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的《美学概论》多被中国和国际美学界忽略。但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叶该书刊布的特定历史阶段,它的意义不但在于堪称此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部代表之作,而且对是时作为马克思主义阵营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有所忤逆。在美学史的回顾中他批驳康德与黑格,欣赏柏拉图与狄德罗,即显示出他关注哲学美学与日常生活的理论旨趣。大力推崇马克思《巴黎手稿》,事实上《手稿》中开始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也成为后来本人"总体人"理论的直接来源。而与普列汉诺夫围绕艺术起源与功能定义的分歧,莫若说两人是双管齐下,最终分别从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层面,解释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 标签: 列斐伏尔 美学 艺术 马克思 狄德罗 普列汉诺夫
  • 简介:社会空间是一种社会性的产品,空间产品相对过剩会产生经济危机。空间实践、空间表述、表述空间构成社会空间的三元辩证组合或者三元辩证法,第三项不是前两项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它们所假定的完整性进行拆解和重构之后,形成的一种开放的选择项。社会空间包含着复杂的符号体系,空间三元组合类似于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意指三项组合。身体是社会空间的生产主体,社会空间的生产从身体开始,处于异化状态的身体受权力、符号、知识三位一体控制。只有生产出社会主义差异空间,身体才能获得完全解放。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城市化危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危机的起始阶段。

  • 标签: 社会空间 空间生产 符号学 身体理论 城市化
  • 简介:是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现代性理论不仅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而且针对20世纪资本主义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系统而详细地分析了城市与空间问题,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城市现代性通过"空间的生产"对社会的城市化改造和日常生活的殖民,其指认独特,见地深刻,对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幸存的秘密大有启发。

  • 标签: 城市现代性 空间的生产 列菲伏尔
  • 简介:没有波那契,也就没有波那契数列;没有波那契数列,历史也不会记住波那契.波那契是欧洲第一位致力于研究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理论的数学家,被人称作“比萨的莱昂纳多”.

  • 标签: 斐波那契数列 数学理论 数学家 阿拉伯
  • 简介:Halbach是永磁体排列的一种方式,对于提高电动机功率密度有较大的作用。比较了传统Halbach和双层Halbach所产生磁场的正弦性以及气隙磁密的大小。分析了双边单层Halbach充磁方向不同时,气隙磁密分布曲线的正弦性差异;研究了不同双边型Halbach结构的气隙磁密正弦性,并对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比较了各结构的优缺点。

  • 标签: 传统Halbach列 双层Halbach列 气隙磁密 谐波
  • 简介: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一文中有"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一句。课下注释将"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译为"用桂木、木兰修筑的宫殿,(高低起伏)像冈峦的样子"。笔者认为这样翻译似乎不妥。该文堪称骈文精品,骈文的特点之一就是讲究对仗。其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相互配对。"穷"应对"即"。

  • 标签: 句法结构 《滕王阁序》 体势 鹤汀 《语文》 桂木
  • 简介:既是唐代文学研究专家,又是文学理论家,在中国古典文学与古代文论研究领域成绩斐然。裴有关李白、杜甫研究的系列论著,以宏阔的审美眼光、扎实的理论功底探讨问题,故而站得高、看得远,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其论著文笔犀利、观点鲜明、思虑周密、结论翔实可信,切实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在学术界产生较为广泛而长期的影响。裴的治学坚持无征不信、严谨求实的原则,立论不同凡响、独树一帜。他的学术研究既贯穿着严谨的科学精神,又具有鲜明的现实感,还融入作者强烈的感情。这种学术品质是创新精神、批判意识与坚韧品格多方面的结合,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古代文论研究 李白诗歌 无征不信 杜甫诗歌 唐代文学 文学理论家
  • 简介:从前,有一位农夫捡到了一对刚出生的小兔子,他好心把它们带回家喂养。一个月后,这对小兔子长大了,并且在第三个月时生下了另外一对小兔子,这时农夫就有两对小兔子啦!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在你学会走路,学会辨别事物之后。你作为孩子的第一个烦恼就是习惯你的名字。它是什么呢?他们不断问你,你犹豫,结结巴巴,当你开始流利地回答你的名字就不再是问题。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塞萨尔·巴霍(CesarVallejo,1892-1937),20世纪拉丁美洲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生于秘鲁北部安第斯山区一个笃信宗教的家庭,兼具西班牙和印地安血统,早年当过乡村教师、厂矿职员和甘蔗种植园会计,目睹了贫富不均的景象。后来进入特鲁希略大学哲学及文学院学习,但因贫困而不得不辍学。

