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能够同时缩小、缩短肥大乳头的新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美莱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哺乳后乳头肥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在乳头非勃起状态下,根据患者要求和术前交流确定术后乳头的大小,分别于乳头两侧对称边缘设计2个楔形切除组织,确定新乳头直径,于乳头顶部设计对偶的2个翼形皮瓣,确定新乳头的高度。局麻后切去多余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对应点拉拢缝合。术后观察患者乳头外观,用棉签轻触乳头评估乳头感觉和勃起功能。结果共对22例患者采用该方法进行乳头缩小缩短,患者年龄24~35岁,均为生育哺乳后的女性患者。术后所有患者未发生切口不愈合或感染等并发症,乳头血运和感觉良好,乳头形态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9个月,乳头感觉和勃起功能达到术前水平,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楔形切除联合翼形皮瓣法乳头缩小缩短术能够同时将乳头直径和高度矫正至理想的大小,且不会影响乳头感觉和勃起功能,手术设计简单、操作容易,效果满意。

  • 标签: 乳头 外科皮瓣 乳头肥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棉条填塞联合甲襞楔形切除治疗嵌甲型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接诊的96例嵌甲型甲沟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Winograd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棉条填塞联合甲襞楔形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 ~ 23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治愈47例(97.92%),对照组治愈41例(85.42%),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09,P < 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和1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治疗组术后复发率(0)和感染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6.25%、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棉条填塞联合甲襞楔形切除术式简单,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沟炎 嵌甲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棉条填塞 楔形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楔形足跟垫在特重度烧伤患者足下垂畸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5年3月—2016年7月,昆山市康复医院烧伤康复科收治3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特重度烧伤瘢痕致足下垂畸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为(38±9)岁。患者入院后行烧伤后综合康复治疗,根据患者足下垂畸形的程度,在患者鞋垫下方装配适当高度的楔形足跟垫。患者穿上装配楔形足跟垫的鞋进行站立、下蹲与行走训练。首次应用楔形足跟垫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下称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1个月,采用简易平衡量表评估患者站位平衡能力。应用楔形足跟垫治疗1、3、12个月,使用关节活动度测量尺测量患者侧踝关节背屈、膝关节屈曲的主动活动度(AROM),使用皮尺测量患者下蹲时臀部离地最短距离和1 min步行距离,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移动项(床椅间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的独立能力。对数据行Friedman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不等距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校正。结果治疗后即刻,患者站位平衡能力为2.0(1.0,2.0)级,较治疗前的1.0(0,1.0)级明显升高(Z=-5.568,P<0.01);治疗1个月,患者站位平衡能力为3.0(2.5,3.0)级,较治疗后即刻明显上升(Z=-5.303,P<0.01)。治疗3、12个月,患者左、右侧踝关节背屈和左、右侧膝关节屈曲AROM较治疗1个月明显增加(Z=-4.860、-4.836、-4.965、-4.909,-5.037、-5.025、-5.020、-4.942,P<0.01);治疗12个月,患者左、右侧踝关节背屈和左、右侧膝关节屈曲AROM较治疗3个月明显增加(Z=-5.062、-4.962、-5.017、-4.944,P<0.01)。治疗3、12个月,患者臀部离地最短距离分别为(67±11)、(57±11)cm,较治疗1个月的(72±11)cm明显缩短(P<0.01);治疗12个月,患者臀部离地最短距离较治疗3个月明显缩短(P<0.01)。治疗3、12个月,患者1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1个月明显增加(Z=-5.043、-5.016,P<0.01);治疗12个月,患者1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3个月明显增加(Z=-5.025,P<0.01)。治疗3、12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移动项(床椅间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的独立能力较治疗1个月明显上升(Z=-4.472、-4.025、-4.707,-4.565、-3.994、-4.777,P<0.01);治疗12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移动项(床椅间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的独立能力较治疗3个月明显上升(Z=-3.827、-3.358、-3.557,P<0.01)。结论特重度烧伤患者足下垂畸形应用楔形足跟垫后,站位平衡能力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及步行能力获得明显改善,并且日常生活活动中移动项的独立等级明显提高。

