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报道草鱼鳃上台湾吸虫囊蚴内种群的空间格局参数。从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为期9个月的研究发现:囊蚴内种群每月的方差均较大,且方差/均值都大于1,扩散性指标也大于1,表明囊蚴在草鱼鳃上呈聚集分布;囊蚴内种群每月的平均密度、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标起不相同,表明囊蚴分布的聚集强度各不相同,由负二项参数K值反映出聚集的强度变化,K值越大聚集强度越小,K值越小,聚集强度越大。

  • 标签: 草鱼 台湾棘带吸虫 囊蚴内种群 空间格局参数
  • 简介:目的了解淮南地区宫川吸虫自然疫源地情况。方法调查淮南洛河、窑河、高溏湖和焦岗湖4水域的家鸭和淡水螺类,收集家鸭粪便并用改良厚涂片法查找宫川吸虫卵;取静水椎实螺经压片、镜检,分离雷蚴、尾蚴和囊蚴,并将分离获得的囊蚴感染雏鸭;解剖购自渔民的家鸭和人工感染的雏鸭,取肠管分离成虫。结果家鸭粪便中宫川吸虫卵检出率为19.50%(39/200);静水椎实螺中雷蚴、尾蚴检出率为1.63%(13/800),囊蚴检出率为6.63%(53/800);家鸭肠管内成虫的检出率为21.67%(13/60),经囊蚴感染的雏鸭肠管内可分离出成虫。结论淮南地区存在宫川吸虫自然疫源地,其生活史可在静水椎实螺和雏鸭体内完成。

  • 标签: 宫川棘口吸虫 自然疫源地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目的建立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华支睾吸虫与扇单睾吸虫的ITS-2序列分析鉴别方法。方法在华支睾吸虫流行区采集华支睾吸虫和扇单睾吸虫成虫,从成虫虫体分离并收集虫卵。以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做对照虫种,按不同虫种和虫卵数分成5个实验组,各组分别提取DNA,并扩增ITS-2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作同源性分析以确保为目标片段,根据PCR扩增产物电泳获得的条带判定虫种。结果以华支睾吸虫和扇单睾吸虫虫卵DNA为模板的PCR产物电泳图谱分别在400bp、500bp左右各显示一条明显条带;在以两种虫卵DNA混合液为模板的PCR产物中,电泳图谱在400bp左右和500bp左右各显示明显条带。将测序得到的两种核苷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后,显示与GenBank中相应的华支睾吸虫和扇单睾吸虫序列高度同源。混入四种肠道线虫虫卵DNA的PCR产物中,除目的条带外,无其他条带。结论该方法可以对华支睾吸虫及扇单睾吸虫虫卵进行鉴别,且结果不受常见四种肠道线虫虫卵干扰,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两虫种的鉴别检测方法。

  • 标签: 华支睾吸虫 扇棘单睾吸虫 ITS-2 鉴别方法
  • 简介:本研究采用1:1的个体匹配方法,选择87对病例一对照,调查藐小吸虫可疑感染因素28个变量,经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影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饮生水、吃螺蛳、饮用水来源和用沟塘水漱口刷牙。

  • 标签: 藐小棘隙吸虫 病例对照研究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 简介:五年研究发现,人群藐小吸虫感染率与蛔虫感染率明显相关,推测年龄趋向性行为系共同的易感因素;同时化疗后,与钩虫感染率明显负相关性及与鞭虫感染率明显相关性基本消失,与血吸虫感染率几无相关,可能因不同的感染方式、途径,及较低的感染率所致。吡喹酮治疗对人群藐小吸虫感染率下降效果显著。

  • 标签: 藐小棘隙吸虫 感染率 相关性
  • 简介:和县陈桥洲藐小吸虫中间宿主调查首次报告了铜锈环棱螺为藐小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其自然感染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7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可检到阳性螺,以9~11月份感染率最高。检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19种(1855尾),其中17种检出囊蚴,平均感染率为83.68%。淡水鱼各月感染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但感染度从11月至翌年4月最高。文中就该地藐小吸虫流行因素以及中间宿主感染的季节消长与气温、降雨等因素的关系作了讨论,并提出了中间宿主调查的适宜季节。

  • 标签: 藐小棘隙吸虫 中间宿主 铜锈环棱螺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吸虫吸虫纲)是不分节的、有2个吸口的片状蠕虫。感染是人畜共患病(传入动物病);人类由于进食被污染的食物而意外感染。在一些地区有大量人被感染。淡水螺是这些感染的中间宿主。吸虫是雌雄同体,因此即使轻度感染也产卵。成虫不复制;重度感染由大量或重复食入传染性后囊蚴引起。因此,典型的患者并非旅行者而是当地人(如难民)。注意酱油、浸酸、发酵和酒精腌泡都不能杀死鱼或甲壳类动物上的后囊蚴,而这些是亚洲和其他地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

  • 标签: 肝吸虫 肺吸虫 意外感染 人畜共患病 中间宿主 重度感染
  • 简介:1991~1993年,对安徽省和县陈桥洲进行的藐小吸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人群的感染率为13.71%(899/6557)。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4.29%和13.11%)。各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为3~10岁26.01%,11~20岁21.69%,21~30岁14.26%,31~40岁9.50%;41~50岁8.74%;51岁以上2.97%。3~30岁感染者占78.31%。感染者的家庭分布和空间分布均具极明显的聚集性。当地保虫宿主猫犬的感染率分别为39.76%和62.16%。文中就感染者的分布特征与饮水来源等因素的关系作了讨论,认为饮水来源与藐小吸虫感染有关。