  • 标签: 贫富不均 安第斯山区 巴列 特鲁希略 高蹈派 乡村教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选出4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单纯给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法,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进餐后2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4.28%(3/21),明显低于对比组38.08%(8/21)。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数据和血脂数据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趋势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波糖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血糖值和血脂数据的改善程度。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伏格列波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脆性糖尿病患者在加用波糖后血糖波动情况。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三餐超短效胰岛素加睡前长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餐时口服波糖0.2mg,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餐后血糖漂移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血糖为(10.12±1.32)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为(10.98±1.96)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为(4.85±2.03)mmol/L,上述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餐后血糖漂移情况/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波糖可明显改善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降低胰岛素用量。

  • 标签: 脆性糖尿病 伏格列波糖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还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

  • 标签: 初中数学课堂 问题情境 创设
  • 简介: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力求明晰《多篇》中苏格拉底在面向死亡的情况下所持有的身体观与灵魂观;阐释苏格拉底之所以安然地选择了正义地面对不公正的死亡判决,并非因为对生的无爱,而是出于对哲学对美善的爱早已超越了生死;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教化意义在于劝告活着的世人应善待自己的灵魂,过有省察的生活。这也启示我们当下生命教育应重新审视身体与灵魂,并以更高更好的事物引领孩子认识死亡认识生命。

  • 标签: 苏格拉底 《斐多篇》 灵魂不朽 生命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格喹酮与格齐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78例进行本次研究,将所有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每组各39例,试验组1予以格喹酮控制血糖,试验组2予以格齐特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1总有效率为82.1%,试验组2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9,P>0.05,试验组1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69%,试验组2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3%,所有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完全缓解,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4,P>0.05。结论格喹酮与格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格列喹酮 格列齐特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是把白莽当成“中国的彼得”来赞颂的。行文采用两条线索:明线写作者与白莽的三次相见,将作者感受到的白莽形象尽力汇聚起来;暗线写白莽与彼得之间的性情相肖与文学才华的相仿,彰显了白莽的个性、革命激情与价值追求。两线交织,一个与鲁迅见面次数有限的“中国的好青年”“我的好朋友”跃然纸上。

  • 标签: 白莽 “中国的彼得斐” 明线 暗线
  • 简介:在用竖式计算连加时,能够巧算的就巧算。巧算方法:计算个位时,如果个位上哪两个数字能相加得整十,就先加这两个数字,再加其他数字;同理,计算十位时,如果十位上哪两个数字能相加得整百,就先加这两个数字,再加其他数字。例题:计算:(1)28+34+32(2)45+27+63【分析与解】观察第(1)题,只有个位上的数字可以巧算。思考过程是:①巧算个位:先算8加2得10,再算10加4得14,向十位进1,个位有4;②算十位:2+3+3+1,得9。所以,本题得数为94。

  • 标签: 小学生 数学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问题1:班里开展动手折千纸鹤活动。已知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兰折了26只。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千纸鹤?思路点睛: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用加法计算,列式是:19+27+26。竖式计算19+27+26时,我们有两种方法。在计算三个数连加时,要注意的是:以前学习的是,两个数相加,满十进一,而现在二三个数相加,满几十就要进几。比如19+27+26,个位上是9+7+6,结果得22,满二十,就要向前一位(即十位上)进2。十位上的三个数相加时,也不能忘记个位进上来的数,记住了这几点,在计算连加的时候就不容易出错了。

  • 标签: 符号 算式 千纸鹤 个数 动手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