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化学技术可以观察到药品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且检测速度快、也不会对被测样品造成破坏,这种技术率先在欧美发达国家的药物分析工作中得到应用,近年来被逐步引入到国内。以下就着重探讨了化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药物分析工作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 标签: 化学成像 技术发展 药物分析 质量控制 在线分析
  • 简介:近年来,随着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简易爆炸装置(IED)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全球恐怖袭击态势越发严重,因此,对痕量爆炸物检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拉曼光谱因为具有无损检测、无需采样预处理以及准确度高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 标签: 痕量爆炸物 拉曼光谱 司法鉴定 化学成像 应用 指纹
  • 简介:确定一个物体的内部结构而不切开它,或者观看身体一个断面而不受其他部分影响,这一直是放射科医生和工程师的目标。这些目标已经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其他技术实现了,并被应用在每一个医院。本文应该能够帮助读者欣赏这项技术及其数学基础。

  • 标签: X-射线 计算机断层扫描 拉东变换 傅里叶变换
  • 简介:传统光学成由于"点对点"的方式,在分辨率、系统复杂度和成像条件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计算光学成则通过光场中的探测器将未汇聚成像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借助数学理论,通过图像重构算法"计算"得到图像.计算光学成中,主要介绍压缩成像和相位恢复.压缩成像的提出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发展,突破了香农采样定理的限制,其中单像素成像利用了空间维的压缩,编码孔径成像则同时利用了光谱维和空间维的压缩.相位重构源于相干衍射成像,利用相位恢复理论实现图像的重构.

  • 标签: 计算光学成像 压缩成像 单像素成像 编码孔径成像 相位恢复
  • 简介:红外热成像技术是现代影像学中的一门新兴技术。它与x射线、B超、CT、核磁共振等显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不同,它不主动发射任何射线,只是被动接受热源所发射出的红外线,经过处理后得到热源的影像。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不用接触待测物体。因此,对于一些高危行业,如核工业中元器件的检测将变得非常容易。本文所叙述的就是利用红外热像技术与显微技术的结合,制作一种红外显微镜。红外显微镜可以将出现故障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板中数以万计的微小元器件的影像传输到计算机中,经过计算机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分析出具体故障所在。因此,大范同电子元器件故障的快速检测将变得简单、快捷。

  • 标签: 红外热像 显微技术 红外显微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锦草的化学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得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Ⅲ)、槲皮素(Ⅳ)、短叶苏木酚(Ⅴ)、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Ⅵ)、紫云黄芪苷-6″-O-没食子酸酯(Ⅶ)、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Ⅲ,Ⅵ,Ⅶ和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地锦草 化学成分 黄酮 短叶苏木酚
  • 简介:从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块茎中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1),1-二十二醇(2)。尿嘧啶核苷(3),β-谷甾醇(4),胡萝卜甙6′-O-硬脂酸酯(5),卫矛醇(6)。

  • 标签: 泽泻 化学成分 尿嘧啶核苷 卫矛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睡莲科芡属植物芡(EuryaleferoxSalisb.)的成熟种仁芡实的化学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95%甲醇回流提取,通过硅胶、PharmadexLH-20凝胶、RP-18反相柱层析进行分离,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和1个含有2个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为:环(脯-丝)(1)、环(异亮-丙)(2)、环(亮-丙)(3)、5,7,4′-三羟基-二氯黄酮(4)、5,7,3′,4′,5′-五羟基二氢黄酮(5)、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6)、α-生育酚(7)、β-生育酚(8)和昏生育酚(9)。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自然界分得,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芡实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四川理县羌族地区产我国重要中药材羌活的化学分,并比较与其他产地该药材之间的成分差别。方法:运用各种分离材料和方法分离羌活根的化学分,采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羌活根的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notoptol(Ⅰ)、羌活醇(Ⅱ)、紫花前胡苷(Ⅲ)、镰叶芹二醇(Ⅳ)、(10E)1,10-heptadecadiene-4,6-diyne-3,8,9-triol(Ⅴ)、10-hydroxyverbenon(Ⅵ)、(+)-bornylferulate(Ⅶ)、孕甾烯酮醇(Ⅷ)、香草酸(Ⅸ)、香豆酸(Ⅹ)、反式阿魏酸(Ⅺ)和9,12-octadecadienoicacid(Z,Z)-(2,2-dimethyl-1,3-dioxolan-4-yl)methylester(Ⅻ),化合物Ⅰ-Ⅳ、Ⅶ和Ⅷ是其主要成分,化合物Ⅴ-Ⅶ和Ⅹ、Ⅻ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四川理县产羌活的化学分与其他产地的有所区别。

