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27例先天唇腭裂患儿修复术的临床资料和术前术后护理方法。结果127例唇腭裂畸形均一次修复成功。结论术前完善入院评评估,心理护理及科普宣教和医患沟通,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伤口和口腔护理,重视食饮和出院指导是保证患儿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先天性唇腭裂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先天唇腭裂幼儿全麻术后给予发热护理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90 例先天唇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对照组 45 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45 例,给予发热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恢复较快,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全麻术后对性唇腭裂患儿给予发热护理,能明显提升治疗有效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先天性唇腭裂 全麻术 发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先天小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方法与管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先天小儿唇腭裂患者32例手术中麻醉方法及管理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均于静脉诱导下成功气管插管,术中无困难气管。麻醉时间平均为1.5±0.3小时,麻醉效果佳。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吸麻醉药,术毕2~25分钟患儿清醒后拔管送监护病房监护24小时,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唇裂修补术选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辅以双侧眶下神经阻滞。双侧唇裂与腭裂修补术中出血较多,应该行气管插管。

  • 标签: 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先天小儿唇腭裂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先天小儿唇腭裂患儿中选择56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2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则加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组依据为信封法。结果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理想(P<0.05)。结论在先天小儿唇腭裂手术围术期为患儿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天性小儿唇腭裂 围术期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唇腭裂修补术患儿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给予98例先天唇腭裂修补术患儿以全面的术前准备、及时的术后护理、精心的饮食护理与合理的出院指导。结果通过给予98例患儿以有效护理,所有病例均I期愈合出院,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唇腭裂患儿对手术耐受能力较差,自身调节及应变能力较低,手术前后病情变化较快,因此手术前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唇腭裂 手术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指导。方法对我院颌面外科2008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46例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责任护士的精心护理、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446例患者创口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唇腭裂 围手术期 责任制 护理
  • 简介:先天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发育畸形,尽管唇腭裂的治疗已由手术的单一模式转向了正畸一外科一正畸一语言的序列治疗模式,但外科手术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治疗环节。唇腭裂的术后护理与手术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我院于1999年1月-2003年10月,行唇腭裂修复42例,现将术后饮食及口腔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先天性唇腭裂 手术修复 饮食 口腔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先天唇腭裂患儿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先天唇腭裂患儿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术后复苏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情绪变化和监测并记录患儿情绪状况、血氧饱和度和复苏时间。结果观察组中哭闹、躁动的患儿例数较对照组少,安静的患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能促进唇腭裂手术患儿舒适、安静地度过麻醉复苏阶段,缩短麻醉复苏时间,有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 标签: 舒适护理 先天性唇腭裂 患儿 麻醉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先天唇腭裂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检测胎儿及其家系成员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s)。结果CMA检测显示胎儿为男性,其染色体Xp11.22区域存在228 kb的DNA片段缺失,染色体9p21.1区域存在721 kb的DNA片段重复,两个CNVs均遗传自亲代。其中染色体Xp11.22区域的CNV为可疑致病性CNV,致病基因为PHF8,9p21.1区域的CNV为良性CNV。结论染色体Xp11.22区域DNA片段缺失可能为胎儿唇腭裂的原因。

  • 标签: 唇腭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微缺失微重复 拷贝数变异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唇腭裂与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s)的关系及筛选可疑候选基因。方法采用拷贝数变异测序(CNV sequencing,CNV-seq)技术对先天唇腭裂外周血或羊水标本进行全基因组CNVs检测。结果42例样本检测成功率100%,共检出5例致病性CNVs(11.9%),均发生在综合征型唇腭裂(22.7%,5/22),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未检出致病性CNVs(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本研究共检出7个致病性CNVs,分别为14q32.31q32.33微缺失、18q21.31q23微缺失、4p16.3p14微缺失、18q22.1q23微重复、5p15.33微缺失、9p24.3p13.2微重复和17q12微缺失。在检出的致病性CNVs区间,共筛选出5个可能与唇腭裂相关的可疑候选基因,分别为BRF1、TXNL4A、FGFR3、NSD2和BNC2。结论先天唇腭裂的发生与染色体CNV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5个可能与唇腭裂相关的候选基因。

