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冲击通过物体机械振动,在振源周围多种弹性介质分子疏密交替运动的作用下,沿纵向向周围传播。本文主要阐述体外冲击对肩周炎治疗进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肩周炎 进展
  • 简介:摘要:全面分析冲击对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共计100例临床足底筋膜炎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共计50例,其中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康复方式,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冲击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和足底筋膜炎的厚度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VAS评分和足底筋膜炎厚度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足底筋膜炎厚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肌腱炎的患者,采取体外冲击的治疗方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76例肌腱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38例,分别采取局部类固醇药物类注射以及体外冲击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1、6、12个月的NRS以及UCL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NRS评分差距较小(P>0.05);治疗后6个月以及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UCL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急性期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
  • 简介:摘要:全面分析冲击对足底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共计100例临床足底筋膜炎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共计50例,其中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康复方式,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冲击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和足底筋膜炎的厚度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VAS评分和足底筋膜炎厚度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足底筋膜炎厚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以2021.8-2022.8本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体外冲击碎石术)与对照组(输尿管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的建设延伸到海洋、湖泊,河流和港湾等水域;越来越多的水下工程需要爆破施工来完成。随着爆破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差爆破技术的广泛应用,水下爆破一次齐爆药量不断加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水下爆破的安全防护、水下生物的保护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我们水下施工爆破施工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故要想进一步降低周边环境受到水下爆破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基于气泡帷幕原理与结构的前提下,从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气泡帷幕消弱水下爆破冲击的优势及作用,以此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水下爆破 气泡帷幕 削弱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美国DJO旗下体外冲击(chattanooga)治疗网球肘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就诊的62例网球肘患者研究,医学观察始于2021年3月止于2022年3月,以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1例,常规治疗+chattanooga),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治疗4周、8周、12周)、治疗有效率、Mills征阳性率(治疗2周、4周)、治疗6周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网球肘患者使用chattanooga治疗,能显著改善疼痛程度、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网球肘 疼痛评分 治疗有效率 Mills征阳性率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以2021.8-2022.8本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体外冲击碎石术)与对照组(输尿管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水下冲击和空气冲击相比,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冲击效应更加明显。目前模拟水下冲击致伤的模型主要采用雷管引爆炸药和水下激波管两种方式。低频水下冲击相比高频更易引起颅脑损伤。颅脑损伤的致伤机制与胸腹腔压力升高经血管传递,以及爆炸瞬间的加速性损伤等有关。水下冲击致颅脑损伤的伤情特点为严重的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和脑实质内明显的出血,与神经炎性反应和蛋白激酶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细胞存活相关的信号通路改变有关。

  • 标签: 水下冲击波 颅脑爆炸伤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泌尿外科体外冲击碎石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18年5月-2021年3月收入的泌尿外科接受体外冲击碎石患者中随机抽取4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和研究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两组,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护理满意率:研究组综合满意236例(98.33%),对照组综合满意225例(93.75%),(p<0.05);对比综合护理有效率:研究组综合有效238例(99.17%),对照组综合有效228例(95%),(p<0.05);经过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显著减少,研究组比对照组结果更理想,指标对比(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联合常规护理可提升泌尿外科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效果,患者预后满意率和有效率高,负面情绪有显著减少,可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体外冲击波碎石 治疗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利用现有科技体外冲击循经取穴找到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经络穴位,进行中医中的痹症治疗,结合临床表现,找到激痛点,消除钙化瘢痕组织,有序的调节身体各个经络间协调,互补,达到人体阴阳和谐,气血通畅的整体状态,继而防治膝关节疾病的复发以及提升运动状态的表现。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膝关节疼痛 循经取穴 经络治疗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我院2020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用完全抽样法分为参照组(37例)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37例)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体外冲击治疗,比较组间治疗前后MAS评分、BBS评分、FMA评分。结果:组间MAS、BBS、FMA评分治疗前相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MAS评分(0.77±0.48)分相比参照组(1.38±0.51)分要低,BBS(40.69±1.48)分、FMA评分(18.37±3.24)分相比参照组要高(P

  • 标签: 脑卒中 体外冲击波 肢体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复杂肾脏残余结石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复杂肾脏残余结石患者100例,选取时间在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这些患者均接受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观察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取得了显著的二次成功排石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对复杂肾脏结石患者实施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保证治疗安全性,临床可以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复杂肾脏残余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治疗顽固脂肪组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部肥胖女性患者中,从中选择了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5例,前者接受体外冲击治疗仪治疗,后者则接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1.11%,对照组为73.33%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1.90±0.20)cm、(1.89±0.22)cm;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1.51±0.14)cm、(1.62±0.17)cm,两组数据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体外冲击治疗顽固脂肪组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顽固脂肪组织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治疗顽固脂肪组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部肥胖女性患者中,从中选择了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5例,前者接受体外冲击治疗仪治疗,后者则接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1.11%,对照组为73.33%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1.90±0.20)cm、(1.89±0.22)cm;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分别为(1.51±0.14)cm、(1.62±0.17)cm,两组数据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体外冲击治疗顽固脂肪组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顽固脂肪组织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尿路结石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7例)和观察组(n=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产后盆底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冲击碎石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的样本对象为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样本均为我院在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内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25例纳入常规手术组,其余25例纳入观察手术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cm以上、1cm以下的结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手术组患者1cm以上结石的手术时间、1cm以下结石的手术时间相较于常规手术组患者而言均更短,且该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患者,结果对比后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体外冲击碎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明显降低,且该手术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长,患者手术后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效果理想。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并发症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电磁式及液电式冲击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情况,以求为肩周炎的治疗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且患者依从性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于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或者住院接受肩周炎相关治疗的患者88例(女性患者49例、男性患者39例,年龄45~75岁),简单随机均分成采用电磁式冲击源(研究组)及液电式冲击源(对照组)进行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3次,并均辅予常规功能康复。评定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计量资料组内治疗前后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的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分别为(2.11±0.25)分、(0.89±0.43)分和(2.54±1.02)分、(1.02±0.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7)。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的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分别为(2.03±0.29)分、(0.90±0.35)分和(2.55±1.15)分、(1.01±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4)。研究组和对照组组间在治疗过程中的3个时间点(治疗1、2、3周后),其组间的疼痛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磁式和液电式冲击在治疗肩周炎方面有相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电磁式冲击的磁场及能量输出稳定且不产生电火花及噪声,因此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电磁式 液电式 肩周炎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液压扩张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液压扩张组、冲击组、联合组,每组44例。液压扩张组采用液压扩张治疗,冲击组采用放射式体外冲击治疗,联合组在液压扩张治疗基础上增加放射式体外冲击治疗。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后),评估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价生活能力,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液压扩张组(70.45%)、冲击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增加,JOA肩关节功能评分、ADL评分、β-EP水平升高,VAS评分和PGE2、IL-6、TNF-α水平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液压扩张组、冲击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未发生关节内感染、皮肤红肿、麻木、心悸等不良事件。结论液压扩张联合放射式体外冲击可有效治疗肩周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PGE2、β-EP、IL-6、TNF-α水平,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肩周炎 液压扩张 放射式体外冲击波 肩关节功能 疼痛 炎症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