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969-1998全国分省人口的统计资料,描述了西部人口转变的过程,比较了西部与东部和全国人口转变的差异,以及西部内部人口转变的差异,总结出西部人口转变的三个特点,指出西部人口转变的彻底完成还有待于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人口转变 西部 东部
  • 简介:在社会现代化视野中,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存在和发展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过程。其中人口模式不仅内涵人1:7再生产类型和相关的数量关系,而且内涵人口素质和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关系以及人口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其它领域的关系。

  • 标签: 社会现代化:人口转变
  • 简介:<正>人口素质是人口学中反映人口素质的规定性的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它反映一定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不是固定不变的。人口发展史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口素质呈现不断提高的运动趋势。这种趋势在现代社会愈益加速,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福建省自70年代末以来,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同时,文化教育、科学技

  • 标签: 女性人口 人口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 预期寿命 社会经济
  • 简介:一、人口增长模式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增长模式会沿着原始型一传统型一现代型的方向转变,而芬兰堪称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典型例子。人口增长模式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由原始型进入传统型的,教材“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中出生率与死亡率曲线之间的间距即为自然增长率,

  • 标签: 人口增长 增长模式 学习评价 人口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生产力水平
  • 简介:看了《民主与法制》第20期《人口结构危机是什么?》的一组报道,说实话,我有点震惊。这组报道颠覆了我以前在人口问题上的许多知识和观念。没想到中国的人口结构危机已经这么严重,现在是9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

  • 标签: 人口结构 《民主与法制》 民众 结构危机 人口问题 年轻人
  • 简介:1982年人口控制因素比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强度更大,人口控制因素对于生育率的影响是一种下降的趋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生育率的影响超过了人口控制对生育率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是出生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这是死亡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第二阶段是出生率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197年至今)

  • 标签:
  • 简介:人口控制因素对于生育率的影响是一种下降的趋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生育率的影响超过了人口控制对生育率的影响,1982年人口控制因素比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强度更大

  • 标签: 中国人口 人口转变 历程特点
  • 简介:是出生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这是死亡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第二阶段是出生率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197年至今)

  • 标签: 中国人口 人口转变 历程特点
  • 简介:厦门特区建设30年来,人口发展的速度与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一样令世人瞩目。从建设特区之初97万人口的海防前沿城市发展到目前353万人口的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厦门在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本文拟通过历次厦门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分析厦门人口转变的规律和特征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厦门 人口转变 特区经济
  • 简介:摘要: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在国际有着巨大的影响。国内已有学者对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原因、特征等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并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国内并没有针对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相关反对声音的介绍。本文将介绍第二次人口理论的原始表达,总结出几类主要的批评声音。

  • 标签: 第二次人口转变 生育观念 人口理论
  • 简介:摘要: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在国际有着巨大的影响。国内已有学者对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原因、特征等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并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国内并没有针对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相关反对声音的介绍。本文将介绍第二次人口理论的原始表达,总结出几类主要的批评声音。

  • 标签: 第二次人口转变 生育观念 人口理论
  • 简介:本文从现代协整理论出发,研究了中国人口转变、实际工资与实际产出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及信息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在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实际人均工资、实际GDP之间,至少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对数序列均为非平稳Ⅰ(1)序列。长期来看,死亡率的降低将导致出生率的降低。此外,还证明了出生率与死亡率均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

  • 标签: 中国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的实证分析 死亡率 出生率
  • 简介:摘要 人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经济活动是经济学研究的课题。人口状况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即使人口的微小变化也会引起经济运行的变化。因此,人口状况的变化,如人口增长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中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

  • 标签: 中国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 简介:一、韩国生育率的变化朝鲜战争前的1950年,韩国人口为2000万。战争结束后,韩国政府推行奖励生育政策,加之深受"多子多福"的儒教伦理影响,在韩国人特有的"生下来反正饿不死"观念驱使下,韩国出现了婴儿潮,人口暴涨。1960年韩国人口达到2500万人。这10年韩国人口年增加率为3%,每个家庭平均6.3名子女。韩国人口密度比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还高。1961年,朴正熙军政府认为人口暴涨会制约经济增长,采取控制人口政策,提出"不节制生育的后果不免是乞丐"的口号;

  • 标签: 人口政策 中国东部沿海 人口经济 儒教伦理 婴儿潮 经济增长
  • 简介:根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议,2016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决定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作的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使用了"高龄少子"来描述中国人口结构特征,并以此来阐释全面放开二孩的依据。文本对"高龄少子"作出概念解析和指标分析,用大量数据对中国高龄少子的人口结构特征作出详尽分析,在对发达国家高龄少子的诸多指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广泛采取的家庭政策和移民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后认为:全面放开二孩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在新常态下,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压力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正面意义,它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只是充分条件。在对"人口转变"进行理论史回顾之后,文本对世界不同地区人口转变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实现三个阶段的跨越,成功实现人口转变,当前全面二孩政策符合人口转变的要求和规律。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高龄少子化 计划生育 人口转变 全面二孩 均衡发展
  • 简介: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胡华清,梁巧转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近40年来,台湾地区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经过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阶段向资本及知识密集型的信息社会迈进。与此同时,人口也从“原始均衡阶段”进入“人口转变阶段”而后转到“现代化人口...

  • 标签: CONSUMPT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CONSUMPTION
  • 简介:关于人口转变与生育转变的理论,人口学家曾作过许多不同学科角度的研究和探讨。从人口学的角度看,“人口转变”是指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的过渡阶段),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的转变。而“生育转变”则不仅是由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转变,而且还包括生育作为三位一体的社会现象,所具有的数量、时间和性别特征的转变,即由以早生、多生和择生(生男)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生育向以晚生、少生和生男生女顺其自然为基本特征的生育现代化转变

  • 标签: 人口转变 低生育水平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增长 资源环境
  • 简介:摘要:住房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住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住房质量与普及率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时期,人口转变情况的出现导致我国住房问题存在的矛盾日益凸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地区的住房需求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本文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对我国城镇地区的住房需求进行分析,从发展趋势的角度讨论住房需求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住房需求 人口转变 社会经济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