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基础。方法选择成人尸体标本10例(20侧),采用俯卧位,对其坐骨肛门窝进行解剖,对肛神经沿肛门走向的角度与长度进行观测,同时对肛神经定位标志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结果尾骨尖与肛后缘的距离为3.80~5.80cm,平均为(4.54±0.64)cm;坐骨结节最凸点与尾骨尖的距离为4.50~8.00cm,平均为(6.03±0.84)cm;坐骨结节最凸点与肛后缘的距离为4.50~7.50cm,平均为(6.07±0.6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距离为3.80~7.10cm,平均为(4.91±0.93)cm;肛神经主干与肛门3点钟、9点钟位的外偏角度为30~40°,平均为(35.4±3.5)°;肛神经主干处于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与坐骨结节的距离为1.50~2.70cm,平均为(2.21±0.26)cm,与骶结节或坐骨结节韧带平面前的距离为1.10~1.60cm,平均为(1.36±0.15)cm。结论肛神经主干处于坐骨结节内侧2.21cm,尾骨尖与坐骨结节的联线上,位置恒定;在开展肛门手术时,将麻醉剂从平坐骨结节最凸点前1.36cm处注入,所取得的麻醉效果会更加理想。

  • 标签: 肛神经 阻滞麻醉 解剖学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 观测闭孔神经闭膜管外段的解剖结构,为临床不同路径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经防腐剂固定的成人尸体 25具,暴露闭孔神经及闭孔周围的解剖结构。结果 闭膜管内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41.53±0.76mm;闭膜管外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54.17±0.42mm;闭孔神经距股静脉内侧壁距离 11.01±0.17mm;闭孔神经穿出点距腹股沟韧带垂直距离 27.92±0.33mm;闭孔神经出闭孔点距耻骨结节距离 23.55±0.27mm。结论 临床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时,安全进针范围宜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 1/3交点垂直向下 27.59~ 28.25mm与耻骨结节的外下至该线距离 23.28~ 23.82mm的范围内,针尖应向后、外、上方刺入,使针尖滑过耻骨水平支下缘,可提高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和安全度。

  • 标签: 闭孔神经 闭膜管 腹股沟韧带 耻骨结节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兴教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使用 课件 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8例CNC患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病理组织以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8例CNC中女性3例,男性5例,年龄20~44岁,中位年龄26岁,平均年龄35.5岁。所有病例均位于侧脑室(右侧脑室2例,左侧脑室6例)。肿瘤切面灰白灰褐色,实性,质脆,偶见钙化。镜下肿瘤由大小较一致的圆形细胞构成,核圆形卵圆形,核仁可见,可见到类似神经毡样区域,另可见蜂窝状,血管分支状及菊形团样结构。免疫组化8例Syn均弥漫阳性,8例Ki-67增殖指数≤2%者3例,为3%者1例,为5%者1例,10%者3例。结论CNC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颅内肿瘤,诊断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且该肿瘤与脑室内其他肿瘤不易鉴别,需要更多病例观察研究。

  • 标签: 中枢神经细胞瘤 CNC 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系统性学习神经神经外科医师从事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活动的基本要求,手术技巧的精进更离不开扎实的神经外科解剖知识。当前针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培)学员的神经教学方法无法调动专培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专培继续教育工作的要求。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目标,转变教学观念,借助自媒体平台、解剖软件、3D打印模型,丰富教学手段;鼓励专培学员学习手绘解剖,丰富学习手段,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推动神经外科医师人才队伍的建设。

  • 标签: 神经外科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神经解剖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图谱在解剖课程当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手机应用的兴起,开发出一批人体解剖图谱相关的手机应用,本文对比了一些现阶段常用的解剖图谱各自的特点,希望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辅助工具,提升本门课的学习效率。

