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加快了我国土壤受污染速度,大量面积广阔污染地块的出现,不仅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将阻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采取合适技术手段来改善土壤污染现状将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原位附修复技术就是现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受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其在石化工厂、地下油库、木料加工厂和农药库房等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因而,该技术在学术界的受重视程度也就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将对受污染土壤原位附修复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为该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受污染土壤 原位热脱附 修复技术
  • 简介:井内气体吹技术(IWVS)修复目标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地下含水层。它通过向污染区地下水井中注入空气,把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气体吹脱出来至地表进行处理。文章主要介绍了真空气化井技术、密度对流井技术、套管循环井技术和臭氧氧化喷射循环井技术四种类型,并阐述了各技术的原理,指出修复井可以诱导地下水修复行为向三维循环方向发展是井内气体吹技术的关键,因此场地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污染物特征将是该技术具体实施的主要考虑条件。

  • 标签: 地下水有机污染 原位修复 井内气体吹脱 地下水三维循环
  • 简介:铬泥的清洁化处理,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实现铬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下的铬效果,发现碱法处理样品脱铬效果较好,其最佳处理条件:用10%的氢氧化钠和200%的水在50℃下处理样品50min,然后按照比例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搅拌30min后,利用离心机使固液分离,达到铬的目的。此方法的铬率达到54%,对实现铬污泥的清洁化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铬污泥 清洁化 处理 碱法
  • 简介:目的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体外模拟椎体骨质疏松,测量猪3联椎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特性,探讨一种短期制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的方法。方法取49个新鲜猪胸腰椎3联体,随机分成7组,记为A.B.c.D.E.F.G每组7个标本,然后把B.c.D.E.F.G标本侵入0.4916mmol/L的EDTA.Na,液体中,分别在0、5、7、9、11、13、15天分别行A.B.C.D.E.F.G骨密度、生物力学、Mcro-ct检查及每组取一个标本大体剖开。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大体观察可见各组标本骨小梁逐渐变细、间隙增宽,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逐渐减低的趋势,并且各组前后骨密度变化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00)。随着时间的延长椎体压缩强度逐渐降低,前后相比压缩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Micro-CT检测13天椎体及棘突骨矿物质密度、组织骨密度、骨体积分数、结构模型指数、欧拉数、骨小梁连结密度均有明显的变化(P≤0.02)。结论采用0.4916mmol/LEDTA-Na211~13天可模拟中、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快速、可行、重复性高的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EDTA—Na2 原位脱钙 椎体压缩性骨折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针对太阳能电池含氟废水,本文介绍了一种同步氮控的工艺装置与控制系统,工艺采用了改进式生化反应器和分段控制式平流沉淀器,可以控制含钙污泥和生化污泥的有效分离,实现电池废水的低条件下同步除氟氮,为光伏电池含氟废水处理应用提供一套高效率、自动化、组装方便、运行稳定的工艺技术路线。

  • 标签: 电池废水 生化反应器 平流分段沉淀器 脉冲曝气 生化回流
  • 简介:  自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将撕的皮肤阶梯状修剪(保留皮下组织-带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皮瓣-全厚皮瓣)原位回植,治疗手掌皮肤逆行撕伤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修剪原位 原位回 回植
  • 简介:1998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共收治四肢皮肤撕脱皮伤18例,均行撕原位处理,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2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4.4岁;车祸伤11例,皮带绞伤6例,高处坠落伤1例;双上肢撕伤2例,单上肢撕伤9例,单下肢撕伤7例;并发失血性休克2例,创伤性休克1例,胫腓骨骨折2例。

  • 标签: 四肢 皮肤撕脱 原位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检验常用骨组织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的骨病变、骨肿瘤以及骨髓穿刺患者标本70例,把70例标本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5例标本。给予对照组硝酸液检验,观察组快速液检验,比较观察两组标本在微波以及常温条件下骨组织和切片染色效果。结果使用快速液处理的观察组标本组织切片在4μm-5μm之间,切片完整平坦,薄厚均匀并且颜色新鲜,细胞核有清晰染色;使用硝酸液处理的组织切片薄厚不均匀,没有完整切片,染色较模糊并且没有清晰的核着色,会对病理诊断造成相应的影响。结论将快速液运用在临床病理检验中,可将切片质量显著提高,有推广运用意义。

