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他是元代著名散曲家中少数几个官位较高的汉族作家之一,先后任过监察御史、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后弃官归隐达八年,其间朝廷曾七次征召,他都未再出。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陕西大旱,朝廷任他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去救灾,他毅然复出。到职

  • 标签: 张养浩 监察御史 散曲家 济南人 双调 贯云石
  • 简介:魏野畴的《中国近世》于20世纪20年代初脱稿,1930年出版,该书导言部分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唯物史观,是中国第一部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近代的专著,它奠定了魏野畴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一的历史地位。

  • 标签: 魏野畴 《中国近世史》 书评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 简介: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的转型与变革之路,中国品牌也以改革开放为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走过四十年的风雨历程。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品牌的暗流已经涌动。4978年12月4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题为《恢复商标维护名牌信誉》的文章,谈及了当时产品上没有商标给消费者购买造成的困难,提出"人们强烈要求尽快在纺织品上标上厂名,恢复商标,而且要求各厂固定商标,专厂专用,以维护名牌信誉”,—批老字号顺势在不久后率先恢复商标。

  • 标签: 中国品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 商标 消费者
  • 简介:韦庆远、柏桦先生合著,已于2001年9月,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梓行.全书共11章,34万字.与以往官制相比,该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首先,作者注重对官制作动态的研究.既力图较准确地阐明历代各种类型和级别官制的架构形式和权责范围,又致力于更加具体地评述他们的实际运行状况和所起的作用.作者坚信:'官制的运行才是官制的精髓所在.'以第三章中枢辅佐机构为例,大多学者依据等古代文献,研究确认自汉武帝时起,以中外来划分朝官:大司马在皇宫中设府办公,是为中朝官;丞相和公卿办公府第在官外,故称外朝官.作者则根据职官实际运作情况发现,除大司马、丞相等中、外朝官之外,还有一个以皇帝身边中书、侍中、宦者和长御等组成的禁省官,'实际上构成禁省官、中朝官、外朝官这样三个内外不同的层次.了解内中外三层次官员权势的沉浮升降,不仅能更清楚地看到两汉官制的变化轨迹,也有利于理解以后各代中央官制发展变化的规律.

  • 标签: 官制 评介 上海 中心 出版 东方
  • 简介:著者应编辑部约,撰《谈谈禅宗的五家七宗》,从2000(1)起,连载至2001(4)结束。著者之《中国佛教》,从本期起,接1999(6),继续连载。因间隔时间较久,现将1999(6)之本文目录列出,使读者有一完整之概念。

  • 标签: 中国佛教史 间隔时间 编辑部 著者 连载 禅宗
  • 简介: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及其南面的氹仔、路环二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但从1553年开始逐步被葡萄牙殖民者所占据。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是继香港问题圆满解决之后,中国的又一件政治大事!为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本刊特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专家学者,根据翔实的档案材料撰写了一组专稿,其中有的阐述澳门地名的历史演变,有的披露澳门珍档的重要发现,也有的寻绎澳门历史问题的由来发展,还有的是探讨澳门个案史实的缘起情由……

  • 标签: 澳门回归 澳门史 档案材料 澳门问题 葡萄牙殖民者 澳门历史
  • 简介:真实是志书的生命,资料是编修志的基础。只有充分占有真实的史料才能编出有血有肉的志书。档案对于编修志的人来说,犹如建房之砖瓦木石,缝衣之针线布帛,是十分宝贵的基础材料。但是,档案资料也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史料一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它所记录的内容,由于作者受时代、经历、立场和认识的局限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所记史实错误、不准现象也时常发生,所以,在使用这些史料时,不能“拿来就用”,还有个考证、鉴别的问题。“考而后信”,的确是古代史志家们的经验之谈。利用档案材料,要分析研究,去伪存真,择取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料,直接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档案为编修志提供可靠、真实的材料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 标签: 档案材料 编史工作 修志工作 地方志 志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但他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却毫无建树,这种文明以后将由孔子等学者在文化上加以说明,推进了以后中国秦汉式的统一大帝国的形成

  • 标签: 中国思想史 思想史简述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0-01
  • 简介:中国时代的定义已如上述,原考古与历史时期考古的不同在于,中国的原时代是

  • 标签: 中国原史 原史时代
  • 简介:国歌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它起着激励国民、凝聚人心的作用,是现代国家不可缺少的元素。国歌是在世界历史驶入近代文明、人类活动联系紧密、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出现的。

  • 标签: 变迁史 中国 世界历史 人类活动 凝聚
  • 简介:  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首先了解这门科学过去和现在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知道前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不能借鉴古人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不了解当前这门科学的前沿性问题,也就谈不上在已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的进步.…………

  • 标签: 中国孙子 孙子学史 学史弁言
  • 简介:一、中国封建制度中的性中国研究性问题的兴趣历史悠久。可信资料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221),即封建制度开始时期。封建制度共维持了2,681年,直至公元1911年,满清政府遭推翻才告结束。在这段长达2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性文化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帝王的地位至高无上,而女性的地位则非常低下,除皇后以外,帝王更拥有后宫佳丽三千,随他支配。权贵的快乐的确是建立於低下阶层痛苦之上。

  • 标签: 中国性学史 春秋战国 清政府
  • 简介:任宜敏著,人民出版社,332千字,2005年5月,438页。本书全面考察了元代百余年间的佛教发展的情况。全书共七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元代宗教政策、僧官制度、刻经与著述、造像艺术、寺院经济几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介绍了藏传佛教与后弘诸派的情况。第三章介绍了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特殊地位、

  • 标签: 中国佛教史 元代 藏传佛教 人民出版社 佛教发展 宗教政策
  • 简介:评《中国老学》[香港]王煜如写欧美的老子诠释,华裔已是扮演重要角色。《中国老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不必提到外国人,除非是汉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熊铁基、刘韶军及历史系马良怀合作撰写的这本书,是中国哲学及道家道教哲学诸科师生...

  • 标签: 老学史 《黄帝四经》 《老子》 《淮南子》 黄帝阴符经 熊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