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0.古汉语全浊声发展至今,在全浊声消失的方言里,大致有三种类型:①平声送气,仄声不迭气;②平仄声都不送气;③不论平仄声,一律变为送气清音。第③类的方言分布情况是,客家话、赣方言、山西西南部的河东方言,以及下江官话里的泰州话、上江官话里的大冶话、西北官话里的天水话、商县话。1.最早出现浊声仄声字读送气清音的历史材料极少。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有一处写道:“今荆襄人呼提为堤,……关中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亦曰坊中语也。”其中“稻”字中古是定母上声字,属全浊声仄声。“讨”字中古是透母上声字,属送气清音。所谓“坊中语”即口头语。

  • 标签: 古全浊声母 河东方言 客家话 不送气 山西西南部 清音
  • 简介:《中国语言地图集》指出,“浊声字徽语都读清音,多数地点也读送气音。休黟片送气音比不送气音多.送气与否,总的说还看不出条例。婺源北部古人声送气,严州片的建德去声送气,条例比较清楚.”本文具体讨论徽语浊声今读的几种类型.

  • 标签: 徽语 古全浊声母 演变
  • 简介:<正>《广韵》系统的金浊声並定澄从崇群等在现代闽方言读清的塞音、塞擦音,其中多数字不送气,少数字送气。这种不送气和送气之分,并不以《广韵》的韵类或调类为条件,这是其他方言所少见的情况,成为闽方言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究竟送气与不送气分化的条件是什么,许多学者都在进行探索,也提出过种种解释。作者思索多年,对已有的几种说法尚未敢苟同,又深感这一现象虽不容易解释却是涉及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本文现对此试作视步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属于並定澄从崇群等声母的字约有四分之一在今闽方言多数点读为送气清音,陈章太同志与我合写的《论闽方言的一致性》一文已经罗列了一些材料。本文加以补充,得出下列四十个字,这四十个字是口语中比较常用的,能单用,而且各地读音比较一致。现把福建境内有代表性的六个点的读音列表对照如下(若有文白异读的只列白读音):

  • 标签: 闽方言 古全浊声母 送气不送气 送气音 广韵 历史层次
  • 简介: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处于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汉语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中古全浊声字在该市汉语方言今读塞音、塞擦音时的一些类型的特点是目前方言学界认可的七大汉语方言所没有的。

  • 标签: 湖南怀化 中古全浊声母 今读类型
  • 简介:知三、章组声母在冀州市城关镇方话中读[tsts's]、[t(s)t(s)'(s)]两套声母,在冀州市官道李镇话中读[t(s)t(s)'(s)]、[t(c)t(c)'(c)]两套声母.两镇的读音不光音值不同,而且音类分合也不一一对应.但在今组两组声母中,均有一组与本镇话中的知二、庄组读音相同.本文论证了下面问题:入声韵的消变与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合流演变是交织进行的.止开三章组与庄组的合流演变在入声韵消变之前,而阳声韵知三、章组与庄组的合流演变,在人声韵消变之后.知、庄、章三组声母在方言中的演变是不平衡的,演变时间是漫长的.

  • 标签: 知庄章声母 入声韵消变 音变层次 冀州市 城关镇 方言
  • 简介:西宁声母与《广韵》声母的比较张成材(一)本文从《广韵》的声母出发看西中古声母在西宁今声母中有几种读音,从而宁今声母的读音。《广韵》代表了中古音为研究汉语古今语音演变,总结语音演变规系,西宁音指的是西宁今音。因此,本文律提供例证。也就是酉宁方言的声母和...

  • 标签: 《广韵》 声母 方言调查 中古音 《方言》 语言研究所
  • 简介:炎陵本地话属于吉茶片赣语,其声母与普通话声母对应关系较为复杂,但具有明显规律性特征,炎陵人掌握其对应规律进行方音辨正,学说普通话必定事半功倍。

  • 标签: 炎陵话 声母 普通话 对应 方音辨正
  • 简介: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常把“y、w”与声母合为一类进行教学。这是因为“v、w”和声母一样具有拼合音节的功能。于是,有的老师误认为“y、w”就是声母。实际上,“y、w”并不是声母。因为,声母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以y、w为首的音节,虽然y、w也处于开头的地位,但它们是元音而不是辅音,所以它们不是声母。那它们究意是什么呢?

  • 标签: 单韵 复韵 书写形式
  • 简介:晋语的声母特征陈庆延,文琴本文讨论的是晋语的特征问题。我们认为,晋语是要从“北方官话”、“西北方言”里分离出来。它着眼干与包围着它的官话作比较,自然也包括山西境内的西南部27个县市方言。至于分出来以后晋语处在什么层次位置上,最好等晋语的诸特征被确认了...

