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本首相中曾4月8日下午在首相官邸会见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并同他进行了亲切的谈话。赵朴初是应日本庭野和平财团的邀请前来日本接受1985年日本“庭野和平奖”,于4月5日抵达日本的。在会见时,中曾首相首先热烈祝贺赵朴初荣获“庭野和平奖”,接着赞赏了赵朴初为促进中日两国佛教界和文化界之间的交流、为谋求世界和平与裁军作出的积极贡献。

  • 标签: 赵朴初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界 中曾根康弘 日本首相 副主席
  • 简介:<正>一九九四年除夕,中国书画家协会荣誉主席、国际文人画家联谊会常务理事、书法家彭飞欣喜地收到了日本国前内阁总理大臣中曾委记来中国进行经贸和文化交流的日本国的渡道信正及松村孝司

  • 标签: 内阁总理大臣 日本 文化交流 飞墨 中国书画 文人画家
  • 简介:鲁迅手稿在﹃文革﹄中曾遭江青劫掠叶淑穗1966年我们国家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这场浩劫中,鲁迅先生手稿也没有幸免。由于运动来得异常迅猛,公检法被破坏,不但人身没有保障,国家文物也有时刻面临被毁坏的危险,在这关键时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同...

  • 标签: 鲁迅博物馆 手稿 文革 文化部 江青反革命集团 文化大革命
  • 简介:资阳市雁江区古三贤之首的苌,既是春秋后期政治舞台上的大政治家之一,又是先秦古蜀地区最著名的大学者、大义人。这是学习《左传》《国语》《庄子》和《史记》《淮南子》等古文献后产生的认识。

  • 标签: 故里 《淮南子》 春秋后期 《史记》 《庄子》 《国语》
  • 简介: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枸邑侯。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徙封宣平侯。帝尝问通博之士,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设计论谈:“鬼子来了”,这当然是开玩笑的说法,但也代表了目前我们社会生活和建筑设计中的一种现象。那么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社会和设计界对这种现象的非常关注?或者是与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有关呢?或者是经济方面的考虑?您自己是从哪个方面关注这个话题的呢?

  • 标签: 建筑设计 社会生活 自尊心
  • 简介:背景链接司马迁(约前145-前87),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

  • 标签: 《史记》 司马迁 文学家 中国 史学 西汉
  • 简介:作者李小荣,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10月版。梁代僧佑的《明集》与唐初道宣的《广明集》是中国佛教史上两部极为重要的典籍,它们为研究汉唐之际的三教关系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作者针对二书中共同关注的思想问题进行了探源性研究,主要包括化胡说、夷夏论、因果报应论、形神论、道教《灵宝经》与佛典关系等。此外,还对历史争论不休的《牟子理惑论》、永平求法说之真伪以及《明集》的撰成经过,悉做了一些文献学上的考证。

  • 标签: 《弘明集》 述论 中国佛教史 因果报应论 《灵宝经》 巴蜀书社
  • 简介:《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5期、2009年第3期刊登葛晓《南京牛首山觉寺郑和德塔考证》和《南京牛首山觉寺郑和德塔考证补遗》两文,对南京牛首山觉寺塔地宫出土文物,尤其是鎏金喇嘛塔及其铭文进行研究,提出觉寺塔地宫是郑和归葬处的观点。我们则认为鎏金喇嘛塔是明代童官信仰佛教的产物,铭文中的“李福善”并非郑和,而是另有其人。

  • 标签: 弘觉寺 鎏金喇嘛塔 李福善 郑和
  • 简介:,字叔。是我国东周一位神话般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公元前580年,诞生在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忠义镇苌村苌山。他资质聪敏,勤学好问,兴趣广泛,曾拜觋为师操练异术。通晓天文地理及历律,擅长音乐,人称智多星,著有《苌》15篇。

  • 标签: 历史人物 传奇色彩 勤学好问 天文地理 公元前 资阳市
  • 简介:设计论谈:您在中国的项目进展如何?在和中国的合作设计项目中哪些是您感觉良好的。哪些让你为难?

  • 标签: 设计项目 项目进展 中国
  • 简介:<正>一、情景剧活动实施过程与注意事项1.集体教学中情景剧的组织与实施活动场地:幼儿园多功能大厅,约220平方米,内设有舞台约40平方米,还设有多媒体音响、戏剧服饰橱柜等。活动时间:小班幼儿每周1次,中大班幼儿每周2次,每学期混班活动2次、混龄活动2次。

  • 标签: 小班幼儿 集体教学 接受状态 活动场地 家庭生活
  • 简介:摘要曾静案中曾静在投书中给雍正塑造了一个失德暴君的形象,但《大义觉迷录》曾静在供词里又把雍正塑造成了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圣君形象。通过分析《大义觉迷录》原文,对比曾静心中雍正形象的变化,追溯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大义觉迷录》中,曾静对雍正个人形象的认识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那些因素导致了雍正“暴君”形象的形成,又是那些因素促成了曾静心中“从古所未有”的仁君形象的形成呢?

  • 标签:
  • 简介:文章列举秦晋等地方言的事实,较为充分地论证了"支微入鱼"现象实际是历史上中原官话曾经存在过的一个语音层次的观点.认为,在汉语历史研究中引入层次的观念,在方言研究中提倡方言比较是很重要的.如果这样的层次发掘得多了,这样的"语音片"联系得广了,或许可以还汉语一个活生生的发展历史.

  • 标签: 中原官话 北方官话 吴语 文白异读 语音层次
  • 简介:<正>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开宗明义第一首诗便是《坐济石壁下及暮而去》。诗云:我有千里游,爱此一片石。徘徊不能去,川原俄向夕。浮光自容与,天风鼓空碧。露坐闻遥钟,冥心寄飞翮。

  • 标签: 曹雪芹 片石 曹寅 山海关 南京 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