  • 标签: 先天性唇腭裂 拷贝数变异 拷贝数变异测序 可疑候选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唇腭裂新生儿采用相对适合的喂养方式。方法分析从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收入我科治疗的18例先天唇腭裂新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在喂养过程中比较喂养方式的优缺点并进行讨论分析。结果通过合理的喂养先天唇腭裂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的的发生。结论根据患儿唇腭裂的裂隙程度,胎龄,体重,病情,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来保证先天唇腭裂新生儿的喂养成功。满足其营养需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业化护理对先天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7月在本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先天唇腭裂患儿 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业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先天唇腭裂患儿实施专业化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加快患儿康复速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专业化护理 先天性唇腭裂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舒适护理在先天唇腭裂患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麻醉复苏的200例先天唇腭裂患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患儿接受麻醉的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情绪稳定性情况、患儿复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情绪稳定性的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与复苏时间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先天唇腭裂患儿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不仅可以稳定患儿的情绪,且将有利于降低患儿的血氧饱和度,缩短患儿的麻醉复苏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先天性唇腭裂 麻醉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唇腭裂患儿修补术前后的有效喂养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本院的46例先天唇腭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23例患儿行常规喂养护理,设为对照组;另23例患儿行综合喂养护理,设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修补术后的身高与体重方面差异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的2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13,P<0.05)。结论对先天唇腭裂患儿在修补术前后进行综合喂养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 标签: 先天性唇腭裂 修补术 喂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先天唇腭裂患儿手术前后的喂养护理方法。方法选入我科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先天唇腭裂患儿共34例,予以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分析患儿修补术前后的喂养护理方法。结果34例患儿均全部顺利完成了喂养,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其身高以及体重正常增长,差异不明显。患儿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天唇腭裂修补术患儿,合理采取喂养方法利于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不同喂养方法 唇腭裂 修补术恢复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两者常相伴发生,常造成容貌缺陷及生理功能障碍(如咀嚼、吞咽、消化、语音、表情及呼吸功能障碍),还存在明显的心理发育障碍,使其心理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功能独立性及生活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对这类病人的治疗,主要采用早期手术整复的方法,以达到恢复功能和形态接近正常的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手术方法的改良使手术效果越来越好,然而手术前后良好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 标签: 先天性唇腭裂 心理问题 术前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唇腭裂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语音康复训练。方法对先天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采取适当的护理及术后正规系统的语音康复训练。结果对先天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适当的护理,重新建立唇腭部正常形态,为获得正常语音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行有效的语音训练,提高语音清晰度。结论护理人员在原有的治疗护理基础上探索出一整套科学的护理实施规范,不断提高我国唇腭裂手术治疗及语音康复学科的整体水平。

  • 标签: 唇腭裂 围手术期 护理 语音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合于腭裂手术评价等相关治疗研究的先天腭裂动物模型。方法选取10只新西兰母兔(40周龄,4.5~5.0 kg),与同品系雄兔交配后次日视为孕1 d。于孕13~16 d,对10只孕兔每日分别肌肉注射1次1.0 mg地塞米松。于孕31 d对所有孕兔行剖腹产手术得到初生仔兔,统计生产仔兔的存活率及腭裂发生率。将非腭裂仔兔与腭裂仔兔分别以阿拉伯数字编号,按随机数表法选取10只非腭裂仔兔为对照组,10只腭裂仔兔为实验组,均以标准化的管饲喂养方式进行喂养。每5 天对两组仔兔进行体重监测,并持续观察其生理行为状态。分别于1、2、4周龄时进行仔兔外形及口内上颌咬合面拍照观察。按上述编号随机选取两组4周龄仔兔各3只,进行口内上颌不同层面的局部解剖观察,并拍照对比分析。结果10只孕兔共产下73只幼仔,生产存活率为66%(48/73),存活仔兔中腭裂发生率为60%(29/48)。10只对照组与10只实验组仔兔均可正常存活至少1个月,两组仔兔的体质量增长稳定,对照组出生时及1月龄时体质量[分别为(52.8±6.6)和(359.8±30.4)g]与腭裂组[分别为(49.5±9.1)和(332.0±33.8)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生理外形方面也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腭裂类型主要表现为完全性腭裂,其裂隙形态及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特点。口内上颌局部解剖结果显示,两组仔兔的解剖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实验组仔兔腭黏膜形态的改变,软腭肌肉的末端分布变化以及上颌中线处骨性结构发育不良和缺失等。结论本研究以地塞米松诱导成功建立了适宜腭裂治疗研究的新西兰兔先天腭裂模型。

  • 标签: 地塞米松 先天性腭裂 模型,动物 新西兰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