  • 标签: 北方官话 《中原音韵》 古全浊声母 声母系统 山西方言 调查研究报告
  • 简介:<正>一引言我国聋童康复工作起步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现在已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经过近十年的辛勤努力和艰苦探索,已使部分聋童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康复。他们有的进入了普通幼儿园或普通小学,有的还进入了普通中学。这无疑是我国一百七十余万聋童的福音。当前,聋童康复工作已纳入国家的“八五”规划,可以预见,我国的聋童康复事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自然也给参与这项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和有关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 标签: 聋童 声母 发音部位 正常儿童 平均成绩 发音方法
  • 简介:本文以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为依据,描写古田平湖话语音系统,分析声母特点,着重对声母方面语流音变进行全面考察,分类讨论。归蚋出声母类化规律,列举规律外的特珠情况,指出与福州话的主要区别。

  • 标签: 平湖话 声母类化 规律 主要区别
  • 简介:轻唇音声母在晋方言的常用词和地名中还留有重唇的残迹.汉藏对音显示唐五代西北方音轻重唇已开始分化,晋方言轻重唇音分离,当在唐宋之际,距今已逾千年.当时,晋方言大多数轻唇音已从重唇音中分离出来,只有少数常用词还保留重唇至今.晋方言尚保留微母读如明母的残迹,微母自明母析出,其时在宋;[v]母变为[u]开头的零声母,当为官话影响所致,是17世纪以后的事.天城梵书与汉字对音反映宋代西北方音的特点,这个对音材料记载着轻唇音读如舌根清擦音[x]的历史,并州、吕梁两片非组读[x]不读[f],其时可上推至宋.

  • 标签: 晋方言 轻唇音 演变
  • 简介:这里有21个地名,它们是由21个不同的声母拼写而成的。这些地名是:(1)镇海(2)包头(3)嘉兴(4)凤阳(5)拉萨(6)上海(7)西安(8)浦口(9)松江(10)汉口(11)常州(12)南京

  • 标签: 启东
  • 简介:南城是《广韵》作者陈彭年的故乡。南城话属赣方言抚广片,内部多差异但能通话。本文以县城所在地建昌镇话为基础,它使用人口最广,是南城话的代表。南城话共有声母十八个:[P]、[P‘]、[m]、[f]、[t]、[t‘]、[n]、[l]、[ts]、[s]、[t(?)]、[t(?)‘]、[(?)]、[k]、[k‘]、[η]、[h]和零声母[φ]。现将南城方音声母分成七组依次论述。同时为了比较的方便,亦将南城方音六声调列出:阴平调11,阳平调35,上声调51,阴去调3,阳去调24,入声调5(注于例字音标后)。

  • 标签: 中古音 使用人口 抚广片 赣方言 《广韵》 阴平调
  • 简介:本文通过仙岛语与阿昌语声母的比较,分析了仙岛语和阿昌语声母演变的轨迹及其分化过程。

  • 标签: 仙岛语 阿昌语 声母比较
  • 简介:<正>复辅音声母是汉藏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语音现象。比较来说,汉语、壮侗诸语言较少,苗瑶的个别方言和藏缅的大部语言则非常丰富。在藏语中,复辅音作为声母或者说作为构成音节的一种语音单位,无论在位置、结构、数量类型等方面都与印欧语言的"辅音丛"或"辅音串"(consonantcluster)不同。藏语的复辅音声母从构成音素的数量来说,分二合、

  • 标签: 辅音丛 塞音 复辅音声母 过渡音 前置 汉藏语言
  • 简介:1874年,英国汉学家艾约瑟(JosephEdking)在提交第二届远东会议的论文《文字产生之初的汉语状况》(TheStateoftheChinesempopattheThaeofInventionOfWriting)中提出汉语有复辅音(声母)说。过了50年,旗帜鲜明地提出这一问题的是中国学者林语堂的《有复辅音说》(...

  • 标签: 复声母 上古汉语 复辅音 上古复声母 方言比较 汉藏语系
  • 简介:《训民正音》与汉语复辅音声母再论[韩国]金泰完本文想通过《训民正音》(韩国语文字)材料,考察韩国中世纪后期语音(公元15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朝鲜王朝初期)复辅音声母情况,推测出韩国语复声母的消失和分化发展的方向;考察《鸡林类事》里存在的复辅音声母痕迹...

  • 标签: 复辅音声母 训民正音 韩国语 上古汉语 韩国汉字音 辅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