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细胞减少疾病的血片和骨髓象分析,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引发疾病的正确诊断,防止临床误诊与漏诊。方法对203例血细胞减少的血和骨髓涂片进行瑞氏姬姆萨染色,血片分类100个细胞,骨髓片分类250个有核细胞,然后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本组由造血系统疾病引发者147例,占72.4%,其中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白血病居多;由非造血血系统疾病引发者56例,占27.6%,其中以各种肝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居多。结论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广泛,病因复杂,多为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对血细胞减少的诊断先从造血系统疾病分析入手,其次再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细胞形态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拟为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88例患者中,造血系统引发者65例,其中恶性血液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19例,急性白血病1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者23例,其中主要是以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为主18例,骨髓增生减低者5例。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用于诊断血细胞减少性疾病,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明确显示骨髓增生的情况及骨髓形态变化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对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血细胞减少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学检查,观察其骨髓的增生程度,如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以及巨核细胞等是否出现增多或减少的现象。结果患者因造血系统疾病引发的病症92例(76.67%),骨髓象特征表明骨髓增生Ⅲ级以上者占71.67%,骨髓增生Ⅳ级以下者占28.33%,骨髓细胞形态各异,其中红、巨、粒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因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的病症28例(23.33%),骨髓象特征表明骨髓增生Ⅲ级以上者占58.24%,骨髓增生Ⅳ级以下者占41.76%,巨核系多无异常变化,骨髓细胞形态有感染骨髓象的迹象。结论造成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很多,病种繁杂,且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反映骨髓的形态以及增生情况,能有效降低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骨髓细胞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鉴别诊断 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并分析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和病因,为该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其骨髓细胞进行检验,分析其骨髓细胞学特征和病因。结果92例患者中,65例患者的病因是造血系统疾病,所占比例为70.7%,27例患者的病因是非造血系统疾病,所占比例为29.3%。其中3例患者的病因尚未明确,所占比例为3.3%,经过其他检查后,诊断其为免疫相关性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均出现异常,中性粒细胞、红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均出现病态造血情况。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均呈感染骨髓象。结论引起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因素主要为造血系统疾病,但在进行诊断时不能忽略非造血系统疾病因素。骨髓细胞学检验对诊断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骨髓细胞学 病因 诊断 检验 造血系统疾病
  • 简介:患者男,65岁,因间断鼻衄3个月,于2006年4月22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4年,长期服用缬沙坦80mg/d,血压控制在120/80mmHg(1mmHg=0.133kPa)左右。2005年4月确诊为冠心病,长期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30mg,1次/12h治疗。同年9月始,服用阿司匹林100mg,qn。用药前查凝血四项、生化全项、血沉、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均正常。

  • 标签: 阿司匹林 全血细胞减少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恶性疾病化疗后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血液科化疗后发生血细胞减少的住院患者25例给予EPO联合G—CSF治疗作为治疗组,另21例仅给予G—CSF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经3周治疗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上升,对照组白细胞明显上升,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血细胞上升明显,可有效提高Hb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化疗 全血细胞减少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患者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6例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患者中引起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主要为造血系统疾病135例(72.6%),非造血系统疾病51例(27.4%)。结论血细胞减少主要是造血系统疾病,但也不能忽视非造血系统疾病,骨髓细胞学检查有助以明确病因,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造血系统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髓形态学、外周血象分析对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114例血细胞减少性疾病患者的骨髓形态学、外周血象加以分析。结果本组114例患者中,造血系统疾病者90例,约为78.95%;非造血系统疾病者24例,约为21.05%。造血系统疾病三系血细胞降低主要表现为中重度;非造血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轻中度,尤其是在红细胞、贫血程度以及血小板降低程度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主要是因为造血系统疾病造成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外周血象分析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骨髓形态学 外周血象分析
  • 简介:血细胞减少症是一组病因高度异质性的临床综合征,多种疾病均可造成外周血细胞学改变,病因极其广泛,除见于造血系统疾病外,也可见于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2001年至2008年8月我院共收治血细胞减少症患者130例,现分析如下。