  • 标签: 临床病理检验 常用骨组织脱钙液 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足底皮肤异位寄养原位回植治疗足部套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20年1月,应用足底皮肤异位寄养原位回植治疗足部套伤5例。足部创面从踝关节以远完全撕,创面污染。将全足部撕的皮肤分为足背和足底两部分,足背皮肤急诊削薄后一期回植,撕足底皮肤修剪成全厚皮移植到大腿前外侧,足底移植皮肤面积18 cm×10 cm~24 cm×13 cm。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足部回植皮肤成活情况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5~18个月,术后4例足部回植皮肤全部成活,1例边缘出现部分坏死,术后经清创植皮后痊愈;患肢皮肤回植成活后下地走路足底皮肤耐磨,无破溃,足底感觉麻木,半年后逐渐减轻。结论足底皮肤异位寄养原位回植治疗足部套伤效果满意,临床较实用。

  • 标签: 足底 足部脱套伤 寄养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厚皮原位移植修复全头皮撕伤的疗效体会。方法对10例全头皮撕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一期愈合7例;3例颅骨外露处皮片坏死,经换药后生长肉芽组织后再Ⅱ期刃厚皮片移植后创面愈合。随访6个月~2年,修复的头皮区皮片成活良好,效果满意。结论中厚皮片原位移植修复完全头皮撕伤简便易行,皮片成活率高,值得推荐应用,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中厚皮原位移植 修复 全头皮撕脱伤
  • 简介:基于水铝镍石层板和蒙石层板带电荷的相反性和层间离子的可交换性,利用蒙石层间域的二维纳米反应器属性,采用原位制备水铝镍石/蒙石交互积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中水铝镍石层板与蒙石层板以静电力和氢键结合,形成单层水铝镍石层板与单层蒙石层板交替排列结构.相对于水铝镍石单一材料,水铝镍石/蒙石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热稳定性.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标签: 水铝镍石 蒙脱石 原位法 纳米复合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异体骨基质作为鼻成形中线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1—6月,沈阳美莱医疗美容医院选择6例(男1例,女5例;年龄19~40岁,平均23.2岁)缺少足够鼻中隔软骨、耳软骨软弱、拒绝取双侧耳软骨、拒绝取肋软骨患者,以异体骨基质作为构建鼻成形的中线支架结构。鼻成形术后18个月随访。结果6例患者在术后半个月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术后18个月,2例对手术效果满意;4例鼻尖突度下降,要求再次手术。再次手术术中无法解剖出完整的异体骨基质。异体骨基质剩余部分残渣。组织学发现,植入的骨基质呈碎块状,纤维断裂。骨基质碎片周边可见炎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骨基质内骨细胞消失。结论商用异体骨基质不适合作为鼻成形手术的中线支架材料。

  • 标签: 异种移植物 骨基质 外科,整形 脱钙骨基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不断应用与发展,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对来水处理手段的环保性和处理水质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化学水处理离子交换法难以满足供水要求,同时大量酸碱再生废液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严重且不可逆的污染。“超滤+反渗透+电去离子装置(EDI)”集成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全膜法绿色水处理技术,具有安全稳定连续化制水、良好的产水水质和经济效益等优势。通过对某电厂锅炉补给水工程项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成膜分离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 标签: 热电厂锅炉 生物钙烟气脱硝技术 实践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传统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锅炉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工业工厂的需求。加之目前我国对于环境污染控制问题的重视,因此,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生物质作为一种清洁可在生能源,具有环境友好和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成为关注焦点,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的资源主要有秸秆、木质残余物、禽畜粪便和能源作物等。生物质能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获得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二氧化碳基本相等,因此实现了碳的零排放。但生物质和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一样,燃烧排放烟气中的污染物中氮氧化物的含量高,造成了雾霾、酸雨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高效的利用生物质燃料的同时,还需关注排放的污染问题。

