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418例TESA男性不育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术前心理状态评估和干预,相关健康教育指导,积极术前准备,做好中护理配合,术后常规护理及宣教。患者情绪稳定,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取得良好临床妊娠率。提高了患者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睾丸穿刺活检 无精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37例男科显微不同麻醉方式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文总共纳入637例实验对象,均是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行显微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n=318,腰麻)与研究组(n=319,全麻),同时做好围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在VAS评分与Ramsay评分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腰麻,全麻用于显微患者的麻醉效果更佳,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男科显微取精术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腰麻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PETSA)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36例PETSA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18例。A组给予围期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成功率为94.44%,B组为61.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B组为44.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PETSA患者行围期护理可提高其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男性不育 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的护理配合。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67例无精子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按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3)与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并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给予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及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中疼痛值及出血及术后血肿发生比例,并应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IEF-5)、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穿刺护理干预前后ED程度、ED发生率及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ED程度、ED发生率、SAS及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成功比例对比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中疼痛程度略小于对照组,中出血及术后血肿比例亦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ED症状显著改善,ED发生率亦显著降低,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总发生率亦较对照组少,上述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时候给予有效护理配合,对改善中疼痛将其相关并发症有积极作用,能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心理状态,并缓解ED程度。

  • 标签: 无精子症 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精子症患者行微创附睾精子抽吸(PESA)与睾丸穿刺(TESA)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纳入本院门诊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60例无精子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围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治疗过程予以围期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精子症 微创附睾术 睾丸穿刺取精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取困难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4例困难患者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86.54%>65.38%,χ2=6.372)和护理满意度(90.38%>75.00%,χ2=4.299)相对更高(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7.94±2.08)分<(46.09±3.96)分,t=13.139]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6.84±2.97)分<(45.61±4.14)分,t=12.412]相对更低(P<0.05)。结论:困难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心理因素对于的干扰和妨碍,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进而提高成功率,为临床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 标签: 取精困难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经镜下弹道碎石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通过直接进镜法进行镜下弹道的碎石石。结果41例患者镜下碎石石成功38例,成功率达90%;41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血尿,6例产生肾绞痛,通过保守治疗及双“J”管留置好转或消失。结论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置管,加强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增加成功率。

  • 标签: 输尿管镜 弹道碎石 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胆总管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术后遵医嘱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静脉滴注期间护理人员加强巡视。留置鼻胆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鼻胆管滑脱,注意观察胆汁引流量、性状、颜色,每日准确记录引流量并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通畅。发现异常情况如引流量减少应检查管道有无阻塞、滑脱、扭曲等及时予以处理。遵医嘱可给予胆道冲洗并严格无菌操作。

  • 标签: 胆总管取石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测定在评估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患者显微成功率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9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显微手术的502例NO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结果分为获组和未获组,根据中生小管是否出现可辨别的差异分为差异可辨组和差异不可辨组,比较各组年龄、睾丸体积、血清AMH以及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睾酮水平的差异,根据NOA病因分为睾丸炎组(特发性或腮腺炎继发)、AZFc 区基因缺失组、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组、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s syndrome,KS)组、特发性 NOA组,比较不同病因NOA患者获率(sperm retrieval rate,SRR)与AMH水平的差异。结果270例患者成功获取到精子,SRR为53.8%;获组AMH水平显著低于未获组[0.81(0.16,3.26)μg/L比1.37(0.21,4.84)μg/L,P<0.001)],两组间年龄、睾丸体积、FSH、睾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病因NOA的血清AM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睾丸炎、AZFc缺失、隐睾下降、KS和特发性NOA的AMH水平分别为0.15(0.01,0.41)μg/L、5.71(3.57,8.26)μg/L、2.29(1.36,3.81)μg/L、0.15(0.05,0.39)μg/L、2.46(0.75,5.49)μg/L。在特发性NOA患者中,显微组的年龄高于未获组[(35.2±8.9)岁比(32.5±5.5)岁,P=0.010],睾酮、AMH水平显著低于未获组[(3.1±1.4)μg/L比(3.7±2.1)μg/L,P=0.029;1.63(0.35,3.84)μg/L比3.00(1.20,6.68)μg/L,P=0.001],两组睾丸体积与F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MH水平对显微SR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MH切点值为2.96 μg/L、敏感度为0.710、特异度为0.52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49。生小管差异可辨组的AMH水平显著低于差异不可辨组[0.55(0.12,2.05)μg/L比2.99(0.76,6.11)μg/L,P<0.001)],而SRR高于差异不可辨组[75.9%(236/311)比17.8%(34/191),P<0.001]。结论对NOA患者实施显微时,低AMH水平病例更易于观察到生小管之间的差异,并有更好的SRR,测定AMH的价值在特发性NOA患者中尤其明显。

  • 标签: 抗苗勒管激素 无精子症 显微取精
  • 简介:摘要“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之所以变得锋利,就是因为它舍弃了多余的部分,留下了最锋利的刀刃;梅花清香是因为它舍弃了安逸,挺过了严寒,最终绽放了自己的美丽。其实我们的略读课文教学也需要一种魅力和勇气,那就是——去芜存,进行大胆取舍,长文短教,长文教,以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标签: 大胆取舍长文短教一课一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镜和肾实质切开治疗肾结石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43 例)及对照组( 43 例),研究组患者接受 经皮肾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 肾实质切开治疗,对两组患者围期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离床时间、治疗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患者围期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经皮肾镜和肾实质切开均为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式,而前者在提升治疗及恢复效率、降低围期并发症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和肾实质切开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因肾结石于我院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肾实质切开治疗,观察组45例则采用经皮肾镜,比较两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较肾实质切开而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肾结石 手术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石手术中改变手术方式的原因和时机。方法经输尿管镜石手术中由于多种原因改变手术方式。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无尿瘘、尿路及切口感染、尿液囊肿、感染性休克等出现。随访6个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输尿管镜石手术中应根据情况适时改变手术方式,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及避免后续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可能。

  • 标签: 经输尿管镜取石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30例。结果30例患者一次性治疗成功,碎石时间为20—40分钟,术后无明显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支架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道镜分为硬性胆道镜及软性胆道镜,后者常称为纤维胆道镜。现在的胆道镜除了用于诊断外,更多地用在胆道的治疗,尤其是胆道结石的石,胆管狭窄扩张、支架植入等方面。它不仅是消化内镜的组成之一,也是胆道外科治疗胆道疾患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胆道疾患病人要用胆道镜来治疗,设备也随之增多且复杂化,因此,一个设计合理的胆道镜室对保证内镜工作顺利开展十分重要。

  • 标签: 内科 护理 技术
  • 简介:【摘要】肾上腺静脉是通过导管从股静脉到肾上腺静脉的位置进行血的一种检查方式,这种检查主要用于鉴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只是肾上腺静脉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标准化的流程,并且操作难度也非常大,同时根据我国的情况来看,肾上腺静脉尚未得到普及应用。本文就针对目前肾上腺静脉的研究现状,从肾上腺静脉实施的患者选择、手术前后的准备工作以及结果的判读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以便为临床更好的开展此类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肾上腺静脉取血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我院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0例,将其分为输尿管镜组34例和镜皮肾镜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清除率高、恢复快等优点,而URL更适合用于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肾镜和肾实质切开治疗肾结石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6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患者接受经皮肾镜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肾实质切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少,手术并发症也比对照组发生率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经皮肾镜在肾结石的治疗中,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比较快等优越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肾结石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