  • 标签: 解剖学课程 解剖图谱 手机应用
  • 简介:周细胞存在于毛细血管壁,发挥调节脑血流量、维持血脑屏障、稳定新生血管等多种重要作用。周细胞损伤引起毛细血管病变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卒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本文就周细胞的分布、功能及其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周细胞 毛细血管 卒中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解剖软件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医学院临床医学1班及2班共36名学生,1班为对照组(n=18),2班为实验组(n=18),对照组采取多媒体PPT二维图谱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三维解剖软件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进行测试,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同时进行学生和老师的双向问卷调查,比较教学满意度。结果两组教学模式的效果比较显示,从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对疾病的理解能力方面,运用三维软件教学法的实验组优于PPT二维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提升学习成绩方面,两组学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1)。结论将三维软件运用于解剖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对临床教学具有推动作用。

  • 标签: 三维解剖软件 多媒体PPT 二维图谱 人体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解剖实验教学占据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学教育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之一。目前我国医学事业逐渐呈现上升发展趋势,在课堂上仅仅讲述大量知识点并不能促进学生向着全面化方向发展,进而不能满足社会实际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必须强化解剖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为培养专业型人才奠定可靠性保障。本文分析解剖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以供参考。

  • 标签: 解剖学 实验教学 改革思路
  • 简介:人体解剖是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在人体解剖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方式发挥的作用有限。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开展解剖教学时,应从强制教学转变为引导教学,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

  • 标签: 解剖学 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 简介:摘要:当前社会医患关系的紧张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难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医 护 院校只顾及学生的技术培训,而忽视对 医护 人才的品德教育的现象却是可能存在的,因此,从基础做起,教师加强对 医护 人才的品德教育成为在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鉴于此,本文就 解剖教学中的医学人文教育 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医学人文教育 解剖学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CT和MR检查的影像特征,并且对其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CT和MR对其影像特征进行检查。结果50例患者的发病位置CT、MR检查都可以将其清晰的显示。而且CT诊断的确诊率明显的低于MR的诊断准确率。结论对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诊断采用MR进行检查,其准确率明显的比CT的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其影像表现以及发病位置具有一定的特点,临床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影像学工具,这样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CT MR 中枢神经细胞瘤 影像学特征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超声检查异常孕妇65例为本组研究对象,对产妇产前超声检查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引产和产后随访证实65例胎儿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露脑畸形3例,蛛网膜囊肿5例,脑膨出11例,脑室扩张和脑积水24例,开放性脊柱裂7例,全前脑6例,骶尾部畸胎瘤2例,颈部水囊瘤5例,漏诊2例,确诊63例,确诊率为96.92%。结论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临床检查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检查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对疾病类型进行准确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本实验于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15例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CT诊断的价值所在。结果所选择的15名患者中,有10名患者的病灶主要在桥小脑角质区,桥前池;有3名患者的在鞍上、鞍旁;有2名患者的在颞区;非典型患者有6例,占比40.0%,典型者有9例,占比60.0%。结论CT诊断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患者,效果显著,可以进行多方位的重建成像,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较高,采取进行,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表皮样囊肿 CT诊断
  • 简介:一、张定浩致颜歌颜歌:见信好!很高兴有机会和你聊聊乔伊斯。事实上我对他所知不多,仅仅读过几部译成汉语的作品,但不知为什么我面对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会想到他,而主要想到的,一直就只是《死者》,即《都柏林人》中最后的一篇。

  • 标签: 《死者》 乔伊斯 解剖学 通信 《都柏林人》 文学作品
  • 简介:摘要微课程是通过互联网在线移动教学,采用建构主义方法的实用性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能力,推动教育发展的改革。而微课程的特点在于耗时短,内容少,资源容量小,便于传播,易于学习等,故而在现代教育领域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医学与解剖应用不是很广泛。人体解剖是医学基础必备的一门课程,而微课程的特点明显,本文重点分析微课程在人体解剖上的应用以及探索在人体解剖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模式。

  • 标签: 微课程 人体解剖学 设计模式
  • 简介:高职院校近年来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型人才,填补了社会上诸多岗位的空缺,从宏观意义上思量,为我国的生产力推进提供了动力,然而高职院校多年来的教学模式还较为陈旧,出现部分专业人才在实践岗位上无从下手,甚至从头学起,导致前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

  • 标签: 高职院校 人体解剖学 实训教学 改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说课,是推广交流护理院校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重要方式,可反映教师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实践等能力。笔者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密切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的联系,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对人体解剖中胃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说课设计。

  • 标签: 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