  • 标签: 藐小棘隙吸虫 流行病学调查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非组配式锥形长柄在髋关节翻修股骨重建中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使用非组配式锥形长柄行髋翻修的61例患者临床及影响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平均(61±7)岁。根据骨盆平片及患髋侧位X线片观察髋臼、股骨假体的位置及其周围骨质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2年以上随访,平均(5.6±2.2)年。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感染和假体松动发生。1例术后2周脱位,经手法复位后未复发。1例术后2年发生假体周围骨折,行骨折内固定处理。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t=10.5505,P =0.000)、3个月(t=12.6154,P <0.05)和6个月(t=16.6196,P <0.05)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t=14.1128,P <0.05;术后3个月t=30.0689,P <0.05;术后6个月t=59.9639,P <0.0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45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为90.2%。末次随访时股骨柄假体的位置无明显改变,中心固定有58髋(95.1%),柄-髓腔匹配优良率100%。所有病例均出现股骨近端骨重塑,其中Ⅰ度56髋,Ⅱ度5髋。结论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 B2 、Vancouver B3)和股骨近端骨缺损(Parprosky Ⅱ、Parprosky Ⅲ)病例中,采用非组配式锥形长柄假体行股骨侧翻修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便、骨长入良好等特点。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再手术 假体和植入物
  • 简介:所谓“币”,是因其形状很像两个“朿”字并排,其是否曾为货币,一直是钱币爱好者关注的问题。旧谱中早有“币”非币的说法。鲍康、李佐贤合编《续泉汇》:“此品未必属泉币……姑存以备异品”。丁福保编著的《古钱大辞典》在列出“币”等的图形后,影印本本身的“编者识”加以说明:“旧谱第一种谓之钱牌第二种谓之汉厌胜第三种谓之币第四种谓之藕心钱第五种谓之罄币实则皆为古代之铜器非币也不宜收入钱谱今存之欲以明其非币耳”。

  • 标签: 爱好者 丁福保 影印本 辞典 编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1月14日,以“炫彩黄水红漫干野”为主题的2015重庆黄水千野草场火旅游季在黄水旅游区启动,当天所有游客免收门票。黄水干野草场火旅游季在一片浓烈的秋色里正式拉开了帷幕。千野草场是重庆市目前惟一成规模累观的火观赏地。每年千野草场火烂漫的红艳都成为重庆醉美秋色。干野200万亩火广泛分布在石缝间、草地上、大树旁,景区内无处不在。启动仪式之后至明年3月底,游客进入石柱县对外开放的景点,均享受门票五折的优惠。

  • 标签: 火棘 旅游区 重庆市 对外开放 草场 石柱县
  • 简介:摘要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食源性寄生虫病,很少累及肝脏,罕见于胰腺。现报道1例以肝脏、胰腺占位,首发症状为急性胰腺炎且术前诊断为胰腺癌肝转移,但术后病理确诊为临床罕见的肺吸虫病病例,为进一步认识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拓宽思路,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降低致残率。

  • 标签: 胰腺肺吸虫 肝肺吸虫 治疗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它主要包括十四项系列参数:1、资料分析期间的波检测;2、真时检测前——波卡片组;3、真时检测后——波卡片组;4、检测时间窗;5、每一回放波后的沉默时间;6、波记录彩色步骤;7、抗干扰异敏度;8、波检测灵敏度;9、肌电消除灵敏度;10、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棘波 卡片组 检测灵敏度 资料分析 系列参数
  • 简介:1996年我在宜宾市花市购入一天然象形为桩,经几年养护造型于2002年基本成型(图1),题名为《三江龙》。2003年春,我与几位桩友欣赏《三江龙》总觉得作品没有发掘树桩的自然之美。作品造型呆板,重心不稳,枝脉不清,景深不够,虽然有层次但疏密不分,是一件平庸之作,没有体现出神韵和灵气。

  • 标签: 火棘盆景 改作 作品造型 养护造型 宜宾市 树桩
  • 简介:目的观察使用韧带复合结构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5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韧带复合结构成形术,即保留韧带复合结构,使其一时离断,待椎板减压后再行复位缝合的术式。结果51例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前平均(8.1±4.6)分,术后平均(24.0±4.7)分,改善率平均83%;随访50例,随访时间8个月至7年,离断的突复位后骨愈合率为88%。结论韧带复合结构成形术创伤小,术后脊柱结构基本稳定,功能影响少,费用低,对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 标签: 椎管狭窄 棘突棘韧带复合结构 减压术 椎板
  • 简介:吸虫病(裂体血吸虫)由吸虫科的蠕虫引起。所有这些吸虫(扁虫)都需要淡水螺作为中间宿主,而且不在人类这个终宿主体内复制。血吸虫病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图1)。感染的患病率及其临床后果视中间宿主的分布与人类的社会和文化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定。

  • 标签: 血吸虫病 中间宿主 体内复制 相互作用 文化活动 临床后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老年肺吸虫合并颅内吸虫感染的治疗,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1例老年肺吸虫合并颅内吸虫感染患者,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情况。结果:入院后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肺吸虫合并颅内吸虫感染,经过治疗,于2020年11月17号好转出院,出院时基本病情稳定,偶有咳嗽症状,头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肺吸虫合并颅内吸虫感染应该及早诊断治疗,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防止病情恶化。

  • 标签: 老年肺吸虫 颅内吸虫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