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1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前期因子及其影响机制利用观测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第2版气候预测系统模式(CFSv2)探讨了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PO)的前期因子。结果表明,前期冬、春季热带中东太平洋(TCEP)海表温度异常和春季北印度洋(NIO)海平面气压与夏季APO显著相关。前期冬季TCEP海温异常可以持续到春季,通过“大气桥”效应引起春季NIO海平面气压异常,进而引起青藏高原西部的垂直运动异常,改变了那里的春季降水。青藏高原西部春季降水异常又能通过改变土壤湿度存储异常信号并将其维持至夏季,进而导致该地区表面气温的变化,最终影响了夏季APO。CFSv2模式对前期冬、春季TCEP海温和春季NIO海平面气压的预测具有很高的技巧。同时,它也很好地抓住了前期TCEP海温以及NIO海平面气压与夏季APO的物理联系。因此,该模式可以提前数月预测夏季APO(图1)。(刘舸)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海平面气压异常 青藏高原西部 中东太平洋 TCEP
  • 简介:为了提高BCC_CSM气候系统模式运行效率,保障业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BCC_CSM气候系统模式在IBM高性能计算系统的移植工作;通过性能优化使BCC_CSM模式运行效率显著提高,通过气候要素形势场分布和相对误差量化指标对BCC_CSM气候系统模式模拟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移植优化后,BCC_CSM气候系统模式计算效率提高为原来的1.4倍;基于CMIP5piControl试验,完成531—540年10a的气候模拟,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形势场分布合理,相对误差小于0.5%,BCC_CSM气候系统模式计算和模拟性能均能满足应用需求。

  • 标签: 气候系统模式 BCC_CSM 性能优化 气候模拟
  • 简介:本课是人教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教学设计新颖、环节紧凑。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重、难点突出。亮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学案与教学设计相结合,导学作用明显。2.'分层教学'理论体现充分。3.从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出发,重组教材,联系社会热点,恰当选取生活素材。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 简介:利用CMIP5耦合模式RCP2.6、RCP4.5和RCP8.5情景预估结果,以1890一1900年为基准气候,确定了2℃全球变暖时间、对应时期青藏高原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幅度,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2℃全球变暖分别发生在2063年、2040年和2036年;对应着2℃全球变暖,三种情景下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分别升高2.99℃、3.22℃和3.28℃,均超过全球2℃的升温水平;年降水量亦增加,分别增加8.35%、7.16%和7.63%。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多影响,RCP4.5情景下霜冻日数、冰封日数减少,暖夜日数、暖昼日数增多;RCP4.5情景下中雨日数、强降水量、降水强度均增加,持续干期天数减少。从各地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结果来看,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 标签: 2℃全球变暖 青藏高原 平均气候状态 极端气候事件
  • 简介:英国牛津大学气候物理学教授TimPalmer于Nature杂志(2014年11月20日)著文倡议建立高分辨率的全球气候模式。目的是缩小对全球变暖预估的不确定性。因为,直到IPCCAR5的预估,模式结果上限与下限之间仍有很大差异。如果未来的变暖接近预估的上限,那对全世界都是灾难,减排就刻不容缓。

  • 标签: 全球气候模式 高分辨率 物理学教授 全球变暖 Palmer 英国牛津大学
  • 简介:气候变化带来的动荡从自然环境到政治社会,席卷了整个人类社会。减排、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工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创设了碳排放交易机制,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在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作用上和将来的前景方面存在很多争议和不确定性。很多学者认为,与碳交易机制相比较,碳税及其边境调整是一种更有效、更简单,并且具有超出预期效果的减排机制。碳税边境调整措施被认为是解决因碳税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和碳泄露问题最好的办法,并具有一种杠杆功能,能促使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文章对碳税边境调整相关的国际法规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碳税不仅适于出口边境调整,也适于进口边境调整的学术观点。

  • 标签: 气候变化 碳税 边境调整 贸易规则
  • 简介:通过执行中央政府的节能减碳目标责任制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地方政府被纳入到全球气候治理的多层次体系。中国在气候治理中采取的压力型体制深化了全球治理的多层次特征,但也存在效率的损失。地方政府参与气候治理的角色更多意义上是中央政府的政策执行者而非全球多层治理中的主体行动者。应重视中国地方政府在气候治理中所做的贡献,并正视中国地方政府在气候治理中面临的挑战,科学推进节能减碳目标责任制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以气候治理为契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

  • 标签: 地方政府 气候治理 全球治理
  • 简介:在太阳系中,科学家曾经测量到的月球最低温度是-248℃,该温度所在地点位于月球北极附近的埃尔米特陨石坑底部。该陨石坑的四壁非常陡峭,以至于太阳光的辐射根本无法直接抵达其底部。这导致埃尔米特陨石坑底部一直处于永恒的黑暗中,