  • 标签: 热电厂 锅炉 生物钙烟气脱硝 实践应用
  • 简介:作者简介刘鹰(1962-),汉族,籍贯(湖北省武汉市),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外科。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小面积皮肤撕伤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了近5年来收治的128例肢体小面积皮肤撕伤,采用撕脱皮肤完全削薄及撕脱皮肤半削薄修剪原位回植的方法修复创面30例,直接原位缝合98例。结果98例直接原位缝合者中,部分皮瓣感染坏死15例。17例半削薄修剪法原位回植者中全部无感染。13例全部无血运皮瓣全部修剪成全厚皮片原位回植者中,1例为良。17例部分无血运皮瓣半削薄修剪和13例全部无血运皮瓣全部修剪皮瓣的病例,随访6个月~25年,1例有面积为15cm2的疤痕,其余病例皮肤创面愈合呈线型疤痕,皮肤弹性、外观及感觉良好。98例原位直接缝合者中,15例皮肤创面疤痕较大(面积为15~16cm2),皮肤弹性、外观及感觉差。结论根据皮瓣血运,采用撕脱皮肤完全削薄或撕脱皮肤半削薄修剪原位回植的方法修复创面效果满意。

  • 标签: 皮肤撕脱伤 分型 皮瓣 回植
  • 简介:利用十八伯胺改性基蒙土(MMT)制备出有机MMT。研究了十八伯胺用量、乙酸加入量和改性时间对改性的影响,采用活化指数、接触角对蒙土的有机改性效果进行评价,借助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I))对MMT改性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十八伯胺用量为4%、乙酸用量为8%(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4h时,蒙土的改性效果相对最好。红外光谱和XRD显示,伯胺已进入到蒙土层间,使蒙土层间距从0.979nm增至1.676nm。

  • 标签: 十八伯胺 蒙脱土 液相 有机蒙脱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蜡块法在常规病理技术制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病理科做病理诊断的100个蜡块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蜡块均表现为不全,含有钙化灶或沙砾体。随机分组,对照组50个蜡块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组50个蜡块进行蜡块法处理。对比病理制片效果。结果 观察组蜡块组织结构完整比例及染色满意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病理技术制片 蜡块脱钙法
  • 简介:头皮撕伤多因头发受机械强行扯拉,使大块头皮生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所致。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失血性或疼痛性休克,甚至危急生命。2013年9月27日,我科急诊收治1例头皮大面积撕伤患者,经全力抢救,挽救了患者生命,并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小血管吻合,原位回植的头皮瓣成活95%以上。

  • 标签: 头皮撕脱伤 原位回植 护理
  • 简介:背景:在假设动脉瘤样骨囊肿通过内部骨化存在自愈潜能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的、微创的治疗动脉瘤样骨囊肿方法。即用矿物质骨粉混合自体骨髓注入骨囊肿内,从而使病变停止进展,并自行骨化。我们提出假设,即为了诱导骨质愈合。骨囊肿细胞只需要对诱导材料的作用产生反应,而囊肿刮除术或扩大的外科手术是不必要的。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这种新方法对于骨囊肿的治愈情况,及其治疗本病的复发率的因素。方法:对13例经活检确诊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经小切口向病灶内注入矿物质骨和自体骨髓混合骨泥。研究组中男3例,女10例,平均年龄16.6岁。病灶部位位于长骨者6例,骨盆5例,位于肩关节盂和跟骨者各1例。其中5例患者既往未经任何治疗,1例经术前栓塞,其余7例患者为治疗后复发者。结果:经过平均3.9年的随访,其中11例患者获得治愈。结论:该微创方法能够促进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自愈。采用该治疗方法不再需要进行刮除术。能够避免过大的外科手术及失血,并且对于位于类似骨盆这样不容易暴露部位的病灶,可以使操作更为便捷。

  • 标签: 动脉瘤样骨囊肿 自体骨髓 脱钙骨 注射 外科手术 平均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