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尼克松下台,作为中美建交谈判中的关键人物,邓小平一度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中美关系进展迟滞.建交过程一波三折。1977年1月.吉米·卡特入主白宫。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国总统 正常化 邓小平 松下
  • 简介:红日出东方。美国无视现实。四海翻腾,五州震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红色中国日益强盛,无视中国便是无视世界。谁说美国人不聪明?聪明的尼克松一上台,便在与前苏联的争霸中打出了“中国牌”。契机:小球开路,红色伴银色。焦点:台湾问题,中国人的内政。博士当特使。博士就是博士,博士宴会装肚痛!肚痛的博士却间道中国。美国总统访华。尼克松、毛泽东双手紧握,中美《上海联合公报》震撼全球。中美建交,台岛孤悬。港澳回归,一国两制。台湾,伟大的祖国等着你。几度风雨几度秋,岁月催人逐水流。东方红日映寰宇,西边夕阳枕吴钩。当年国共干戈急,后来台海美航游。千年华夏总一统,共是炎黄何为仇!

  • 标签: 尼克松 毛泽东 周恩来 台湾问题 辛格 中国乒乓球队
  • 简介: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中美两国自即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指出.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 标签: 中美两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交 外交关系 联合公报 中国
  • 简介:发表在本刊2003年第4期上曲宏伟先生的“方寸见证中美关系新篇章”一文称:“自1972年中美两国建交以来,美国先后有六位总统访问我国。”对于中美何年建交,常常出现一些不准确的说法。

  • 标签: 中美建交
  • 简介:外交笔会的成员主要是现在已经离退休的"外交官"。在我们的眼里他们曾经从事的职业是那么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在国际外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为国家利益付出了青春年华,如今又拿起笔开拓着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从本期开始,由外交部外交笔会纪实小组与我刊联合推出"外交风雨"栏目,敬请读者予以关注。开栏的话

  • 标签: 国家利益 印支问题 尼克松总统 核武器问题 两国关系 中美关系
  • 简介:中美建交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中美建交的成功,依靠的是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高层的高瞻远瞩和努力,但也离不开很多热爱和平的中美人士在民间外交这条路上的不断前行.人们常把“乒乓外交”作为中美民间交往的标志性事件,但事实上在此之前就有民间机构在为推动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做着不懈的努力,美国公谊服务委员会就是其中一个机构.

  • 标签: 中美建交 委员会 服务 美国 民间机构 标志性事件
  • 简介: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终止同台湾的“外交关系”。1月28—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卡特总统邀请正式访美并举行深入坦诚会谈。双方签订了中美科技合作和文化协定以及互设领事馆协议。3月1...

  • 标签: 克林顿 最惠国待遇 中美科技合作 中美建交 国务卿 国防部长
  • 简介:[热点背景]2009年1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关两国建交30周年。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史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由此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中美建交 美国总统 国家主席 外交关系 两国关系 世界格局
  • 简介:【背景材料】2009年1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关国总统布什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关两国建交30周年。1979年1月1日,中关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 标签: 中美建交 背景材料 国家主席 外交关系 胡锦涛 关系史
  • 简介:发韧于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汉语教育,至中美建交时已有百年历史。在这百年间,美国的汉语教育受国内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中美关系、国际政治形势等外部因素以及汉语教学方法、语言教育思潮等因素的牵制,经历了初创、转折、跃进到停滞等一系列波折变化。美国汉语教育在这百年间所历经的波折变化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政治内涵,折射出百年间中美关系的变迁和学习汉语动机的更移;同时,它亦启示我们,当下海外"汉语热"能否具有稳定性和可持久性,更为关键之处在于增强中华文化对海外人士的内在吸引力。

  • 标签: 中美建交前 美国 汉语教育 发展史
  • 简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长期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还与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并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但随着美国深陷越南战争难以自拔和美国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美国被迫调整其对外战略,其中一个重大步骤就是于1972年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在此基础上,经过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1979年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可见,“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建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标签: 中美关系 正常化 中美建交 中学 历史教学 教学参考
  • 简介:1976年福特竞选总统失败,卡特于1977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1977年5月,卡特总统公开表示,要朝"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方向迈进",下决心要在其任期内实现中美建交。他认为,1978年秋冬是中美建交的"机会窗口",是阻力最小的时间段。那时国会大选后休会,反对派力量相对薄弱,很难立即组织起强有力的

  • 标签: 中美建交 邓小平 定音 美国总统 机会窗口 正常化
  • 作者: 潘志高许素文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中美建交30多年来袁两国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式前进尧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遥从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看袁有国际格局的变化尧两国社会的变化尧国家领导人的作用和两国民间交流的力量这三个层次遥未来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总趋势不会改变袁但也不会一帆风顺遥
  • 简介: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关系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如何相处直接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史为鉴,回顾过去40年来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我们能够从中获取很多启示,这些则是未来处理中美关系的宝贵财富。建交以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起伏不定。根据中美关系发展过40年的中美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 标签: 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 双边关系 以史为鉴 两国关系 世界
  • 简介:本文探讨了中美建交中的经济因素,指出,美国经济的相对削弱、经济危机和滞胀、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迫使美国与中国建交,以便为美国商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中国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也需要吸收美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 标签: 美国和中国 建交 滞胀 四个现代化
  • 简介: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建交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时处东西方冷战期,此举震动世界,媒界称之为"外交核爆炸"。中法两国的建交谈判曲折而富于变通精神,建交公报只有两句话,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绝无仅有,法国也是唯一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而没有首先宣布同台湾当局断交的国家。详见《中法建交始末》一文。

  • 标签: 中法建交 戴高乐 建立外交关系 法国政府 建交谈判 联合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