  • 标签: 血细胞减少症 病因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学。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病人有细胞减少的 163份骨髓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血细胞减少大体上分为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在本组所统计的 163例患者中,前者有 132例,占 81%,后者有 31例,占 19%。结论:引起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骨髓诊断时应根据临床特点、病史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先考虑造血系统疾病,再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这样才能够得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病因学 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症 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患者,女性,因四肢散在出血点及紫癜两周而收治入院。追述病史,患者发病前食用炒熟白果约250g(120~130粒)。当时曾出现恶心呕吐,但无腹泻,无发热,4~5天后,四肢出现出血点及紫癜,并渐增多。患者平素体健,有胆结石史,否认血液病史,家属中无血液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发病前亦未服其他中西药。

  • 标签: 白果 药物过量 全血细胞减少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学。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病人有细胞减少的163份骨髓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血细胞减少大体上分为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在本组所统计的163例患者中,前者有132例,占81%,后者有31例,占19%。结论引起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骨髓诊断时应根据临床特点、病史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先考虑造血系统疾病,再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这样才能够得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病因学 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症 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为探讨骨髓活组织检查对血细胞减少症诊断的价值,对120例骨髓涂片不能明确诊断血细胞减少症采用骨髓活检针取骨髓活组织,应用塑料包埋法处理后进行HGF和纤维染色、光镜形态学观察分析。结果经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确诊110例,其中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证(MDS)105例,占7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各1例,诊断未明1例。提示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能正确反映骨髓组织结构、细胞分布情况,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活检 塑料包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期红细胞及血小板(两系)减少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治疗、妊娠结局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来院诊治的27例妊娠期首次发现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临床诊断按照产妇临床表现,予以实验室检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例,Evan综合征2例,急性白血病1例;(2)治疗予以产妇支持疗法,保证输血充足;(3)妊娠结局5例重度子痫前期,1例妊娠期糖尿病。22例妊娠至足月分娩,新生儿结局良好;(4)预后随访半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产妇为轻度贫血;Evan综合征产妇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产妇复发死亡;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产妇血常规检查正常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产妇部分正常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产妇正常。结论妊娠期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主要诱发因素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大部分患者予以支持疗法后妊娠结局相对较好,但病因差异导致预后亦不同。

  • 标签: 妊娠期 红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血细胞减少症(PCP)患者的病因,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积极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2009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71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外周血形态、骨髓细胞学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总结引起PCP常见的病因。结果:引起PCP病因较多,其中,造血系统疾病56例占78.9%,其中造血系统难治性恶性疾病33例占46.5%,包括AA占16.9%、MDS占12.7%、AL占9.9%、MM占2.8%、HL占2.8%、MF占1.4%;造血系统良性疾病23例占32.4%,包括MegA占19.9%、HPS占9.9%、IDA占2.8%;非造血系统疾病15例占21.1%,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占9.9%、肝硬化占4.2%、脾功能亢进占4.2%、感染相关性疾病占2.8%。结论:对于减少疾病患者,诊断时一定要紧密联系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等,先考虑造血系统难治性恶性疾病,再考虑造血系统良性疾病,然后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力求避免误诊。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症 病因分析 外周血细胞形态 骨髓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了解血细胞减少症在各种疾病中的分布,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185例初诊时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血系统疾病144例,占77.8%,位列前5位的依次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白血病(AL)、巨幼细胞贫血(MA)、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症(IRP)。非造血系统疾病41例,占22.2%,位列前3位的依次为感染性疾病、急、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病。结论引起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为造血系统疾病,对于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 造血系统 病因分析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于1995年体检发现“血糖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服消渴丸治疗。于2004年改用阿卡波糖、格列喹酮,疗效欠佳。2005年5月体检血象正常,1月后又改服格列齐特240mg/d.因血糖控制欠佳,同年9月患者自行将药物加量至480mg/d。患者右髋关节退行性病变,间断服用吲哚美辛1年。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 药源性 老年人 关节退行性病变 2型糖尿病 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