  • 标签: 太阳系 盘点 气候 系统 科学家 陨石
  • 简介:全球气候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际航运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随着亚洲航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对航运经济造成的影响,会给亚洲地区的整体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航运业角度,对全球气候变化给国贸航线、航运力、航运需求等多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便研究气候变化对国际航运经济造成的影响。而在此基础之上,则对国际航运业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国际航运经济 影响
  • 简介:通过分析气候环境实验室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综合测控管理系统方案,给出了实验室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和数据网络通讯方式。该方案对于气候环境实验室测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气候环境试验 综合测控管理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 网络通讯
  • 简介: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北部基瓦利纳村及其附近地区的海滩面积和冰层面积正在渐渐缩小,村庄正在缓缓沉入海底。据美国陆军工程兵估算,预计到2025年,这一村庄就会彻底沉没于楚科奇海中。当地不少人扭l尤祖祖辈辈的坟墓会随着故乡沉入海底,只好赶紧往外地迁祖坟。

  • 标签: 美国陆军 全球气候变暖 海底 村庄 阿拉斯加州 楚科奇海
  • 简介:全球LEI体系本地系统建设进展及中国参与情况1.Pre-LOU筹建背景2013年1月,全球LEI体系的三层结构正式建立,LOU作为该结构的基础层,由各国的本地系统共同构成。为了促进准LOU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共同解决准LOU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推动准LOU的发展,2013年5月,ROC下设的评估与标准委员会(CES)牵头成立了准LOU工作组(Pre—LOUgroup)。

  • 标签: 发展概况 系统 三层结构 工作组 委员会
  • 简介:气候这一考点是历年高考的常考热点,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中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内容就达25分,主要涉及局部气候、冷锋、气温、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等。

  • 标签: 气候特征 分数 乾坤 热带雨林 新课标 高考
  • 简介:巴西和德国的科研机构合作,在亚马孙雨林深处建造一座钢塔,用来观测该区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并记录气象条件的变化,以便进一步评估亚马孙雨林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中的作用。观测钢塔的高度325米,比巴黎埃菲尔铁塔还高一米。钢塔位于巴西北部亚马孙州首府马瑙斯市以北150公里处.其观测范围达方圆2000公里。此外,该项目还将配套建造4个高度60米左右的观测塔。

  • 标签: 全球气候变暖 观测范围 埃菲尔铁塔 机构合作 二氧化碳 气象条件
  • 简介:人类学家以皮肤颜色来区别人种,把人类划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大气中的各种物理参数,诸如气温、气压、湿度以及日照、降水等,都是影响人种特征的重要因素。在欧亚大陆,可以明显看出,越往南走,人的皮肤颜色越深。赤道附近,由于光照强烈,气温又高,因此,这里大多为黑种人。黑种人有着抵御非洲酷热气候的“面目”。他们脖子短、身体大多前屈;就头型而言,其颅腔容量为1297立方厘米,明显偏小,但鼻子较阔,这种长相有利于散热。有趣的是,非洲人几乎都是卷发,当炽热的阳光向头顶辐射时,这种卷发恰好可以充当一顶凉帽。

  • 标签: 气候 黑色人种 权力 人类学家 欧亚大陆 非洲人
  • 简介:11月30日,全球领导人在巴黎会面时就气候变化达成共识,他们将为保护我们的星球迈出重要的一步.但是,这仍然仅仅是个开始。为了确保气候变化问题取得进展,我们需要新的经济结构以及新技术。

  • 标签: 气候变化 经济结构 领导人 新技术
  • 简介:根据飞机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要求以及各种气候环境因素引起的飞机故障,提出了在气候环境实验室内不同气候环境因素下,飞机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为气候环境实验室开展飞机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和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气候环境实验室 飞机气候环境适应性 试验考核内容
  • 简介:依据称多县1961-2014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称多县积雪期(上年10月~当年5月)、汛期(当年6月-9月)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称多县近54a年平均、积雪期和汛期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上升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969年发生突变,积雪期和汛期气温冷暖突变均发生在21世纪初;年平均气温存在18a尺度的年代际振荡和7a、3a尺度的年际振荡,积雪期气温存在20a尺度的年代际振荡和准5a、9a尺度的年际振荡,汛期气温存在19a尺度的年代际振荡和准10a、4a尺度的年际振荡。2)年、积雪期和汛期降水量也均呈现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和积雪期降水量突变均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汛期降水量在2006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存在准12a和准6a尺度的周期振荡,积雪期降水量存在准18a、13a和8a尺度的周期振荡,汛期降水量存在准11a和准6a的周期振荡。

  • 标签: 称多县 气温 降水 线性回归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 简介: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在巴黎布歇尔会议中心召开。全球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齐聚巴黎,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主席国法国的目标是将大会办成环保的样板,落实一项行动计划,

  • 标签: 气候变化 海外传真 布歇 会办 世界城市 日至
  • 简介:长期以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遏制气候变化的行动,被认为与经济增长根本对立。事实上,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常被用作推迟上述行动的理由。但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新气候经济:更好的增长,更好的气候》驳斥了这一说法。该报告指出,对抗气候变化的努力,不但不会阻挠经济增长,反而可以极大地促进增长。

  • 标签: 气候变化 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复苏 二氧化碳排放量 脆弱性 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