  • 标签: 烧伤 踝关节 康复 辅助器具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光固化复合树脂对于牙体楔形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分析治疗干预办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70例牙体楔形缺损患者为研究样本资料,在2018.01~2021.07研究时间段,分层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5(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实验组/35(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对比患者(1)修复成功率;(2)修复失败原因。结果:(1)修复成功率: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修复成功率有显著改善趋势,(P<0.05);(2)修复失败原因:填充体脱落为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对照组填充体脱落率5/35(14.29%),实验组填充体脱落率0/35(0.00%),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牙体楔形缺损,实施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干预,修复效果显著,可积极提升患者牙齿美观度,改善咀嚼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牙体楔形缺损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行性或下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对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7例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资料,男36例,女41例;年龄(59.4±10.5)岁(范围45~70岁);上行性截骨51例,下行性截骨26例。测量手术前后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的下肢力线参数,膝内翻畸形矫正角度,并采用Insall-Salvati index(ISI)、Caton-Deschamps index(CDI)及Blackburne-Peel Index(BPI)3种方法动态测量髌骨高度变化,并对上行性组和下行性组进行对比。结果7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6个月(范围12~60个月)。51例上行性截骨内翻矫正度数为10.43°±2.67°;26例下行性截骨内翻矫正度数为11.16°±2.80°。术后6个月CDI法测量上行性截骨髌骨高度下降约8.1%,采用ISI法测量有2例髌骨降低明显(髌骨高度降低10%即为髌骨降低明显),CDI、BPI法测量有7例髌骨降低明显;下行性截骨髌骨高度下降约4.5%(CDI法),采用ISI、CDI、BPI三种测量方法均无髌骨明显降低;上行性组与下行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1,P=0.040)。内翻矫正10°及以下的上行性截骨22例,髌骨高度下降6.9%(CDI法),ISI法测量无髌骨明显降低,CDI、BPI法测量有1例髌骨降低明显;内翻矫正10°以上的上行性截骨例数29例,髌骨高度下降10.4%(CDI法),ISI法测量有2例髌骨降低明显,CDI、BPI法测量有6例髌骨降低明显;上行性组与下行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P=0.028)。结论上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后髌骨降低程度与内翻矫正度数为正相关;下行性胫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对髌骨高度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截骨术 髌骨 骨关节炎,膝 膝内翻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放射治疗不同楔形板的剂量学。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放射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放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靶区剂量分布、患侧肺与心脏剂量分布。结果:物理楔形板与动态楔形板在D2%、D50%、HI以及CI上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态楔形板D98%(49.35±2.16)Gy,高于物理楔形板D98%(48.87±2.02)Gy,组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在患侧肺V10、V20,心脏V20上,物理楔形板与动态楔形板剂量分布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患侧肺V5,心脏V5、V10上,动态楔形板剂量分布要低于物理楔形板,且动态楔形板治疗跳数也低于物理楔形板(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放射治疗中,应用动态楔形板的临床效果更好。能有效的减少对患侧肺、心脏的损伤,且能更好的分布照射剂量,但由于动态楔形板质量控制较为复杂,所以在临床应用中需多加注意。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术 切线野放射治疗 不同楔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阴唇整形术中,选用不同治疗方案,总结单纯与改良式楔形切除法实施效果。方法:于2019年度1月至12月选择208例在我院进行小阴唇整形术病人进行调研,按照随机模式,将其分为2组,对比组104例病人选用单纯切除治疗方案,研究组104例病人选用改良式楔形切除治疗方案。总结两组治疗方案。结果:对比组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构成比较高,两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阴唇 单纯切除法 改良式楔形切除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楔形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肺楔形切除术组(n=88)和肺叶切除术组(n=38)。比较2种手术术后1年转移率、复发率和病死率;根据肺楔形切除术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5)和非复发组(n=7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肺楔形切除术术后1年复发的影响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风险评分模型,采用X-tile软件获得评分的截断值;校准曲线评价风险预测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预测的有效性。结果肺楔形切除术组患者术后1年的手术切缘转移率、病死率分别为0、6.82%,肺叶切除术组分别为13.16%、21.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吸烟史、脉管栓癌、淋巴结清扫个数≤15个、癌胚抗原>5 ng/m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5、可溶性CD105>4 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9 ng/mL、基质金属蛋白酶9>300 μg/L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复发组,均是导致肺楔形切除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风险评分模型,分别赋予22、38、25、33、20、27、36、30分的权重,根据截断值可将患者划分为中危患者(≤78分)、高危患者(>78分且≤162分)和极高危患者(>162分)。结论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NSCLC的效果明显优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构建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评分模型有利于临床上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指导医护人员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 标签: 肺切除术 癌,非小细胞肺 复发 危险因素 风险评分模型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腔镜辅助下的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2019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楔形切除法与单纯切除法2种小阴唇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小阴唇肥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小阴唇改良式中央楔形切除术)和对照组(小阴唇单纯切除术)各28例,观察组年龄(30.52±3.18)岁,对照组年龄(31.94±4.1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自我感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71%(3/28)比35.71%(1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27);治疗后患者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9.28%(25/28)比57.14%(1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P<0.001)。结论在小阴唇肥大整形术中,改良式中央楔形切除法较小阴唇单纯切除法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更好、患者更满意。

