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检测分析。方法对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剂量检测系统基本构造进行分析。选取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于2016年1月至6月,100次剂量监测系统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实际剂量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对比加速器校准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造成加速器剂量偏差的原因包括防漏射铅板的滑动、电离室击穿、加速管更换、均整位移出现偏移、调制器稳压器损坏,剂量偏低率依次为9.8%、7.6%、4.5%、7.6%、3.2%。当剂量偏差较大时,校准系数的变化值也较大。结论由于部分部件的老化以及不易被发现的设备问题,都会影响剂量检测系统的准确性,使得放射剂量与治疗方案不相符,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加速器 剂量监测系统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为解决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中的监测数据管理和监测报告管理等实际问题,使用C#编程语言开发了基于WPF框架的C/S架构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系统,设计了数据录入、查询、浏览、统计、报告生成等功能,该系统运行以来,显著提高了个人剂量监测的工作效率。

  • 标签: 个人剂量监测 管理系统 数据库。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剂量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技术分析。方法:使用 Varian-clinac-CX机器设备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了医用直线加速器在电离室、电源系统剂量信号和通道、控制系统四方面的控制技术。结论:电离室为剂量监测控制系统的中心系统剂量信号、控制信号在此进行质量保障调试工作,建立起计量学质量保证的基础。

  • 标签: 医用直线加速器 剂量 监测 控制
  • 简介:摘要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是放射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获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水平的主要检验手段。本文讲述了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现状,热释光剂量监测过程的管理方法,提出具体措施提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

  • 标签: 个人剂量监测 热释光剂量计 刻度
  • 简介:随着近年来液晶面板的兴起以及越来越大的尺寸,高压LCD驱动日渐受到市场的关注。该产品生产中采用了埋层注入和外延工艺,作为N型搀杂的锑注入其工艺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外延层的位错/层错缺陷。原先的锑注入监测工艺周期时间长成本高,为了寻求一种更适用于量产的监测方法,文章对锑工艺区别于其他N型注入工艺监测的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监测方法,通过低温快速热退火实现了短周期,剂量敏感且具有良好重复性,易于量产。

  • 标签: 注入 热退火 低温 方块电阻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核电厂个人剂量和控制区出入口管理辐射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核电厂的同类系统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各项目中的优缺点及关键点,对以后工程中个人剂量和控制区出入口管理辐射监测系统设计的优化作出了考虑。

  • 标签: 核电厂 个人剂量和控制区出入口管理辐射监测系统 优化
  • 简介:摘要医疗照射是指为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而使病人和受检者接受的放射照射,医疗照射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了包括放射诊断、核医学诊断与治疗、介入放射学等多种实践,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成为现代医疗的支柱之一,标志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公众接受的辐射剂量水平逐年增加。因此,X射线诊断受检者的剂量水平倍受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20世纪后期许多国家或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X射线诊断所致受检者的剂量水平监测。放射线个人剂量计,可以有效测量受检者在各种放射检查中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水平。

  • 标签: 医疗照射 放射诊断 辐射剂量 个人剂量计
  • 简介:摘要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登记是电离辐射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开展监测工作以来,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已走过近30个年头,在辐射防护最优化、保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我国个人剂量监测与登记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探讨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个人剂量监测与登记工作,更好地预防与控制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监测 登记
  • 简介:目的掌握北京市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基本状况,以制定有效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案,巩固和促进本地区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发展。方法使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定期监测,建立该市Access个人剂量数据库并使用TLP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0年全市外照射人均年剂量位于探测下限MDL(0.138mSv/a)、0.138~5mSv/a、5~20mSv/a的人数分别占总监测人数的75.6%、24.3%和0.1%;2010年人均年剂量为0.28mSv/a,明显高于普通X射线诊断和放射治疗人员。结论该市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较低,相应的放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在放射防护实践中应加强重点工种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防护,同时应强化相关法规的落实和人员培训。

