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卡波西肉瘤是一种软组织多发性色素性血管瘤,其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发展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相关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可通过干扰模式识别受体、补体系统或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系统,从而在卡波西肉瘤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免疫调节剂、靶向药物及疫苗等免疫治疗有望成为预防及治疗卡波西肉瘤的新方法。

  • 标签: 肉瘤,卡波西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宿主免疫 免疫治疗
  • 简介:弓形虫病是由寄生性原虫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弓形虫感染呈全球分布,以温热和潮湿的国家最常见。但饮食习惯也影响感染率;在法国,50%~75%的人群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在英国,大约20%人群血清抗体阳性。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女感染率相似。

  • 标签: 疱疹病毒 临床研究 发病机理 CMV HSV EBV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福建人。主因双下肢皮疹渐增多1年余,于2014年7月11日就诊。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下肢屈侧出现散在黄豆大黑褐色丘疹,无明显痒痛,未诊治。后皮损逐渐增多增大变硬,偶感疼痛,曾就诊外院按"湿疹、瘢痕疙瘩"予外用药物等治疗,皮损无明显好转。

  • 标签: 卡波西肉瘤 免疫抑制相关型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已经有35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近年来,骨肉瘤的治疗处于一个平台期,探索新的治疗方式成为广泛的共识.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发展,使用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肿瘤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基因工程单纯疱疹病毒-1(herpessimplexvirus1,HSV-1)KTR27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体外作用以及裸鼠骨肉瘤模型局部原发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观察KTR27对U2OS细胞系的细胞致病作用.裸鼠皮下注射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建立骨肉瘤裸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6组,2组为空白对照,分别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2组瘤内注射KTR27(1×10^7PFU/50μl),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2组瘤内注射DMEM50μl,喂饲普通鼠粮和含强力霉素的鼠粮.计算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同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体外实验显示KTR27对U2OS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形成空斑.成功建立U2OS细胞系的骨肉瘤裸鼠模型并得到肿瘤生长曲线,注射KTR27后测量各组肿瘤体积大小,显示各组肿瘤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肿瘤体积时间变化曲线分析显示,各组的时间趋势不同,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注射KTR27的肿瘤生长趋势受到抑制,与加用强力霉素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注射KTR27后24h病理切片显示肿瘤坏死增加,但7d后肿瘤局部恢复增长.结论:基因工程HSV-1KTR27对U2OS细胞有明显的细胞致病作用.使用U2OS细胞系建立裸鼠皮下骨肉瘤模型,然后局部瘤内注射基因工程HSV-1KTR27,肿瘤的生长趋势受到了抑制,加用强力霉素后这种抑制没有明显区别.

  • 标签: 骨肉瘤 裸鼠 溶瘤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 简介:报告1例经典型卡波西肉瘤。患者男,82岁,左下肢紫蓝色丘疹、结节1年,无特殊不适。近1个月双下肢水肿伴低热。皮肤专科检查:左侧下肢、左足、左手部可见多发性紫蓝色丘疹、结节,直径1~10mm,触之较软,右侧肢体未受累。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真皮内见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及梭形细胞增生,梭形细胞增生呈结节状,新生血管不同程度扩张、充血,形成裂隙样血管腔。免疫组化染色:HHV-8(+)、CD34(+)、CD31(+)、Vimetin(+)、D2-40(+)、Ki-67(+)约60%、CK(-)、DES(-)。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经典型卡波西肉瘤

  • 标签: 卡波西肉瘤
  • 简介:疱疹病毒2型(Cyprinidherpesvirus2,CyHV-2)是引起鲫和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的病原,在世界多个国家传播、流行,给鲫、金鱼和异育银鲫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简要综述了鲤疱疹病毒2型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以及防控等研究进展,以期为鲤疱疹病毒2型基础研究和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 标签: 鲤疱疹病毒2型 鲫造血器官坏死 金鱼造血器官坏死 防控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的诊断方法,了解对HSVE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2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DNA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HSV-DNA阳性11例;HSV-IgM阳性4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DNA与IgM同时阳性3例。将脑脊液检查HSV-DNA阳性或HSV-IgM抗体阳性者12例诊断为HSVE,占44%。对HSVE患儿予以静脉滴注无环鸟苷,连续用药一周,结果治愈8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及死亡各1例。结论PCR与IgM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HSVE病原学早期诊断,并指导HSVE的临床治疗。

  • 标签: 脑炎 病毒性 疱疹病毒科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林与阿糖腺苷临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用药处理方案及药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因呼吸道感染、生殖器感染、皮肤破损感染造成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者20例,临床经诊断分析采用利巴韦林与阿糖腺苷治疗,总结临床药物治疗资料。结果20经利巴韦林与阿糖腺苷治疗患者临床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紫绀、黄疸、抽搐、昏迷和全身皮肤粘膜疱疹等症状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经治疗的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并出院,提高了患者的自身状态。结论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与阿糖腺苷有显著疗效,临床应注意对药理作用及药效的观察。

  • 标签: 利巴韦林 阿糖腺苷 单纯疱疹病毒
  • 简介:本文介绍了锦鲤疱疹病毒(KHV)的临床感染症状和5种检测手段,包括PCR检测法、细胞培养分离法、透射电镜观察法、ELISA检测法、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IFAT)等,旨在通过进一步了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发病机理,为KHV病毒株的分离纯化以及相关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 标签: KHV 症状 检测 分离
  • 简介:用BRK细胞研究了柴葛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先感染病毒后给药物、先给药后感染病毒和给药感染同时进行三种给药程序柴葛500μg/ml、250μg/ml均对HSV-Ⅱ有显著抑制作用,空斑减数试验与阻止病毒复制动力学试验表明柴葛能阻止HSV-2在细胞内复制。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柴葛 细胞复制 空斑减数试验 病毒复制动力学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有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此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烧、咳嗽等。脑实质损害的表面,如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和肢体瘫痪等。脑脊液常规检查符合病毒感染特点。脑电图提示有局灶性慢波及癫痫样放电。影像学(CT、MRI)显示额、颞叶软化病灶。双份血清和脑脊液抗体检查有显著变化趋势。病毒学检查阳性。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内科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我院的内科治疗后,治愈46例,好转4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及时内科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单纯疱疹 病毒性脑炎 内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