  • 标签: 小阴唇肥大 小阴唇整形术 改良式中央楔形切除法 小阴唇单纯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段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短期预后。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99例,依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观察组49例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短期预后、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8.982、5.730、6.702、14.421,P<0.05)。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 d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术后1 d(t=5.523、10.740,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5.66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2%,3/49)低于对照组(16.00%,8/50),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445,P=0.118)。结论胸腔镜下肺段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短期预后良好,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手术损伤较小,有利于缓解术后疼痛。

  • 标签: 胸腔镜 磨玻璃结节
  • 简介:摘 要:“减”政策的落地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要想真的落实好“减”,减负的同时又做到增效,必须要划好学校学习的“桨”——向课堂和作业要质量。

  • 标签: 双减 课堂 作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肘内翻患者分别选择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以及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8例儿童肘内翻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完成治疗)和研究组(采用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术完成治疗),各14例;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拆内固定时间。结果: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1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同常规组(92.86%)、(7.14%)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常规组,切口长度小于常规组,但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拆内固定时间均长于常规组(P0.05)。结论: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术有效应用,同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比较,在获得疗效以及安全性方面,较为一致。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术可将术中失血量减少,将切口长度减小;但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能够将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拆内固定时间有效缩短,二者各有利弊,具体应用期间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形确定对应治疗方法。

  • 标签: 单纯楔形截骨克氏针固定矫治术 肱骨远端截骨Ilizarov矫形 儿童肘内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燃煤机组操作量最大的就是制粉系统,尤其是加减负荷时,操作量最大还比较频繁,调节不当会造成机组负荷波动较大,主再热气温波动大,甚至是受热面长时间超温,给机组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是设备的损坏,为此本文浅谈了一些个人的理解和经验,以此借鉴。

  • 标签: 频繁操作 波动大 超温
  • 简介:摘要:长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隧道的超欠挖和符合测量精度要求以及提高测量效率,采用合适的方法提高效率,可以加快测量进度、保证精度,从而间接影响工程成本。

  • 标签: 长隧道 精度要求,双导线,虚拟导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企业党建思想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工作只有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才能彰显应有的作用。为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延伸和融入业务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信息中心党委从两个层面着手,分别以五个维度为抓手,进一步实现党建工作与IT业务工作的深入融合。

  • 标签: 双育双提 党建业务 融合发展
  • 简介:摘 要:燃煤机组日常操作量最多的就是制粉系统,尤其是加减负荷启停磨煤机时,操作量大还比较频繁。调节不当或者磨煤机发生故障时会造成机组负荷波动较大,主再热气温波动大,甚至是受热面长时间超温,给机组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是设备的损坏。本文结合现场工作经验简要介绍一下我厂出钢球磨构造,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 标签: 双进双出钢球磨 频繁操作 波动大 超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镜微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四肢大关节(腕、肘、双肩、膝、踝)病变疗效

  • 标签: 针刀镜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