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压试验对远期血压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纳入陕西省眉县8个自然村共365人,于2004年进行基线调查并行加压试验,2009年及2012年进行2次随访。根据基线个体加压试验中收缩压改变的最大值(SR)、收缩压改变的曲线下面积(AUC-SBP)、舒张压改变的最大值(DR)和舒张压改变的曲线下面积(AUC-DBP)按四分位数分别将受试人群分为Ⅰ(P25)组、Ⅱ(P50)组、Ⅲ(P75)组、Ⅳ(P100)组4组,分析个体对加压试验的血压反应和随访血压的相关性。结果(1)无论以SR、DR,还是AUC-SBP、AUC-DBP分组,各组间基线期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SR分组,从低到高各组2012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5.64%、30.67%、38.03%、55.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UC-SBP分组,从低到高各组2012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7.5%、29.17%、38.46%、57.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DR或AUC-DBP分组,2012年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显示,SR、AUC-SBP与远期收缩压增长幅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1.91(P<0.05)、1.44(P<0.05);DR、AUC-DBP与远期舒张压增长幅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P<0.05)、0.78(P>0.05)。年龄、男性、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均和远期血压的改变成独立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个体对加压试验的收缩压反应性可以作为远期高血压发病的预测因素。

  • 标签: 血压 冷加压试验 高血压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压系统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5月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取加压系统护理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采取加压系统护理的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一般)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术后疼痛度、术后肿胀程度以及术后引流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系统在骨科的护理不仅能明显提高骨科临床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的时间,缩短治愈的时间,改善患者病情,还能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冷疗加压系统 骨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采用加压疗和冰敷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63例符合条件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加压疗和冰敷疗两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于入院后进行疗,进行常规功能锻炼。通过对皮肤、疼痛、肿胀程度、关节功能、舒适度的观察,评估2种疗方法在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优劣。结论通过对比,加压疗对于早期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缓解更具优势,更易为患者所接受,无创面而且操作便捷。在软组织损伤早期使用加压疗仪能有效地减轻肿胀和疼痛。降低组织的血流量,减少出血,减慢组织新陈代谢,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提高疼痛阈值,安全有效。

  • 标签: 加压冷疗 冰敷冷疗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运行对于电力系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指出了现有10kV高压试验手段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后提出制作高压试验加压小车能有效解决现有问题。随后介绍了高压试验加压小车的设计过程,并对高压试验加压小车在高压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小车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高压试验 开关 加压小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压疗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减轻疼痛、肿胀和减少出血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随机均分为两组,加压疗组采取AIRCAST加压疗装置在患者的术侧髋关节切口敷料处放置冰囊,观察并记录血浆管引流量,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对照组给予抬高患肢,观察伤口渗血并行常规处理。结果术后2天加压疗组病人患肢肿胀程度低,引流量小于50ml,拔除血浆引流管,术后无不良反应。术后加压疗组对疼痛评分低,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压疗能有效减少术后渗血,减轻疼痛,减轻术后患肢肿胀程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针对弹子加压装置,设计实现了测量其接触副力传递效率的试验机,介绍了该试验机的结构和原理.并采用所研制的试验机测量了几种典型的弹子盘试样的力传递效率,利用试验测量结果分析了影响力传递效率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载荷增加,各种弹子盘与弹子接触副的力传递效率都有所下降;当移动盘输出推力较低时,弹子盘的材料(38CrSi和GCr15)对力传递效率影响较小;当载荷增加时,GCr15的弹子盘的力传递效率下降幅度比38CrSi的小;弹子槽倾角α=25°的弹子盘试样的力传递效率较弹子槽倾角α=15°的力传递效率总体偏低.

  • 标签: 弹子-弹子盘接触副 试验机 力传递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软组织损伤早期应用持续疗与间歇疗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软组织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持续疗组和间歇疗组各120例。持续疗组采用AircastCryo/Cuff加压疗系统,持续疗至受伤后72h;间歇疗组一般护理措施同持续疗组,疗方式为隔3h疗1h至受伤后72h。分别测量并记录病人疗前及疗后24h、48h、停用疗时的疼痛分值、肢体肿胀值。[结果]疗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间歇疗组较持续疗组高;疗后48h及停止疗时间歇疗组病人肢体肿胀值较持续疗组高。[结论]持续加压疗用于软组织损伤早期治疗可减轻肢体疼痛和肿胀。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持续冷疗 间歇冷疗 加压冷疗
  • 简介:摘要笔者阐述钢筋拉伸试验弯实验的实验方法,意在通过拉伸实验测定钢筋屈服点,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评定钢筋的强度等级。弯曲试验对钢筋的塑性进行检验,也间接测定钢筋内部的缺陷。