  • 标签: 羌活 伞形科 香豆素 多炔类化合物 单萜酯
  • 简介:目的:研究岩黄连(CorydalissuxicolaBunting)的化学分。方法:采用、硅胶低压柱层析、制备性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舍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岩黄连中分离得到14个化舍物,分别为:去氢岩黄连碱(dehydrocavidine,1)、黄连碱(coptisine,2)、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3)、刺檗碱(oxvacanthine,4)、胡萝卜苷(daucosterol,5)、别隐品碱(allocryptopine,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白桦脂醇(betulin,8)、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9)、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10)、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acetate,11)、小檗碱(berberlne,12)、四氢掌叶防己碱(tetrahydropalmatine,13)、巴马汀(palmatine,14)。结论:化合物3—11、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岩黄连 去氢岩黄连碱 黄连碱 别隐品碱 巴马汀
  • 简介:目的:对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化学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其中6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croymbosin(1)、槲皮素(2)、芦丁(3)、umuhengerin(4)、nicotiflorin(5)、异槲皮苷(6);8个为有机酸类,分别为绿原酸(7)、3,4-二咖啡酰奎宁酸(8)、3-咖啡酰-4-芥子酰奎宁酸(9)、3-咖啡酰-4-芥子酰奎宁酸甲酯(10)、3-咖啡酰-5-芥子酰奎宁酸甲酯(11)、3,4-二咖啡酰-5-(3-羟-3-甲基)戊二酰奎宁酸(12)、3,5-二咖啡酰-4-(3-羟-3-甲基)戊二酰奎宁酸(13)、原儿茶酸(14)。结论:化合物2~6和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3,5,6和14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栀子 化学成分 黄酮类 有机酸类
  • 简介:目的:研究石刁柏根茎的化学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ODS和Sephadex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D—fructofuranose—1,2’:2,1’-β-D—fruclofuranosedianhyclride(1)、1,3-O-di—trans-p-coumaroylglyceml(2)、二十四烷酸(3)、山柰素-4’,7-二甲醚(4)、芦丁(5)、槲皮素(6)、5-羟甲基-糠醛(7)、L-天门冬酰胺(8)、咖啡酸(9)、阿魏酸(10)、肌苷(1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12)、乙基-β-吡喃果糖苷(13)、蔗糖(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2,4,7,10~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石刁柏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大枣的化学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聚酰胺柱层析等色谱技术分离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大枣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18.十八烯-1,3,4-三醇(1)、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2)、2α-羟基齐墩果酸(3)、2α-羟基乌苏酸(4)、3β,6β豆甾烷-4-烯-3,6-二醇(5)、伊谷甾醇(6)、胡萝卜苷(7)、十七烷酸(8)、二十四烷酸(9)、芦丁(10)、D-葡萄糖(11)。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枣属植物中分得的神经酰胺及脑苷脂类化合物,化合物4、5、8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大枣 神经酰胺 脑苷脂 化学成分
  • 简介:综合各谱数据[3]鉴定化合物为tomenin,结果从白芷Angelicadahurica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伞形科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化学成分研究 白芷化学成分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知母中的化学分,将此药材乙醇提液浓缩后,浸膏用水溶解,然后用乙酸乙酯及正丁醇来萃取。之后根据性质采用大孔树脂吸附色谱,硅胶柱色谱、 MCI柱色谱、 ODS反相色谱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来分离、纯化,并根据不同的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结构的鉴定。最后分离出 6个化合物,分析鉴定出 4个:化合物 1为芒果苷,化合物 2为 β-胡萝卜苷,化合物 3为知母皂苷 C,化合物 4为知母皂苷 D。

  • 标签: 知母 化学成分 甾体皂苷 知母皂苷 C 知母皂苷 D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已经广范应用于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然而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尚缺乏特异性。将CT心肌灌注(CT-MPI)以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FFR)等功能学显像整合到CCTA工作流程中,提高CCTA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决策及对患者预后判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有可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但是这些CCTA功能学成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辐射剂量,以及FFR-CT的准确性方面。因此,本文将对CT-MPI和FFR-CT等CCTA功能学成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CT-MPI与FFR-CT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面临的临床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心肌灌注 血流储备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解决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和老师的联系、上课听讲、预习、熟记化学方程式、平时积累等五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方法.

  • 标签: 化学学习 预习 平时积累 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