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体育舞蹈界与国外同行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体育舞蹈选手的舞蹈技艺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高水平选手相比,还在文艺修养、心理训练、音乐融洽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对中外体育舞蹈选手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提高我国体育舞蹈这一运动项目的国际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竞技体育 体育舞蹈 艺术
  • 简介:国际体育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为梳理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遵循文献计量及同行引用(TLCS)规律,选取1997年以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CNKI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运用CiteSpaceV辅助分析认为:国内体育旅游研究分为概念确定(1992—2005)、热点形成(2005—2012)和多元议题(2012—2017)三个阶段;国外体育旅游重视赛事旅游影响、“动机—行为”心理分析、旅游健康促进、生态可持续四个子领域的剖析。研究提出:(1)确定体育旅游的概念要“开放、包容”,不可局限;(2)尝试创新全域体育旅游模式(项目、路线及区域);(3)重视体育旅游生态发展、可持续问题;(4)准确定位研究对象和调研群体;(5)适当调整研究方向,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强化体育在旅游中的地位,丰富体育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 标签: 体育旅游 文献计量 研究进展 体育赛事 旅游生态 体育产业
  • 简介:强化高校体育建设是新时代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校建设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其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又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此希望通过了解国内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设置,并将其与国外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对比,深入研究中外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区别,以期对建设健康中国、促进现代化教育和营造全民体育的良好氛围做出些许贡献。

  • 标签: 体育课程 评价体系 过程评价
  • 简介:以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西方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四要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应实现由增强体质教育向完善人格教育转化,注重体育人文关怀;在课程设置上,应由课程需求向"以生为本"转化,凸显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由偏技能学习向多元化、一体化转向,注重技能学习与文化传承;在课程组织形式与方法上,应由分支发展向传统与现代融合转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组织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得益彰。

  • 标签: 中外 公共体育课 普通高校 对比研究
  • 简介:中外体育越轨行为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国内研究时间不是太长,基本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模式,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国外研究内容涵盖广泛,研究方法多元化,形成了理论体系。我们应该在判定标准上作出努力,体会"positivedeviance"的警示作用,全面理解体育暴力,对待兴奋剂坚持自己的观点。

  • 标签: 体育越轨行为 兴奋剂 体育暴力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作为人类创造的高级文化形态的竞技体育在政治、竞技、文化各方面都体现出其价值。本篇论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针对国内外的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所要经历的起源、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现代等阶段进行划分,并且阐述相应的观点;提出了我国以及国外竞技体育应当在遵循基本依据的前提下,分阶段进行研究对比,并提出建议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 标签: 竞技体育 发展历史 国内外对比
  • 简介:摘要: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强弱和民族兴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西方与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因此,通过对中西方学校体育发展历程的比较,探究中西方学校体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的不同形态,促使学校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标签: 体育史 学校体育 发展对比
  • 简介:在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的时代背景下,体育也成为唐代对外交流的基本内容。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对唐代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的内容、特点及历史意义进行论述,为继承和弘扬东方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提供借鉴。

  • 标签: 唐代 体育文化 东方体育文化 交流 意义
  • 简介:我国体育博物馆从无到有完成了初创任务,已建体博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进一步地发展与完善,是摆在体博主管部门及广大体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中外体博历史及存在价值的考察,对奥林匹克博物馆、美国新英格兰滑雪博物馆和中国、德国、澳大利亚体育博物馆发展现状的比较与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我国体博的建设性意见。本文是作者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一部分。

  • 标签: 国际体育博物馆 奥林匹克 发展现状 中外体育 体育文化 博物馆学
  • 简介:文章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参考国外发达国家幼儿园体育教学办学经验,立足我国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我国幼儿园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建议: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应多元化;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要多样化;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需自由化。

  • 标签: 幼儿园体育 中外对比 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WendellHolmes,1841—1935),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伟大的法官之一。184lff-3月8日出生于波士顿。186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是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霍姆斯应征入伍,为陆军中校,并在战争中数度负伤。退伍后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习。1866年取得律师资格并开始在波士顿执业。

  • 标签: 法律人 联邦最高法院 哈佛大学 南北战争 应征入伍 律师资格
  • 简介: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cvonLiszt,1851~1919),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李斯特18岁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四年后又赴哥廷根、海德堡等大学学习。在维也纳,他深受其老师耶株(RudolphvorJhering)、麦克尔(A.Merkel)和瓦尔堡(E.Wahlberg)等人的影响。1875年,李斯特以《伪誓和虚伪的证言》的论文,成为格拉兹(Graz)大学的讲师。

  • 标签: 法律人 大学学习 李斯特 维也纳 奥地利 海德堡
  • 简介:克莱伦斯·丹诺(ClarenceDarrow,1857~1938),美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律师,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演说家、辩论家、政治活动家和杂文作家。

  • 标签: 法律人 中外 政治活动家 美国历史 律师
  • 简介:莱昂·狄囊(LeonDuguit,1859~1928),法国法学家,社会连带主义法学(社会学法学派的一个支派)的主要代表。1859年2月4日出生,1882年6月在波尔多大学法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同年10月,在教授资格竞争考试中合格。1883年1月,取得冈城大学法学院教授资格,1886年10月,取得波尔多大学法学院教授资格,1892年4月,任波尔多大学法学院宪法和行政法教授,1901年,出任该法学院副院长,1919年起任院长,直到1928年12月18日去世。由于狄骥一生都在波尔多大学度过,所以他以及他的追随者也被称为“波尔多学派”。

  • 标签: 法律人 社会连带主义 法学院 波尔多 博士学位 法学家
  • 简介:张志让(1893-1978),号季龙,江苏省武进县人,191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5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读文科,1917年秋改入哥伦比亚大学读法律,1920年夏转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法律,1921年回国后先在北京北洋政府司法部任参事,两年后任大理院推事,同时从事法学研究和文化教育工作,并任北京大学,东吴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

  • 标签: 法律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文化教育工作 北京大学 19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