  • 标签: 拉伸试验 冷弯试验
  • 简介:摘要对于公路而言,由于每天经过的行人和车辆较多,而且要经受雨雪冻融等外界大自然的侵蚀,因此在耐久性和质量以及承受能力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因此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必须对公路路面进行系统的试验之后才能施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公路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混凝土基层试验是主要的方法,并且能够将问题和隐患较为清晰的研究出其中的问题。我们对这种研究是比较关注的,在将来的公路施工中,少不了用其对公路路面进行一定的检验。

  • 标签: 水泥 冷再生 混合
  • 简介:摘要:道路工程是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城镇化背景下,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城市道路工程的发展,并对沥青道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道路工程运行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沥青路面损坏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开展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养护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会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连带出生态环境的污染。因此,需要做好再生技术应用。沥青道路就地再生技术的应用能够针对旧的沥青路面进行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处理,然后在科学比例下将其同新的沥青材料、再生剂等进行搅拌,从而保障路面性能。实践中,为达到更理想的技术应用效果,还需做好沥青道路就地再生试验与检测。

  • 标签: 沥青道路 就地冷再生 试验及检测
  • 简介:介绍了发动机在高空台模拟风扇出口温度、压力的加温、加压试验试验试验方法,提出了发动机在高空台做加温、加压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为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高空台试验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高空模拟试车台 试验技术 加温试验 加压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热牙胶垂直加压侧方加压法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侧方加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填充时间及根管填充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82%;观察组恰填率为90.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4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2.03±18.32)s,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5.86±3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侧方加压法,而且填充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热牙胶垂直加压 冷侧方加压 慢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
  • 简介:摘要补铺筑技术不受气候的限制,可采用常温拌和,低温储存、铺筑,操作简便快捷,但该技术检测技术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通过长期的使用、检测和试验室研究,以解决施工工艺和试验检测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现就补沥青液技术性能的检测和补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的检测谈谈自己的看法。

  • 标签: 冷补 试验 检测 工艺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作为交通运输的载体,在使用过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从而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需要针对这些病害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在道路具体养护工作中,挖除需要修补的沥青混凝土面层,重新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是当前道路养护施工中较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了能够更好的节约资源,沥青混凝土的再生技术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本文结合2017年常州市养护大中修项目沥青混凝土道路再生试验检测进行探讨研究。

  • 标签: 道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 冷再生 试验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结合加压试验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应变及应变率储备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6例无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6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全部进行应变和应变率成像及加压试验,获得加压试验前后颈总动脉的最大圆周应变和应变率,计算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的颈总动脉圆周应变(18.16%±4.62%vs.28.56%±7.42%,P〈0.05)和应变率储备(20.33%±5.81%vs32.09%±6.01%,P〈0.05)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变和应变率成像结合加压试验可以获得颈总动脉的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可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壁机械运动特性改变的新指标,同时可以反映颈总动脉的内皮功能。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总动脉 内皮功能 应变和应变率成像 冷加压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环加压疗在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7年1月-2018年2月9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术后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循环加压疗治疗。比较两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术后平均引流量、关节肿胀程度;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观察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引流量、关节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循环加压疗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疗效确切,可减轻疼痛肿胀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环加压冷疗 全膝关节置换 应用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压疗仪和冰袋对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及肿胀的效果观察。方法四肢骨折患者80例,均为伤后6小时内入院,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加压疗仪和冰袋两种方法,观察冷敷后患者疼痛和肿胀的程度。结果应用加压疗系统患者经治疗后疼痛和肿胀程度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缓解(p<0.01)。结论加压疗仪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 标签: 加压冷疗系统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胫骨平台骨折术以循环加压疗系统的效果。方法 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划成:对照、观察两组(各44例)。对照组常规疗,观察组使用循环加压疗系统,比较两组的肿胀情况、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h、48h、72h的肿胀、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环加压疗系统效果良好,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现象的缓解,值得肯定。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 循环加压冷疗系统 肿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疗与沙袋加压相结合的方法在护理跟骨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红蓝球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为实验组,术后给予疗与沙袋加压相结合的护理,另一组为参照组,术后给予冰块冰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肿胀程度及引流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6h、12h、24h的疼痛缓解程度、肿胀缓解程度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加压冷疗 护理 跟骨骨折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