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2年8月美国FDA批准了一项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直接导入恶性脑肿瘤的l临床治疗方案,这是最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胶质瘤进行的治疗实验,RichardStone称之为分子外科治疗[1].即通过导入外源性目的基因或效应分子至靶细胞并使之表达或用反义DNA、RNA抑制有害基因的表达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来治疗疾病[2].1992年,Martuza首次在神经系统内用分子工程技术改变靶细胞的核酸或其他分子的结构以改变其功能.

  • 标签: 胶质瘤 分子外科治疗 脑肿瘤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实体瘤和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5年生存率低于15%,其中老年肺癌近10年来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如美国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肺癌诊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9岁。目前对体力状态(PS)评分0~2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推荐给予第三代化疗药物如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及紫杉烷类治疗,部分体健患者(PS0~1分)若各器官功能良好者可酣情给予铂类为基础的双药联合化疗。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老年肺癌 流行病学监测 5年生存率 死亡原因 中位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常见普外科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论小肝癌或大肝癌,以外科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不能手术或难以手术切除的肝癌,介入、射频、冷冻、高能聚焦、微波固化、无水酒精注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肝癌的微创外科治疗分子生物学、肿瘤疫苗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已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

  • 标签: 常见普外科肿瘤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术后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对肺栓塞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我院普外科42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210例患者术后给予抗凝治疗(A组)、210例患者行双下肢加压治疗(B组),比较两组肺栓塞(PE)发生率及死亡情况。结果A组术后并发PE的患者共10例(4.76%),5例患者引发急性循环衰竭,均于2-20h内死亡;B组PE出现13例(6.19%),死亡8例(2.38%);PE发生率、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率上,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PE出现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肺栓塞 预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35-02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学越来越多的在临床当中得到应用,涉及到诊断、治疗以及一些疾病的监测。本文简单介绍了近几年分子生物学在肝胆胰外科中的应用,如生物学的共性、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分子生物学在肝脏临床上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在胰腺临床上的应用等方面介绍。

  • 标签: 肝脏,胰腺,分子生物学基础。
  • 简介:“糖脂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对三高(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四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的统称。我国60%的中老年人死于糖脂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三高四病是由细胞的糖脂通道受损,形成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其病源是食物长期过多,摄入主食(淀粉→糖→脂肪)和肉食(脂肪、蛋白质)过量,超过了自身消耗的需要形成代谢紊乱的。

  • 标签: 糖脂病 小分子水 糖脂代谢紊乱 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现代医学研究
  • 简介: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分子靶向治疗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有望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卵巢肿瘤 分子靶向性 治疗进展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寻求准确、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HIV感染中具有早期、灵敏、可实现定量及自动化等优点,是今后HIV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抗HIV感染的化学药物和疫苗,人们日益重视探索

  • 标签: 分子诊断 HIV感染 技术发展 临床试验方案 抗病毒 免疫调节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5期
  • 机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他们开发的新型化合物——“分子镊”,经在动物身上的初期测试显示,它能安全地预防有害的蛋白质聚集。人们已知与蛋白质聚集有关的病症至少有30多种,包括糖尿病、癌症、脊髓损伤、老年痴呆、帕金森症等。这一发现为开发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药带来了希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在细胞受体及增殖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开始了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大分子,来控制其基因表达和改变生物学行为,或通过强力阻止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积极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在肝癌治疗中针对信号转导、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展现出值得期待的疗效。但是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途径、交叉对话的蛋白网络系统,本文就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癌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目前,椎间盘退变治疗中生物疗法还不可行,但许多学者已开始研究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分子疗法。对椎间盘有生物治疗作用的分子数量在逐渐增多,由于这些分子差异太大,所以不能将它们全部用“生长因子”的术语来称呼,有些分子不全是生长因子,甚至不是细胞因子。分类时经常用到生长因子这个术语,但用“治疗分子”更确切一些,因为生长因子意味着存在细胞分裂,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分子治疗 生长因子 生物疗法 治疗作用 分子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迄今为止,胃癌仍然居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前列。胃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黎明期、原创期、根治期和合理治疗期后,现已进入个体化治疗时期,其治疗方法更完善,治疗效果更好。近年来,早期胃癌发现率的增加、腹腔镜手术的普及、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传统的胃癌治疗模式。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循证医学研究 发现率 治期 明期 胃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管狭窄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一些抗胃食管反流药物,如抑酸剂,尽管能减轻肉眼所见的食管炎症,或使炎症愈合,但不能改变食管狭窄的程度。轻度食管狭窄易于扩张,严重狭窄者管腔不到3mm,且长度超过3cm,表明食管病变较广泛,无论药物治疗或抗反流手术均不易治愈,这种病人行扩张疗法能否奏效,取决于食管壁破坏的深度和长度。外科手术是一种根治性治疗方法,手术可改进LES功能,而绝大多数病人的基本病原在于LES功能缺陷。

  • 标签: 食管狭窄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的治疗方式,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120例的治疗和手术情况。结果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了良好效果,成人疝修补术取得疗好效果。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儿童斜疝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并认为提高疝囊高位结扎及内环修补术的质量是治疗未成年人疝的关键,成人疝修补术应积极推广无张力疝修补术。

  • 标签: 腹股沟疝 小切口 高位结扎 外科治疗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东西方学者对胃癌外科治疗的分歧与近年逐渐取得共识的趋向;介绍了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合理外科治疗的原则;近年主张早期胃癌不必切除大网膜与网膜囊.进一步确定了中、上部胃癌胰脾区清除范围,行保存一线,切除动脉干及脾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癌 外科治疗 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