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二维谐振子模型,尝试对侧向扰动下单摆的进动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线性近似下摆球轨迹的极坐标公式,并对极限情况加以讨论,将单摆、圆锥摆及类椭圆摆动统一起来。进一步定性分析进动是由回复力高次项作用产生的非线性运动,从而使实验现象得到较完整的解释。

  • 标签: 进动 二维谐振子 非线性项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中国历史上人文知识与人文知识分子的中心地位,人文知识与政治权力的这种同构关系还决定了人文知识分子与政治官僚(知识精英与政治精英)之间的同构,人文知识分子在由知识精英转化为政治官僚的时候

  • 标签: 中心边缘 边缘位移
  • 简介:获取活动断裂平均滑动速率、位移量、位移场以及分析断裂未来一次性错动可能造成的地表最大位移量,并将以上参数如何应用于工程设计是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学界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笔者认为采用断裂未来一次性错动的地表最大位移量估算方法和断裂位移场的解析计算,对于线性工程进行安全设计十分重要,可以作为工程设计参考指标的有益补充

  • 标签: 活动断裂 滑动速率 位移量 位移场
  • 简介:目的:根管充填术后,利用X线摄片了解双剂型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质量。方法: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后摄X线片,由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对充填质量做出评估。结果:在208个根管中适中42%,超充34%,欠充24%。结论:根管工作长度的确定和根管充填不能仅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完成,要提高根管充填质量,必须引入有效的客观指标。

  • 标签: 根管充填 根管工作长度 侧向加压法 质量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spreadingtumor,LST))的疗效以及护理要点。方法将诊断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42例应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并配合术前术后的护理,在息肉切除后,观察其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总结经验。结果术后42例患者均一次完成息肉切除,无一例有迟发出血、肠穿孔、局限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1个月内随访2例,3个月内随访13例,6个月内随访26例,无失访,结果41例病灶全部消失,创面完全愈合,仅1例(病灶直径3cm以上)在术后3个月复查肠镜在原手术部位发现有少许病变残留。结论术前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EMR的成功率。

  • 标签: 大肠病变LST EMR 术中配合护理
  • 简介:在机械、气动或液压控制中,经常遇到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摆动机构,而且这种机构的摆角和杠杆的拉力(或扭矩)有一定的函数关系,为了对这种机构实现自动控制和自动测试提供设计思路,介绍了飞机驾驶杆角位移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 标签: 角位移 伺服机构 气动 液压控制
  • 简介:在简要论述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的基础上,对困难条件下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给出了改进的方法,探讨了改进后方法的精度,并以具体工程实例说明了此方法的实用性.

  • 标签: 基坑 水平位移监测 测小角法 移位法 交会法 建筑物
  • 简介:在软弱复杂地基中,经常使用板桩作为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对场地狭窄,周围建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密集的市政工程,往往又将板桩同时兼作正式结构的外模板。当板桩同时起着两种作用时,通常以钢筋混凝土板桩应用得最多,经济效益也较明显。

  • 标签: 板桩 周围建筑物 支护结构 复杂地基 外模 位移
  • 简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精度光学测量系统。该系统结合半导体位置探测器件(PositionSensitiveDetection,PSD)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利用激光在两平面镜间多次反射,将测量镜的纳米量级被测物位移放大到PSD能够分辨出的微米量级的位移,从而利用相对低精度的手段完成高精度的测量。实验表明此系统能够对微小位移进行放大测量,测量精度达到11.5nm。

  • 标签: 激光测量 微小位移 多次反射 PSD
  • 简介:随着大位移超深井钻井数量的增加和钻井工艺的改进,综合录井如何尽快适应这一挑战,已成为录井界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结合胜利油田某大位移超深井钻探过程中的录井实践,在正视大位移超深井给录井工作带来影响的基础上,详尽地阐述了岩屑录井取样与分析、气测录井与岩屑荧光录井互补、结合钻时和工程参数变化落实岩性及油气显示的录井方法。该方法对同类型井的录井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大位移 超深井 岩屑录井 气测录井 荧光录井 钻时
  • 简介:通过对各种控制位移的结构体系方案的论述,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在高烈度区高层建筑的位移控制方法和技术手段,并得出了提高竖向刚度和水平刚度都可以对结构位移进行有效控制的初步结论。可以为相同类型的工程结构提供借鉴经验。

  • 标签: 高层建筑 比较研究 控制方案 结构体系 控制位移 工程实例
  • 简介:石佛寺水库系辽河干流上的唯一控制性工程,一期规模最大库容为1.85亿m3,相应水位50.69m.工程由拦河主坝、泄洪闸及左右岸副坝等组成,主要建筑物级别为Ⅱ级,主、副坝均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2.1m,拦河主坝长12.433km,副坝总长度为29.953km.由于水库属平原区水库,主、副坝非常长,其位移观测与一般土石坝比较而言有其特殊性及相应难度.

  • 标签: 石佛寺水库 主坝 位移观测 设计 大坝 水工建筑物
  • 简介:基于CCD图像测量技术,设计了一种利用CCD成像系统检测火车轮对几何尺寸的非接触在线测量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及原理。激光束垂直入射到火车车轮上,再用透镜将火车车轮上的激光光疯成像到CCD上。当火车车轮产生磨损时,CCD上激光光斑的像也将发生位移。通过对CCD上弥散斑中心位移的测量,就可精确计算出火车车轮的磨损量。

  • 标签: 非接触测量 光学三角法 弥散斑 串口通信
  • 简介:SaihRawl油田(阿曼)的Shuaiba石灰岩储层是一个几乎无断层的大面积低起伏构造。渗透率较低(1-10mD),受基质控制。储层含有约90×10^6m^3的轻质油(35°API),油柱高度一般为15-30m。油田的工业生产始于油田有效引进水平井技术后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此时距它的发现已有二十年。如今,油田的面积注水开发中运用了每口井拥有7口分支井的多侧向注水技术。单井在储层中钻穿的裸眼总长度已达11km。迄今,钻穿的生产井的裸眼长度是166km,注水井的裸眼长度是107km。有着167口水平分支井,原油生产水平达到9000m^3/d(60000bbl/d)。原始开发井与其注水分支井之间的井距原先是250m,现已逐渐缩短为60m,但还是符合经济标准。在2000-2001年间,为找到短期和长期意义上的更长远的开发目标,油田回顾了自身的开发历史。在油田内,运用一系列的油藏管理新方法来预测储层对不同开发方案的反应效果。为检测这些开发方案和广泛收集数据,确定出一块监测区,最后开展实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此次回顾制定了短期和中短期开发活动的投资组合方案,包括加密钻井至井距为40m和在现有的注水井间补钻注水分支井;还识别出油田冀部的开发地区的上盘(油柱下部的15m);以后将对鱼骨结构式的侧向钻井以及将水反注入现有生产井的措施进行试验,其间计划将波及优化方法,如封水法及再次增产措施法的目标定为采收率达到50%。

  • 标签: 低渗透碳酸盐岩油藏 多侧向 注水开发 侧向井 分支井
  • 简介:     三、位移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翻译中,这种位移现象在翻译中其实是屡见不鲜的,翻译成汉语时则变成修饰动词的状语了

  • 标签: 中的位移 位移法 英汉翻译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