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压氧治疗的含义是病人置于高压氧舱内,在压力为1.4~3.0atm的条件下,吸入100%的氧,针对组织缺氧而进行的治疗。高压氧治疗放射损伤的价值在于高氧介导的神经血管再生、健康肉芽组织的生长、血管收缩控制出血以及免疫功能和伤口愈合能力的提高。自从1985年高压氧应用于出血放射膀胱的治疗以来,其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

  • 标签: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 高压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出血放射膀胱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7例出血放射膀胱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膀胱持续冲洗等;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尿管通畅、积极处理栓塞后综合征等。结果27例患者栓塞术后24h内肉眼血尿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肉眼血尿消失时间为1~7d,随访6~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出血放射膀胱的护理过程中,术前心理护理,掌握膀胱持续冲洗的观察方法;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尿管通畅、积极处理栓塞后综合征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动脉栓塞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铥激光止血联合高压氧治疗放射出血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10例因肉眼血尿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放射膀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7~81岁,平均69.4岁;初始血红蛋白水平58~123 g/L,平均91.4 g/L;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3~13分,平均7.8分。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铥激光止血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结束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包括评估肉眼血尿及OABSS评分、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及尿常规镜下红细胞数;6、12个月时分别进行膀胱镜检查,判定联合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围手术期未发生3~4级并发症,高压氧治疗期间亦未见严重气压伤、氧中毒及减压病等并发症。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12个月时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OABSS评分显著降低,其中1、3个月时血红蛋白升高较前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时OABSS评分较前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个月时,膀胱镜检查显示6名患者治愈,3名患者症状缓解;1名治疗前严重血尿患者肉眼血尿仍反复发作;联合治疗总体有效率90%。结论经尿道膀胱铥激光止血联合高压氧治疗放射出血膀胱有效率高,患者肉眼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显著改善,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放射性膀胱炎 血尿 高压氧 铥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电凝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出血放射膀胱的疗效。方法选取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4年6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出血放射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出血点电凝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尿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尿道综合征症状评分量表(USS)、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量表(OABSS)、膀胱症评分量表(ICSI)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74%,36/38)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膀胱容量及排尿量较治疗前显著上升,最大排尿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膀胱容量、排尿量和最大排尿压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排尿量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USS评分下降,排尿、尿急和尿失禁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USS、排尿次数、尿急和尿失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中USS、排尿次数及尿急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ICSI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经尿道膀胱电凝术治疗出血放射膀胱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降低USS、OABSS、ICSI及VAS评分,促进预后。

  • 标签: 经尿道膀胱电凝术 高压氧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 疗效分析
  • 简介:盆腔放射治疗已广泛应用于直肠癌及妇科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中,有利于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而放射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膀胱是对放射线很敏感的区域,如受到高剂量的照射,会引起膀胱黏膜非特异性的病理反应。膀胱壁变薄,其容积缩小,血管壁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严重时黏膜糜烂、溃疡、坏死出血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放射性膀胱炎 盆腔放射治疗 术后复发转移 杀伤肿瘤细胞 长生存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放射膀胱是当前临床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康复有着严重的影响,所以采用科学的护理方式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是就放射膀胱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

  • 标签: 放射性膀胱炎 护理 方式
  • 简介:摘要:放射膀胱多发生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患者会出现膀胱相关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还容易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例如膀胱出血等,尽早展开治疗并配合科学护理尤为关键。本次研究以一例出血合并放射膀胱患者为对象,观察护理方法及效果。

  • 标签: 直肠癌 出血 放射性膀胱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膀胱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放射膀胱23例。结果经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疗效满意。1例欠佳,经电凝止血后再灌注治愈。结论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治疗出血放射膀胱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易为患者接受,是治疗出血放射膀胱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出血性放射性膀胱炎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
  • 简介:目的了解甲硝唑致出血膀胱的一般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甲硝唑"并含"出血膀胱"为主要检索词,对1990年—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收集甲硝唑致出血膀胱的10例病例报道,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并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5例患者为女性,5例男性,平均年龄(37.70±5.10)岁,在使用甲硝唑2~3d后发生出血膀胱,甲硝唑的剂量为0.6~1.4g/d,停药3~7d后出血膀胱明显好转,没有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监测、对发生的反应及时处理是防控甲硝唑致出血膀胱有效措施。

  • 标签: 甲硝唑 出血性膀胱炎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膀胱高压氧治疗疗效。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容量、尿急、急迫尿失禁次数基本相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尿急、急迫尿失禁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放射膀胱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放射性膀胱炎 高压氧 膀胱容量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出血膀胱(HC)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浙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2014年1-12月收治的108例以BUCY方案为主进行预处理的HSCT患者,制定好预处理方案,落实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108例患者中有7例HSCT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HC,7例患者均治愈。结论通过充分的水化、碱化尿液、利尿、美司钠解毒、抗病毒、等方法预防和护理HC是有效的。并可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出血膀胱相关死亡,节省住院费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膀胱的护理效果。方法筛选出68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膀胱病患,将其分成护理组I和护理组II,两组都是34例,护理组I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II实行个体化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对比护理组I和护理组II病患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护理组II均比护理组I低,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I的护理满意度是88.2%,护理组II是97.1%,护理组II比护理组I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膀胱病患实行个体化护理的效果理想,可明显缓解病患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 标签: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高压氧治疗放射膀胱合并出血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对等法则对我院收治的放射膀胱合并出血患者72例进行组别划分,其中对照组36例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尿红细胞计数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同时观察与对比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尿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的尿管堵塞以及膀胱痉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放射膀胱合并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尿红细胞计数,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放射性膀胱炎 出血
  • 简介:摘要报告1例放射膀胱反复血尿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心理护理,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进行持续膀胱冲洗,药物膀胱灌注,以及做好保护隔离、对症支持等护理措施,患者最终血尿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 标签: 放射性膀胱炎 反复血尿 护理
  • 简介:总结1例凶险前置胎盘伴膀胱植入术后并发出血膀胱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做好术前准备,密切病情观察及对症处理,加强管路护理、疼痛护理及出血膀胱护理。经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前置胎盘 膀胱植入 膀胱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出血膀胱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回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10例Ⅲ度出血膀胱的临床症状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膀胱患者全治疗有效,无疾病相关死亡。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膀胱的发生率高,疾病时间长,早期预防、精细的护理可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护士应了解出血膀胱的危险因素、早期临床症状、症状分级,做好专科护理,提高临床治愈率及移植成功率。

  • 标签: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出血性膀胱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血膀胱的护理方法对20例出血膀胱进行精心护理,遵医嘱准确用药,给予水化、碱化尿液、利尿。结果未出现出血膀胱死亡病例。结论做好出血膀胱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提高移植成功移植率,减轻病人痛,节省住院费用,避免了出血膀胱相关死亡。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性膀胱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血膀胱的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13例出血膀胱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鼓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给予水化、碱化、利尿药物,加强消毒隔离,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时准确用药,精心护理。结果出血膀胱患者除一例颅内真菌感染死亡外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出血膀胱的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节省住院费用。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出血性膀胱炎 观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