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农村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质是从责任制度到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产生的一项重要成果是赋予了农民财产权利。在此基础上之上,中国农村改革下一步制度演进的逻辑走向应是从财产权走向企业制度,从形式上体现为从承包农户家庭农场的制度演进过程,而以个人独资企业为基本企业组织形式的家庭农场则是中国农村主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最适选择。

  • 标签: 承包农户 财产权利 家庭农场
  • 简介:提高农户家庭养殖的质量和水平历来是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家庭养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问题和农民生活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户家庭健康养殖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现有的科技水平和农户养殖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我国现有的社会需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的转变,技术水平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等方面,对农户家庭健康养殖生产方式的进一步探究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户家庭健康养殖水平的提升。

  • 标签: 农村 健康养殖 生产方式 现状 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文章选取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9),运用Probit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家庭创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覆盖深度均对农户家庭创业行为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因此,应持续挖掘数字普惠金融在各方面深层次的效应,不断提升国民金融素养能力和数字化水平。

  • 标签: 数字普惠金融 农户家庭创业
  • 简介:文章以1999—2008年贵州1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800跟踪观察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对贵州农户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购买力、生产与生活劳动购买力、家庭经营用生产资料购买力、房屋建设购买力、现金性生活消费购买力等生产、生活两方面的购买力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这些年来贵州农户对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市场化依赖程度。

  • 标签: 贵州 农户家庭 购买力
  • 简介:为了解界首市农户养畜现状,掌握农民牧业收入情况,为制订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指导全市畜牧业生产,我局抽出技术人员对部分农户养畜及家庭收入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界首市 农户 畜牧业 家庭收入
  • 简介:摘要农业发展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基石,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稳固了农业基础的地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粮食增收,是我省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近三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遍布全省6个市(县)的14个村,被调查户共950户,总人口数2973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消费的商品和服务、自产自用产品。所消费的未计算为住户收入的自产自用产品,不计算为费用支出;库存的化肥、农药也不计算为本期费用支出。

  • 标签: 农村经济 经营支出 调查
  • 简介:农户兼业类型经历由纯农户向一兼农户、一兼农户向二兼农户、二兼农户向非农户转变的动态转化过程,加快农户兼业类型转化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有重要作用。家庭特征因素是影响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重要因素,基于辽宁双台子村的实证数据,建立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劳动力数、教育、技能、负担、农机、耕地等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户兼业类型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兼业类型转化,占有农业机械和农业收入因素抑制兼业类型转化,经营耕地面积会促进兼业类型转化但影响不大,家庭劳动力数、担任村干部和家庭负担对兼业类型转化影响不显著。建议相关政策制定时应考虑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重视农业专业户的培养等。

  • 标签: 农户兼业 家庭特征 转化 LOGISTIC回归模型
  • 简介: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仿效索洛模型,本文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农村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以及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存量增长率的上升,仅具有水平效应,而不具备增长效应,即它们只改变了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因而改变了任意时刻的人均产出水平,但对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并无影响。此外,非农雇佣工资率水平和非农雇佣进入成本都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所导致家庭收入增加,而家庭收入增加以及家里增加一个小孩等,亦能对家庭时间配置产生影响。

  • 标签: 劳动力转移 家庭时间配置 理论分析
  • 简介:近年来,湖北省赤壁市有效激发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内生动力,通过“真扶贫、扶真贫”,找准政策切入点,“量身定做”激励计划,有效破解增收瓶颈,增强了他们自主脱贫增收的信心.本文在分析低收入农户家庭劳动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脱贫增收的路径.

  • 标签: 低收入 农户家庭 脱贫增收
  • 简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塑造了家庭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独占所有权,家庭成为农业生产要素的"所有主体"和"配置主体"。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在要素市场和家庭合作的作用下,农业劳动力和土地对农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偏效应,土地成为农业生产的硬性约束要素,劳动力存在过度流失的现象,而教育年限、农业资本则对农业生产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扩大家庭土地经营规模、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 标签: 独占所有权 要素配置 家庭经营
  • 简介:本文通过梳理家庭农场等相关概念,认为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家庭经营、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农业收入为主等五个基本特征;并通过比较家庭农场、传统小农户和雇工农场三种经营主体,发现家庭农场既把现代农业要素融入到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户家庭经营中,又避免了雇工农场大规模流转土地带来的解放劳动力过多、企业运行风险累及农民、农作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是农业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 标签: 家庭农场 适度规模 农业现代化
  • 简介:摘要:我县农村土地流转指的是农村土地以转让、租赁和合作经营等形式展开的活动,经过土地流转,土地使用权从原来的土地承包人转向个人或其他单位,如果土地归属集体所有,则由集体所有转移至其他单位或个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土地流转活动的加剧对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成为全县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实证分析数据对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 标签: 农村 土地流转 经营性收入
  • 简介: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农村畜禽的饲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巾,各地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进种草养畜,不仅有效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且有力推动了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本文就农户种草养猪技术介绍于后。

  • 标签: 种草养畜 养猪技术 农户 畜牧业发展 种植业结构 生态建设
  • 简介:2002年我国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全面好于2001年.平均每户家庭经营收入为12151.24元,增加了3.1%;平均每户生产粮食2410公斤,增加142公斤,增幅为6.3%;外出劳务投工量为120.4个工日,增加了10%,其中到乡镇外的劳务投工量为81.2个工日,增加了9.6%;人均纯收入为2775.62元,增加177.52元,增长了6.8%;农民负担出现大幅度下降,平均每户上交乡村组的费用为155.82元,减少83.64元,减幅为34.9%。2002年是我国“入世”后的第一年,经过3年多的努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全国大多数省区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既减轻了农民负担,也缓解了农村日趋激化的干群矛盾;农民收入在2001年取得恢复性增长后,2002年的增长幅度进一步扩大。这些成绩可以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2万多调查农户进行的常规调查结果中得到印证

  • 标签: 2002年 中国 农民收入 农民负担 生产经营 农业
  • 简介:摘要农户联保贷款,解决了农村,特别是贫穷农户的资金需求,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理好地推行农户联保贷款,本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 标签: 农户 联保 贷款
  • 简介:摘要:地膜覆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力,据统计,中国的地膜使用量从1981年的0.6万t增加到2017年的143.7万t,农用地膜覆盖面积从1.5万hm2增加到1866.6万hm2,稳居世界农膜生产消费第一大国。但由于普遍注重地膜使用而忽视地膜回收,出现了“白色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绿色发展。早前学者研究表明,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管理优于垃圾填埋或焚烧,农膜回收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增长等。尽管国家一直鼓励地膜回收和可降解地膜使用,但实际上地膜回收率与可降解地膜使用范围仍然较小。使用地膜的农户作为回收地膜行为主体,其对地膜污染治理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补贴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从农户的视角出发,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研究农户回收地膜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索有效引导农户采用绿色生产行为路径,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农户认知、政策环境对农户回收残膜的影响研究。

  • 标签: 农户认知 政策环境 回收残膜 影响 调节效应
  • 简介: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向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中小额贷款占绝大比重。但由于农村信用社对小额信用证的推行力度不大,农户对小额贷款的担保情况不甚了解,多数农户缺乏对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需求。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小额贷款支持对农户增收没有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制度效应仍不明显,所以,需要进一步落实中央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小额信贷。

  • 标签: 小额信贷 制度效应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