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西兰为南太平洋最大岛国,目前常住人口约440万,其中80%为英国移民后裔,9.7%为土著毛利族,华侨华人仅次于毛利族为第三大族群,约18万人,大部分集中在奥克兰,基督城、惠灵顿和丹尼丁次之。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新西兰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社会,政府鼓励多元文化发展。华人、华文媒体在此经历了从无到有、繁荣鼎盛、多方竞争等多个时期。

  • 标签: 华文媒体 新西兰 现状 多元文化社会 华侨华人 移民国家
  • 简介:作为一种传播机制存在的华文媒体,在服务华裔、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有着国内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传统媒体的寒冬,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华文媒体内外交困。本文详细考察和分析美国华文媒体面临的一系列困境,探讨其发展壮大之道。

  • 标签: 华文媒体 国家形象 美国华人
  • 简介:已经成为包括中国本土和海外华文媒体在内的世界华文传媒的共同课题,长期以来华文媒体的主办者和受众都是华人,华文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在正确报道中国

  • 标签: 中国热冷 冷思考 华文媒体
  • 简介:已经成为包括中国本土和海外华文媒体在内的世界华文传媒的共同课题,长期以来华文媒体的主办者和受众都是华人,华文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在正确报道中国

  • 标签: 中国热冷 冷思考 华文媒体
  • 简介: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中,非简化字频次比例非常低(0.02%),字种比例较高(14.90%),其中繁体字最多,频次和字种比例为57.73%和68.31%;其次为异体字,频次和字种比例为33.09%和20.06%。对根据频率、使用率排序所得两个字表进行比较,按频率排序时,反映时政特别是东南亚地域色彩的字排在前面;按使用率排序时,较均匀分布的常用字使用率较高。对汉字覆盖率和字种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8429个汉字中,73.39%的汉字是较低频次的字,这些低频字的总频率只占1%。将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的字表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进行了分段比较,发现多数独用字与重大时事用字、东南亚人名地名有关。同时对前几位的东南亚华文媒体独用字进行了使用分析。

  • 标签: 东南亚 华文媒体 语料库 汉字使用 调查
  • 简介:据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地时间22日在纽约与《侨报》、美国中文电视、《世界日报》、《星岛日报》、《明报》、美国华语电视、凤凰卫视等华文媒体负责人进行座谈,向他们介绍了中国国内情况和内外政策,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 标签: 华文媒体 温家宝 负责人 美国 港澳 《世界日报》
  • 简介:随着海外华人社会地位及社会影响的不断提高,海外华文媒体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影响力,这为我军开展对外传播提供了最基本的情感基础,也丰富和开拓了我军对外传播的渠道。根植于国外华人社区的海外华文媒体,由于同我们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在我军事对外传播中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海外华文媒体 中国军队国际形象 对外传播
  • 简介:中(中国大陆)港台三地的海外移民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早期移民、港台移民和大陆新移民,2002年中国大陆移民人数为61282人

  • 标签: 华文媒体 变化华文 媒体生态
  • 简介:中(中国大陆)港台三地的海外移民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早期移民、港台移民和大陆新移民,2002年中国大陆移民人数为61282人

  • 标签: 华文媒体 变化华文 媒体生态
  • 简介:中(中国大陆)港台三地的海外移民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早期移民、港台移民和大陆新移民,2002年中国大陆移民人数为61282人

  • 标签: 华文媒体 变化华文 媒体生态
  • 简介:【摘要】当前,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中华文化传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媒体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传播方式也有所发展。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具有重大价值,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持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索利用新媒体方式促进中华文化传播,成为当下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对新媒体时代下中华文化的传播与融合进行探索和阐述。

  • 标签: 新媒体 中华文化传播 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历史悠久,一直致力于文化传播与华文教育的发展,以强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承传优秀的华族文化传统。华文报纸通过发表新闻评论,创办教育专刊、文艺副刊等方式,在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与华文教育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 标签: 马来西亚 华文教育 华文报纸 文化传播
  • 简介:<正>增加交流,扩大合作,进一步办好华文报刊,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这是参加’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百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呼声。这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华中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华中理工大学承办,95年10月12日在武汉开幕,16日在重庆闭幕,历时五天。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学者、华文报刊负责人参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汉奇教授、甘惜分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宁树藩教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李瞻教授、潘家庆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郑贞铭教授,在海外华文报刊研究中有卓越成绩的新华社研究员方积根先

  • 标签: 华文报刊 文化传播 研讨会综述 中国大陆 新加坡 华文报业
  • 简介:对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的非通用汉字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并和监测语料进行对比。在汉字总表中,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的非通用汉字频次比例高于监测语料。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和监测语料共用的非通用汉字中,大多数是人名等专名用字。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独用的非通用汉字中,绝大多数都是常用字的非通用汉字形式。监测语料独用的非通用汉字中,主要以人名用字为主。同时,对东南亚主要华文媒体独用的前5位非通用汉字进行了用词分析。

  • 标签: 东南亚 华文媒体 监测语料 非通用汉字
  • 简介:本文将美国华文移民媒体《世界日报》与美国主流媒体《今日美国》关于奥巴马主持新移民入籍仪式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采取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发掘和解释两者在报道中存在的差异,从而揭示华文移民媒体对美国政府和华人自身形象的呈现,及其所建构的“社会迷思”图景,借此探索华文移民媒体对美国华人族群与主流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潜在影响。

  • 标签: 华文媒体 移民 美国少数族裔 编码 话语分析
  • 简介:近几年,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在充分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的同时,加大了跨界发展步伐,不断挖掘媒体的文化属性,在引导受众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担当舆论先锋。一、围绕核心价值观,生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精品节目精品节目建设是衡量一个媒体生产质量的关键因素。近些年,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本着"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紧扣时代脉搏"的原则,狠抓文化精品创作,并取得了较大突破,先后出品了动画片《中华小岳云》、

  • 标签: 文化自信 媒体 自觉 引导 广播电视台 中华
  • 简介:一、中国是世界华文文学的发祥地世界华文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海外华人、华侨、外国血统人士用华文创作的文学作品。但目前该学科的研究重点不是中国内地的文学,而是台港澳地区和世界各国的华文文学。因此本文所提的“世界华文文学”概念是专指台港澳地区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广东中山大学王晋民、广东社科院许翼心、赖伯疆、上海复旦大学陆士清、北京大学汪景寿、北京广播学院的武治纯、厦门大学的庄明宣、黄重添等为开拓者,带动起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这门新兴的学科。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专门课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创办了《四海—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等专门刊物,并由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和北京的文联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等众多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作品和研究讨论论著,经过近三十年来的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世界华文文学可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中国(含台、港、澳);第二大板块是东南亚各国;第三大板块是西方各国,三大板块各有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学特点。中国是世界华文文学的发祥地、龙头和大本营,中国文学以三千多年悠久的华文文学史和以现实...

  • 标签: 世界华文 中华文化新世纪 华文文学
  • 简介:华文文学》双月刊将于2012年扩大版面,进一步缩短稿件处理周期,努力推出更多、更优秀的学术成果,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学术新秀赐稿!

  • 标签: 华文文学 稿约 学术成果 稿件处理 双月刊
  • 简介:华文,男,生于1968年12月,重庆市丰都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罗华文教授1992年7月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5年7月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由重庆三峡学院调入绵阳师范学院,现为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

  • 标签: 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 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 管理学院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