  • 标签: 放射 个人剂量 放射工作人员 监测 北京
  • 简介:摘要目的实时监测并评估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中的在体剂量变化。方法入组12例宫颈癌患者,使用PerFRACTION™监测其分次间在体剂量。每分次治疗中均采集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图像,进行二维在体剂量验证(γ、DD指数);记录运行日志(Log)文件并进行三维在体剂量验证(γ指数);Pearson法分析患者在体剂量与治疗分次的相关性。结果EPID图像及其对应Log文件共计206组。所有患者三维在体剂量验证γ1%/1mm与治疗分次无关(P>0.05),其中94.66%分次γ1%/1mm的绝对差<1%。所有患者二维在体剂量验证平均DD3%均与治疗分次呈负相关(P<0.05),其中9例患者分次间平均γ3%/3mm>89%,该9例患者有98.57%分次平均γ3%/3mm>93%。另外3例患者分次间平均γ3%/3mm范围为38%~100%,CBCT图像显示这3例患者膀胱体积明显减小(相对变化分别为82.08%、84.41%和73.59%),靶区明显缩退(相对变化分别为38.12%、59.79%和24.46%)。结论宫颈癌放疗中PerFRACTION™结合γ、DD指数可监测治疗分次间加速器机械到位、射野跳数传输的准确性及患者在体剂量变化,可提高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的安全性及质量保证并为患者自适应放疗提供指导。

  • 标签: 在体剂量验证 γ指数 剂量差指数
  • 简介:为了准确检测煤矿井下瓦斯浓度,出于安全管理的需要,设计了瓦斯监测系统监/测分站,提出了基于红外和RS-485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红外技术实现了和检测仪间的数据传输,RS-485实现了与地面监控室上位机间的数据传输。

  • 标签: 红外通信 RS一485通信 C语言.
  • 简介:陶瓷剂量计采样是一种能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长期、积时监测的新方法。这种新型采样方法减少了若干所需分析。在采样、运输或在整个采样时期为监测污染物浓度(代表平均值)而累积水样时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这种积时测量污染物浓度的原理同样也适用于河水、湖水和废水等。剂量计由一个装有适当吸附剂的陶瓷管组成。多孔陶瓷薄膜可控制扩散量。所以可使系统标准化。这种方法已被发展用于测定多环芳香羟(PAH)、易挥发的氯化碳氢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BTEX)。也可用于测定其它有机和无机水化污染物。在监测时期,吸附剂能使化合物呈线性堆积,且化合物是溶剂提取或定量热解吸的。

  • 标签: 污染物浓度 BTEX 有机污染物 废水 湖水 水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年大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客观评价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水平和管理水平。方法按照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方法进行结果2016年大连市679单位共监测3975名放射工作人员,总集体有效剂量为4531.44人.mSv,年人均有效剂量为1.14mSv/a,其中医学应用为1.23mSv/a,工业应用为1.04mSv/a。结论2016年大连市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低于国家限值,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在调查水平之内。

  • 标签: 放射 个人剂量 监测 大连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提高放射防护水平,保障放射从业人员健康。方法对112名放射工作人员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进行监测。结果2013年,112名监测人数个人剂量剂量在5mSv以下、5-20mSv以及20mSv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7.32%、2.68%和0,2014年的分别为95.54%、3.57%和0.89%,2015年的分别为98.21%、1.79%和0;临床介入放射学个人剂量剂量在5mSv以下、5~20mSv以及20mSv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7.22%、2.78%和0,医用诊断X射线的分别为96.67%、2.67%和0.66%,核医学的分别为97.56%、2.44%和0。结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

