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给感冒患者开出的240张处方,对临床感冒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表明,抗感冒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率为5.42%,不对症用药率为10.00%,药物成分重复率为17.5%。结论:临床应用感冒药,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对症下药,了解各种感冒药成分的药理特征,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问题,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抗感冒药物 成分 药理特征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年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特征和出院医嘱用药。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时间为20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入组成员,回顾性分析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出院后1个月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其临床特征以及按照医嘱进行用药的情况。结果:患者主要出现的临床特征包括呼吸困难、下肢浮肿以及患者的肺部出现湿罗音;对于阿司匹林的使用其年龄范围在60岁至75岁这一区间的患者中使用率更高,而对于氯吡格雷和利尿剂药物的使用则是在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中使用概率更高,他汀类和地高辛药物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中使用概率相差不大。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衰的患者来说,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年龄大小等不同的临床特征进行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控制,从而进行更加正确合理的用药治疗,保证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不同年龄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特征 出院医嘱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应用药物治疗的9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管理流程,实验组实施药师干预,对比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用法不合理、用药不适宜、用量不合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到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可明显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药师干预 合理用药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儿科患者在临床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儿科药物治疗又是儿科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通过了解目前我国儿科临床用药的现状,介绍儿科临床用药的自身特点,阐明儿科用药的潜在风险及主要注意事项,提出儿科合理用药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儿科 临床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合理用药原则,就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有效改进措施。方法:对我院2020年7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病历加以整理,统计出300份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用药分析,总结存在的用药误区,统计所占比例情况。结果:300例研究对象中有20例存在用药误区,占比为6.67%,具体不合理问题类型及病例数占比中,用量用法有误4例,占比为20%,配伍不当3例,占比为15%,药物种类选择与诊断不符5例,占比为25%,抗生素用药不合理8例,占比为40%。结论: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误区较多,找出引发用药问题的原因,并提升医师诊治专业性,确保用药安全,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心血管 临床用药 常见误区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开展临床药师参与活动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师参与。结果: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0.00%、5.88%,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94%、14.71%,P<0.05;患者用药服务满意度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0%、88.24%,P<0.05。结论:由临床药师参与用药指导可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并可改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药师 临床 合理用药 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使用的药品种类和数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 标签: 临床 不合理用药 规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在门诊用药咨询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药房2021.06-2021.12月未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的18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另选取2022.01-2022.06月已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的18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用药咨询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门诊用药咨询效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用药咨询中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可有效提升用药咨询效果,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出现。

  • 标签: 门诊用药咨询 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临床药师用药指导对哮喘患儿用药依从性及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哮喘患儿(50例)作为研究样本,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50例患儿在均分为研究组25例与常规组25例,分组完成后便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临床药师用药指导,之后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依从性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哮喘患儿来说,应采取临床药师用药指导进行护理干预,其不仅提高患儿的依从性,还改善了临床指标,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临床药师 用药指导 哮喘患儿 用药依从性 临床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采用生脉注射液及合并用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以生脉注射液治疗为对照药物,观察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心电图、发病次数以及中药症状的效率变化。结果:生脉注射液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再用药之后,患者的心绞痛发生频率都有明显的改善,中医症状、静息心电图都有所改善。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在患者用药之后,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和次数都有明显的减少。中医症状、静息心电图情况均明显改善。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 心绞痛 合并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采用生脉注射液及合并用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并以生脉注射液治疗为对照药物,观察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心电图、发病次数以及中药症状的效率变化。结果:生脉注射液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再用药之后,患者的心绞痛发生频率都有明显的改善,中医症状、静息心电图都有所改善。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在患者用药之后,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和次数都有明显的减少。中医症状、静息心电图情况均明显改善。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 心绞痛 合并用药
  • 简介:摘要:药物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发展的一门临床药学专业课程。它叙述和解析了药物医治在卫生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成本和效果,是药物治疗经济学评估的新运用。文中深入分析了如何运用药物经济学,来具体点评和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制订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优化治疗方案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在门诊取药窗口旁开设临床药师咨询窗口,研究观察其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取得的成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所记录的用药咨询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本院咨询人群中, 18岁以下的最多,占44.2%,61-80岁的次之,占比22.5%;咨询内容中,用法用量最多,占81.4%,:药物类型咨询中,中成药最多,占34.6%,西药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消化系统(16.7%)、心脑血管(10.7%)和抗菌药物(10.3%)。结论:开设药物咨询窗口,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还能够降低其用药不良反应概率,提高其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物咨询 合理用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门诊取药窗口旁开设临床药师咨询窗口,研究观察其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取得的成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所记录的用药咨询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本院咨询人群中, 18岁以下的最多,占44.2%,61-80岁的次之,占比22.5%;咨询内容中,用法用量最多,占81.4%,:药物类型咨询中,中成药最多,占34.6%,西药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消化系统(16.7%)、心脑血管(10.7%)和抗菌药物(10.3%)。结论:开设药物咨询窗口,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还能够降低其用药不良反应概率,提高其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物咨询 合理用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心血管内科常见用药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5月-2021年12月的89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用药情况及合理用药途径。结果:89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有11例,发生率12.36%。药物配伍不合理占4.49%;临床诊断与用药处方不符合占3.37%,忽视药品禁忌占2.25%,用药方法与说书不符占1.1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占1.12%。结论:心血管内科常见用药问题有用药配伍不合理、用药方法与说明不符、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应提高医生自身专业知识,增强药品知识的理解,确保对症下药,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用药问题 合理用药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其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进行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有26例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如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方式不正确、违反了用药禁忌等。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临床医师要加强对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用药问题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对为其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所展现的实施效果和实施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均来自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断并治疗、护理的用药患者,共计100例,按照所有患者入院的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用药指导和药学干预模式,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用药依从性及用药管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药物费用和抗菌药物费用更少,用药依从性和用药合理率更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处方不合格率更低。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开展药物治疗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和治疗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花费药物的价钱,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用药合理率和护理满意度,并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处方不合格情况,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临床 合理用药率 药学干预 临床指标 用药依从性 用药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在现代临床治疗环境中,科学用药是保障患者治疗质量的关键,也是建立以人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一项主要内容。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研究人员需要综合评估,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个体状况并建立对应的护理方法使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时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一疾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在针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研究人员认为选择药物治疗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但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案的疾病,所以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药物的安全性就成为了医务人员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中简单针对心血管疾病在用药治疗期间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探讨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旨在为我国的现代化用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帮助与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临床用药 研究分析 用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