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引言唐吴兢(670-749)《乐府要解》(下简称《要解》)二卷,为今可考最早的题解类乐府书。学术界一般使用的是明末毛晋据元本付梓的津逮秘书本(下简称津逮本),源於此本的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以及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等本子。但《要解》尚有一明钞本传世(见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下简称国图),此本很长时间未为学界所知。

  • 标签: 乐府 吴兢 中国国家图书馆 简称 学术界 张海鹏
  • 简介:乐府《陌上桑》的本事、辞、曲别称,是一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依据出土的汉画像石、画像砖与汉墓壁画等文献资料,结合传世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认为:《陌上桑》辞的本事即为汉刘向《列女传》中记述的秋胡妻故事,并在叙事上高度地典型化、艺术化;《秋胡行》虽也描述秋胡妻故事,但其曲晚出,被疑为咏史之作,且亦别称《陌上桑》,说明该歌诗假如有辞且在汉代已存在,也本与《陌上桑》辞同事同题;今传《陌上桑》辞是经过自先秦以来民间集体创作、加工精炼而后在汉代定型的;其曲题在汉代称为《陌上桑》,其别称为取自歌诗首句的《日出东南隅行》或《日出行》,而《艳歌罗敷行》《采桑曲》或《采桑》是在汉以后拟作中产生的别称。

  • 标签: 汉乐府 陌上桑 本事 古辞 曲题
  • 简介:以《董逃行》、《王子乔》等乐府辞诗歌为例,阐述乐府辞中游仙诗的艺术特点,包括诗歌意象、仙人形象,以及作者写作动机和原因等。

  • 标签: 乐府 古辞 游仙诗
  • 简介:自初唐以来,学人们对乐府"行"的涵义做了种种解释,但由于都没有找到"行"的本义,所以至今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通过对"行"的辞源学调查后发现,"行"与"永"通,而"永"与"咏"通,因此"行"具有"歌咏"之义。这一结论在《乐府诗集》不收"咏"诗上得到了印证。

  • 标签: 乐府
  • 简介: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唐人旧乐府只是文人的拟作,并不入乐。本文通过考察後发现,唐人作旧乐府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旧曲调一直流传,作旧以入乐;二、旧曲调被改造,作旧以入乐;三、旧曲调已经消失,作旧以入新兴曲调;四、旧曲调已经消失,只拟旧而不入乐。把唐人的旧乐府创作统统归为第四种,很可能引起我们对那些大量的乐府诗的创作效果、作品风格做出错误的判断。

  • 标签: 唐代 旧题乐府 旧题曲调 乐府诗 创作效果 作品风格
  • 简介:有些诗是不可说的,如佛家所言,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如这一首《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好不好?自然是好的。先不要说内容和风致,就是音节,也如风动琴弦,自然成韵。

  • 标签: 《江南》 不可言说 乐府
  • 简介:大漠孤烟直这几字单独成卷,我从略懂世事开始就按意愿涂抹,想象苍山悲悯的样子。但我必须刊开一片天空才可以见到狼烟,孤绝直入的凛然我用年轮,一圈圈构思这个场面我用目光扫过去路与归途,渴望有一滴雨为我诱惑那个谜……梦是自由的于是我的南柯之行,夜风吹来时我就宿于沙砾的词中大漠孤寂,辽阔一直相陪卷过的云和落日,也在这方天空押上砝码呼啸的狼烟,自己打着自己的更声让一切醒着的醒着,沉睡的也在口乎唤中醒来。我的臆想时常越狱颠覆既定的定义,我质疑冲天的烟柱那狼性的凌厉,掺有骨骼蒸发的气息。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  繁荣与忧患意识  我们后人寻找清王朝灭亡的原因时,通常不离口的是那个王朝盲目自大、闭关锁国等等.无疑,这属于正确无比的话语.问题在于,自大、锁国之类也要讲资格,不是谁想自大就自大.谁愿锁国便锁国.比如夜郎国自大,至今遭人耻笑.清朝自傲、自大是有基础的.……

  • 标签: 古鉴题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07
  • 简介:乐府中写到三妇的歌辞有《长安有狭斜行》和《相逢行》,就魏晋文人的乐府歌辞说,其歌辞或取古乐府之意

  • 标签: 乐府古 古辞 改造艳情
  • 简介:郭茂倩编纂《乐府诗集》时,除沿用沈约《宋书·乐志》“辞”之概念外,另引入“本辞”概念.从《乐府诗集》编排体例可知,辞与本辞具有确乎不同之所指.与本辞概念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是,在词曲研究领域中则多见“始辞”之用.这三个概念同中有异,其间有联系亦有区别,目前学界尚无成说定论.本文认为,本辞为同一曲乐府诗创作的本源参照,它是汉乐府处于民歌或俚歌阶段的状态,辞是将本辞进行音乐加工后,可入于汉魏晋宫廷音乐歌唱的汉代乐府歌诗,始辞则是指为词曲牌调名所主之曲调填配的初始之辞作.

  • 标签: 古辞 古乐府 本辞 始辞
  • 简介:通过对辞《公无渡河》与刘孝威拟作的语言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辞集中体现了原始思维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这种强烈的对立冲突在刘孝威的拟作中通过隐喻性语言和二元对立结构的转换而得到折中化,并最终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生与死的对立。

  • 标签: 《公无渡河》 语言结构 乐府 拟乐府
  • 简介:新时期宗教政策开放,观重光,追怀先辈道人雅致而赋一律。福地于今远播名,西湖幽境步虚声。种桃仙去天云静,洗药人采灶火鸣。石笋哦诗思古调,笼鹅换字慕真诚。尤欣玉殿繁香案,

  • 标签: 元妙 仙去 宗教政策 洗药 笼鹅 步虚
  • 简介:“左桁廪木”(图一),朱德熙先生早已指出:桁读为衡,为“山林之官”。《周礼·地官·林衡》记衡官的职司:“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若斩林木,则受法于山虞,而掌其政令。”

  • 标签: 古玺 历史价值 篆刻艺术 治印艺术 艺术创作
  • 简介:勾股定理发现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5000多年来,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都相继发现和研究过这个定理.我国也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根据《周髀算经》记载,商高答周公日:“勾广三,股修四,径偶五”.说的就是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勾长为3,股长为4,则弦长为5.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勾3股4弦5”.这当

  • 标签: 勾股定理 证明方法 中考 数学 几何题 解法
  • 简介:(一)楚惠王四十四年所灭之杞在何地,学术界议论纷纷,陈伟先生提出在泗水下游一带,当今安徽泗县城关,最为可取,我们作了一些补充证明。(二)《左传》“离城”所指,旧有舒鸠城与钟离城二说,前说有论而后说无考。由吴楚战争因由、战术安排、群舒社会发展状况及钟离城处离山之旁知,离城即钟离城可以无疑。(三)《左传》“淮、讷”所在,杜预以来颇多释者,或者不可取,或者太宽泛而无意义。《汉书·地理志》记载一条发源于大别山流入今淮河(当时名江,又或称为江淮)的支流亦日“淮水”,以后又有浍水、漶水、灌水等叫法,其流入淮河的入口处,《水经注》谓之“浍(淮)口”,当今史河口,显然即“淮汭”之所在。

  • 标签: 离城 钟离城 泗县 淮汭 浍(淮)口
  • 简介:人们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勾股定理。即使在古代,人们也会运用勾股定理去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选择几个有趣的事例向大家介绍一下。

  • 标签: 中学 数学 阅读材料 勾股定理
  • 简介:初识经典《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该书集录了先秦歌谣,汉朝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全书共一百卷,共五千多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 标签: 《诗经》 诗歌 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