  • 标签: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监测
  • 简介:文中阐述了一种智能鱼塘监测系统系统利用STC89C52单片机对浊度,温度,PH值进行控制处理,可对相关数据设定数值范围,并进行报警。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各参数。此设计从难易程度上来看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比较灵活,因此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使用研究价值。关键词STC89C52单片机;PH;温度;浊度前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产养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记载,所以对是中国农业来说是重要组成的一部分。公元前几世纪,《养鱼经》出版。它由范伟在春秋末期撰写,是中国介绍水产养殖类最早的一本书。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它需要种植的面积很广,种植密集,种植密度高。集约化种植是利用诱饵和其他方法在小型水体中种植水产品,例如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广泛的养殖是在中小天然水域中通过天然诱饵养殖水产品,例如湖泊和水库中的养鱼以及浅海扇贝。高密度集约化栽培通过控制水温,人工氧合和饲养,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培养。2近年来,水产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2012年,中国进出口的水产品总量越来越多,贸易逆差第一次超过了100亿元。全国的水产品总量达到5906万吨,同比增长5.4%。这表明中国的水产养殖已经走上了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农村长期经济发展和现代渔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虽然水产养殖发展迅速,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4培养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养殖产品的生长和发展。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的发展,对水产养殖水域的要求越来越高。当某些指标超标以后,轻度造成生长迟缓,造成大规模农业死亡的重大原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5因此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水资源进行检测和改善。一旦发现水质受到污染或发生异变,便可以立即采取措施。1.智能鱼塘监测系统的基本理论1.1鱼塘的含义与概念鱼塘是指捕鱼或养鱼的地方。一般理想的鱼塘,深水池,大面积,供水顺畅,充足的阳光,肥沃的水,交通便利,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产和管理。1.2智能监测系统的概念智能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将没有用的信息过滤掉,然后进行预警处理,全天候全自动的情报实时监控系统。1.3研究意义以发展的眼观来看,以后的水产养殖业一定会发展成大规模养殖,所以要把水产品的质量提高,产量提高,又要降低成本。水质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鱼塘的水质检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1)评估周围一带是否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防止浪费人力财力,进行亏本生意。(2)判断鱼塘是否受污染,是否会对人类产生影响(3)判断鱼塘的生产能力,水质是否有利于生产,并提早进行防治处理,达到利益最大化(4)分析污染物来源和途径(5)提升鱼类生长速度(6)为人类日常饮食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2.系统整体设计方案本课题是要开发一个全自动检测鱼塘浊度,PH,和温度的智能系统。设计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平台,实现鱼塘检测系统的智能检测。设计完成由DS18B20温度传感器检测水的温度,PH传感器检测水中PH值,以及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检测水的浊度,由这些共同组成智能鱼塘检测系统。最后在显示屏上显示数据,并伴有超出定值蜂鸣器报警的功能。系统由单片机,按键电路,浑浊度模块电路,PH模块接口,蜂鸣器电路,液晶显示器,下载电路,温度传感器组成。3.硬件电路设计3.1.1PH测量本设计选用的PH传感器为YC-07型的PH传感器,温度范围为0℃110℃,完全能满足设计环境需要,可测PH范围为0—14。3.1.2温度测量采用的是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一个种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芯片。不像一般的热敏电阻,所述DS18B20可以直接由微控制器改变温度转换成数字信号以进行处理,还可以设定温度警戒范围,当温度超出可产生报警。3.1.3浊度测量本系统采用的是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检测水的浊度。探头通过光学透镜向被测介质发射一束管线,遇到介质中的悬浮颗粒产生90度的散射光,通过探头的另一个透镜接收,光线的强度和被测介质的浊度成比例关系。因此红外测浊度不受被测介质的颜色的影响。4.总结与展望系统可以对鱼塘进行全时段监测,具有成本低,电路简单稳定的特点。可对系统进行改良,完成各个检测系统。所以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系统虽然已经初步可以实用水产养殖和水质检测,但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数据显示并不直观,并且可以在编程来进一步加工参考文献1王明发,邵海龙,陈伟,等.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水族箱设计J.电子世界,2018(16)125-126。2张航.基于MCS-51单片机的数字电子称设计J.大众科技,2018,20(06)10-11.3魏琳.基于51单片机的便携式脑电系统的设计J.电子测试,2018(12)9-15.4王军琦,徐铭,岑威,等.基于51单片机与VB.NET的应用设计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7)57-585刘子莘.基于AT89C51单片机检测障碍小车的设计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沙益夫.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的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

  • 标签:
  • 简介:本文介绍了智能桥梁系统的组成子系统及其关键技术,以及智能桥梁的发展简况及现状,并预测了智能桥梁的发展前景和方向,阐明了目前制约智能桥梁发展的主要技术难题.

  • 标签: 智能桥梁 系统 桥梁 监测 监控系统 计算机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以及调控一体化的发展,调度运行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在变电站保护硬压板信息管理方面,仍处于完全依赖于人工巡检的状态,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场运行管理自动化的需求,硬压板状态采集监视成为制约调度自动化程度提升和规范调控运行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基于电磁传感技术开发出压板状态在线校核管理装置,通过双路电磁感应多重认证判断出压板状态,能实时告警,定期生成核对报告,结合状态修正机制,实现保护压板自动核对校验功能,将定值、状态、核对信息等用电子报告存档形式取代传统的纸质检查表,便于管理、查阅、事故追责等。鉴于此,本文对压板监测管理系统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压板监测 变电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