨折。记录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y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干角改变量、肱骨头高度改变量、患肢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1个月(范围,12~18个月)。末次随访时19例患者骨折均已愈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84.2±11.0)分(范围,55~98分);DASH评分为(19.4±11.6)分(范围,2.3~47.8分);VAS评分为(1.6±1.3)分(范围,0~4分),其中轻微疼痛17例(89.5%,17/19)。19例患者术后第1天颈干角141.9°±9.8°(范围,132.17°~162.66°,肱骨头高度(18.0±5.9)mm(范围,7.45~27.12 mm);末次随访时颈干角148.6°±7.5°(范围,132.70°~159.39°),肱骨头高度(17.4±5.5)mm(范围,5.02~27.31 mm);颈干角改变量为3.29°(范围,0.68°~33.10°),肱骨头高度改变量0.68 mm(范围,1.32~6.56 mm),其中内固定失效4例。术后第1天,1例出现距螺钉穿出,该例患者术后第17天出现伤口感染,予以清创术治疗后感染控制。无一例出现大、小结节吸收或畸形愈合。结论肱骨近端双结节锁定钢板能够同时固定大、小结节骨折块,维持结节骨折块与肱骨干之间的相对位置,减少术后结节再移位或畸形愈合,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31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人,男12例,女19例;年龄53-73岁,平均60.3岁。以上病例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结果31例患者术后获得10—32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按照Neer功能评定疗效优19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为90.3%。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显著的疗效。

  • 标签: 肱骨骨折 近端 骨折固定术 内锁定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例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均行肱骨假体置换术,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随访1-5年,无失访病例。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肩关节各功能恢复良好,关节稳定无脱位,总体疗效显著。结论人工骨头置换术应用于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肱骨假体置换术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