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本放置的时间和温度在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为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在2012年12月到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检测的抗凝静脉血标本240例,对这240例标本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把血液标本分别放在室温、4℃、-20℃的条件下,在4h、8h、12h、24h时对放在室温和4℃的血液标本再一次的进行检测,将血液标本放于-20℃时,再次检测(在1、2、4、8周),对数据进行检测。结果在室温下的标本放置24h后,凝血酶原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8h后,其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的条件下,标本放置24h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的情况下,放置2周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温度,都对凝血四项的测定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凝血标本 时间 温度 检验
  • 简介:摘要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并对离心时间,标本放置时间及溶血与未溶血标本所能影响的的检验结果分别进行观察,并同时对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提示离心则需要时间,放置时间不能过长,溶血标本不能做凝血项目的检测,要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 标签: 凝血检测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及凝血真空采血管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72名,选用3种不同凝血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后离心分离后检测,并将BD管血浆分装于室温和冰箱内保存。对比不同凝血真空采血管凝血结果、冰箱及常温下不同放置时间凝血结果。结果国产B管TT短于BD管、国产A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下放置8h后PT延长,长于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箱保存下放置8h后TT延长,长于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及凝血真空采血管均会不同程度影响凝血检验结果,凝血检验时应选择合适的凝血真空采血管,并尽快检验,以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标本放置 凝血真空采血管 凝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标本离心不全对凝血酶时间(TT)测定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选择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凝血标本,第一次检测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均正常,TT检测不出或者结果明显异常,将凝血标本再次离心并重新检测凝血功能4项指标,比较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结果。结果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PT、APTT、FIB差异不大(P>0.05),而TT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标本离心不全对凝血酶时间测定有显著影响,检测时需引起重视。

  • 标签: 凝血标本 离心不全 凝血酶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的体检人员80例,将其依据随机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受检人员40例,接受进口采血管的受检人员作为实验组,接受国产采血管采集的受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最后将分离的血浆放在冷藏和室温,对不同时间段的凝血指标进行统计。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后可知,参照组受检人员的各项指标比较比实验组,前者相对较低,室温条件下,送检4小时和8小时的所得结果较比立即测定,前者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可知,差异显著,在低温条件下,送检4小时和8小时的所得结果较比立即测定,结果差异不大。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会由于厂家和质量的差异而影响凝血酶时间,同时标本放置时间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 标签: 凝血真空采血管 标本放置温度 时间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前关健环节对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6月凝血检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空腹组和餐后组,各50例,分别进行采血。使用全自动凝血仪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观察凝血分析前关健环节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餐后凝血指标中APTT和PT结果无显著差异,其FIB指标与空腹时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溶血标本对凝血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为PT、其结果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采血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其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和检验结果具有密切相关性,采血人员应对检验质量和过程管理充分了解,在检验前关键环节及时沟通和仔细操作,避免检验结果受到影响

  • 标签: 凝血分析前 关健环节 凝血事项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采用3种不同的凝血真空管对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对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本经不同凝血真空管采集、放置温度以及时间的凝血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不同凝血真空管采集血液标本、不同标本放置时间以及不同标本放置温度进行凝血检验,其检验的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临床在实施凝血检验时,应采取合适的凝血真空管进行血液采集,并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内完成凝血检验,从而保证凝血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 标签: 凝血真空采血管 温度 时间 凝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和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在观察对象空腹状态下采集2组标本,经离心处理后立即测定凝血四项作为即时值,并分别放在低温和室温下保存,分别放置不同时间段的的凝血四项,记录检验结果并分析。结果:与即时检验结果相比,室温以及低温保存下2h、4h的PT、APTT、TT、FIB的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室温以及低温保存下的8h的APTT以及TT检验结果与即时检验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凝血检验 标本放置温度 放置时间
  • 简介:摘要凝血四项检测目的是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初步诊断、患者术前准备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检测数据准确率,文章就标本采集、仪器试剂、检测人员水平等对凝血四项检测有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和学习价值。

  • 标签: 凝血四项 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各因素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其具体对策。方法以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间血液检测样本100例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因素下进行PT、APTT、TT、Fib等凝血项目的检验。结果标本放置时间对APTT、Fib及TT值有一定的影响,对PT值无影响;离心时间对PT、APTT值有一定的影响,对TT及Fib值无影响;溶血现象对PT、APTT、TT、Fib等检测项目均有影响。结论患者进行凝血项目检验一定要在标本采集后短时间内进行,离心要控制好时间和速度,同时还应尽量杜绝溶血现象的发生。

  • 标签: 凝血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分析
  • 简介:目的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分析讨论,为凝血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进行凝血检验项目的一共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分别取3份用以进行凝血检验的标准血量的血液样本,对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放置时间、以及样本溶血情况的三方面进行控制,观察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因素,具体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检验、凝血酶时间(TT)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验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检验,通过对于不同影响因素的控制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会对PT以及APTT的数值造成影响,血液样本存放时间会对TT、FIB、以及APTT的数值造成影响,血液样本溶血会对四项检验指标的数值均造成影响。结论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放置时间以及血液样本溶血均会对凝血检验项目造成影响,其中离心时间主要影响的是PT以及APTT的检验结果;放置时间主要影响的是TT以及FIB的检验结果;溶血则会对所有的凝血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 标签: 凝血检验 影响因素 血液样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人员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进口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对照组使用国产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统计并对比两组各时段检测的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室温环境之中,4h、8h的检验结果与0h检验结果相比之下,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冷藏环境中,各时段的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在其生产厂家以及生产方面存在的差异容易对凝血酶时间(TT),与此同时,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以及温度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 标签: 凝血真空采血管 标本放置温度与时间 检测结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