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低温疗法在中枢性高热中的临床疗效及脑功能恢复情况,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温治疗组采用康诺降温机降温。对照组采用冰帽及冰袋降温。比较两组患者入院7天及一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低温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低温治疗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低温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温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以增分率来判断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d、20d测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低温疗法有助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减少社会负担。

  • 标签: 局部 亚低温疗法 急性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温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84例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低温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33~35℃的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0天评定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低温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省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亚低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疗法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实时监测颅内压和脑组织氧分压的意义。方法选取所在医院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低温疗法,两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颅内压和脑组织氧分压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下降(P

  • 标签: 亚低温疗法 重度颅脑外伤 患者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生存率更高,感染率更低,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更高,P<0.05。结论 联合应用低温和冬眠疗法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与常规治疗相比,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感染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亚低温 冬眠疗法 重度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冬眠疗法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30例应用低温冬眠疗法的患者密切观察,总结观察重点和注意事项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23例术后良好,3例脑水肿加重,1例死亡。结论应用低温冬眠疗法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亚低温冬眠疗法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温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15d及治疗后30d的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最后对患者日常生活给予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相同时间内,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日常生活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期脑出血采用低温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比单纯药物治疗法更有疗效,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期脑出血 亚低温疗法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温冬眠疗法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4例神经外科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给予低温冬眠疗法并配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患者,在其中运用低温冬眠疗法并做好护理措施,效果十分显著,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亚低温冬眠疗法 神经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低温疗法对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并综述了低温疗法的应用进展以及与其他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的联合疗法;并针对低温疗法中的应重点关注的控制点进行了总结梳理,以期为低温疗法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依据。

  • 标签: 亚低温疗法 重症高血压 脑出血
  • 简介:摘要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2]、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通过对18例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要点为呼吸监护及护理、循环监护及护理、体温监护、体位护理、降温及复温护理等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1],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87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低温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并在治疗后一个月评定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良好人数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配合低温疗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起效迅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亚低温疗法 药物治疗 急性期脑出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醒脑静与低温冬眠疗法配合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醒脑静加低温冬眠疗法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低温冬眠疗法配合手术治疗,治疗3个月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为73.3%,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为33.3%,实验组术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与低温冬眠疗法配合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积极改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醒脑静 亚低温冬眠疗法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高热患者低温疗法的护理要点及疗效。方法对70例重型颅脑损伤高热患者采取低温疗法,做好降温护理,注意降温过程的护理技巧,预防并发症的观察。结果70例采用低温患者中,存活61例,死亡9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高热患者应用低温疗法期间,实施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疗法,护理
  • 简介:摘要:低温疗法在神外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临床实践显示,低温疗法广泛应用于神外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尤其在控制细胞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组织水肿等方面展现出积极的效果。科学研究与临床试验的不断深入也为该疗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逐步拓展了低温疗法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范围。针对低温疗法的临床指南和规范的建立以及技术与设备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低温疗法在神外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变得更加规范与便捷。

  • 标签: 亚低温疗法 神外颅脑损伤 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部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头部低温治疗72h。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神经学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12h、24h、48h和72h神经学评分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7d、14d和28dNBNA评分呈现升高趋势,并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低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头部亚低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低温冬眠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筛选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各39例,伤后2h内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低温冬眠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脑氧代谢指标低于对照组,而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伤后24h内接受低温冬眠疗法治疗,可减少脑氧耗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冬眠疗法 脑氧耗量 脑氧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