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性失眠的中医以及综合干预疗效。方法:选择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8 月 在我院进行颈性失眠治疗的患者 50例作为颈性失眠组,同时选择同期单纯失眠症治疗的患者 50例作为单纯失眠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要素的出现率。同时对比颈性失眠症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气虚、血虚、瘀血以及气郁属于颈性失眠症患者的常见中医要素,采用综合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未干预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上颈性失眠症,容易致使患者出现气虚、血虚、血瘀以及气郁等临床表现,大大降低患者睡眠质量。对颈性失眠患者采用综合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颈性失眠 中医证候研究 综合干预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药结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对中医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5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为对象,对如上病患进行艾药结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临床中医程度。结果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较,各项中医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使用艾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中医,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艾药结合 桥本氏甲状腺炎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要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各类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中中医要素发生情况,分析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与中医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蝶型在黄褐斑患者中所占比重最大(45.00%),面中部型次之(27.50%),泛发型最少(20.00%);蝶型黄褐斑失眠健忘所占比重较大(44.44%),面中部型黄褐斑月经不调所占比重较大(22.73%)。结论中医症候要素与黄褐斑面部皮损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失眠健忘是蝶型黄褐斑的相关因素,月经不调是面中部型黄褐斑的相关因素。

  • 标签: 黄褐斑 面部皮损分型 中医证候要素
  • 简介:目的研究和探讨慢阻肺合并轻度认知障碍这一疾病在中医角度上的临床特征和要素的分布情形。方法在本院2018年2月2号到2019年2月2号这段时期内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当中随机选取108例,分析他们的临床中医信息,并据这些信息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再借助SPSS22.0统计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整合、分析。结果有效的数据一共有102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对于慢阻肺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而言,寒这一要素是对其产生影响最多的要素,除此之外,热和风、还有气虚和痰饮也是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要素1。其次,肺部是这一疾病最主要的作用部位,紧接着就是肾和脑。而其病性症素一共有六种组合的可能性,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两症素的相互组合,而三、四症素的组合频率差不多,单一和五症素的出现情况最为少见。如果按照虚实情况的多少排列,我们可以得到虚实夹杂多于单纯虚症,而单纯虚症有多于单纯实证的结果。结论根据中医辨证理论,我们可以得知,这一慢阻肺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疾病主要的病灶一般都在肺部,而脏腑的失调一般都是以肾为中心,除此之外还涉及脑部,最后,引起其发病的主要要素,有寒和热以及痰饮等因素1。

  • 标签: 慢阻肺合并轻度认知障碍 中医 证候要素 临床特点 寒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分型规律。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80例患者的身体指标水平。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归纳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分型规律。结果统计80例AECOPD患者中医症状及体征频数相关数据,活动喘甚、舌体胖大、脉沉气喘声高等中医征候较为常见,分别有56、57、58、59例患者出现相应症状。结论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分型,对促进本病中医分型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证候分型
  • 简介:摘要为探讨RA患者中医症候和临床特征,为疾病开展针对性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对2018年7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273例RA患者进行研究,进行辨证分型确定中医类型,比较不同症候患者ESR、CRP、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citrullinatedpeptideantibody,CCP)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不不同中医的RA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ESR、CRP、RF、CC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RA患者的性别、病程对中医影响明显,不同中医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RA 中医证候 临床特征 RA活动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中医症候,为临床治疗提供研究材料,完善治疗方法,改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和中风病辩证诊断标准统计患者的型和症候叠加情况,观察症候的分布情况。结果患者的型中,风所占的比例最多,其次是痰频率较高,然后是火,发生频率最低的型为气虚;症候的分布情况为三组合发生的情况最多,火、痰和风的组合例数为27例;风、气虚和痰症的组合例数有15例,阴虚阳亢、痰和风的组合例数有12例。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基本型是风,也是患者在患病初期的最主要的症候,随着疾病的发展,风证出现的频率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淤血和痰是造成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症候,火是促进疾病严重化发展原因。疾病发展的机理为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其一直存在本虚标实的症状。

  • 标签: 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 急性期 中医症候
  • 简介:摘要:为探讨 RA 患者中医症候和临床特征,为疾病开展针对性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对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 我院 273 例 RA 患者进行研究,进行辨证分型确定中医类型,比较不同症候患者 ESR 、 CRP 、 RF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结果与胸痹心痛病中医病性要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88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20排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技术,将结果与中医辨证结合,统计研究对象中医病性要素分布情况,分析冠状动脉CTA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要素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阳虚、寒凝依次为胸痹心痛常见病性要素;三支病变主要素为血瘀、痰浊,单支病变主要素为气滞;冠心病狭窄严重患者常见气虚、阴虚、痰浊素。结论冠状动脉CTA结果与胸痹心痛病中医病性要素分布间具有相关性,可用于临床在治疗胸痹心痛病时正确辨证论治、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及调整药方。

  • 标签: 640层螺旋CT 冠状动脉CTA结果 胸痹心痛病 中医病性证候要素
  • 简介:摘要梦交早在《黄帝内经》即有记载,其病因病机和治疗在历代医籍中也有论述,经典方药为张仲景创立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笔者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浅析该病的病因病机、辨治和预防调护等临思路。

  • 标签: 早孕 梦交 辨治 调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分布特点。方法5个研究中心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47例,给予现代康复或中医康复训练,评估入组时和入组21天时改良的Ashworth分级和积分,并对证分布规律进行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47例患者中,痉挛程度有效改善71例,无效76例。治疗前患者以痰、血瘀、火热为主,同时夹杂气虚;经康复治疗后,痉挛程度改善有效组的患者转变为气虚和血瘀为主要,候复杂程度减少;无效组中,患者仍以痰和血瘀为主,且组合较复杂。结论痰和血瘀是中风病偏瘫痉挛患者的重要病基础,贯穿痉挛始终;随痉挛程度改善,由痰瘀、火热、气虚等多种复杂组合逐渐转变为气虚血瘀为主,候复杂程度呈现出逐渐减轻的趋势。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偏瘫痉挛 证候 频数统计 关联规则
  • 简介:身热、面赤、烦躁、口渴、出汗、脉洪大、浮大或数、苔黄或黑、吐血、衄血及阴斑,既指肾阳虚寒和脾肾两虚,很似阳热有余之证

  • 标签: 中医纲 中的阳证 浅谈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绝经前后诸(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期间,选取96例绝经前后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中医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大于对比组的79.1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改善水平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治疗后的改善水平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绝经前后诸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较高,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 标签: 中医治疗 绝经前后诸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乳腺增生是困扰城镇妇女的常见疾病。本文基于文献,从城镇妇女的中医病因病机、体质类型与中医的分布、乳腺增生对城镇妇女的危害、城镇妇女乳腺增生的防治等方面对城镇妇女乳腺增生病进行了概述。

  • 标签: 城镇妇女 乳腺增生 中医体质 外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患者中应用中医型辨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65例帕金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综合回顾法探究所选患者的特征,并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有患者31例,治疗工作中选择西药对症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患者34例,治疗工作中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型辨证治疗,对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价值进行客观对照。结果经观察、治疗,两组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均已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水平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西医治疗组为58.06%(18/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优化帕金森患者救治措施,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型辨证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救治效果,使其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荐推广。

  • 标签: 中医证型 西医对症疗法 帕金森患者 Webster UPDRS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中医型以及检验指标的探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70例,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运用中医辨证方法对全部患者进行分型处理,将其划分为三个型,主要有: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气虚型。对中医症型以及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有 28例患者的病理损害程度被检测为四、五级,且肝肾阴虚型患者所占的比例最多,占 42.9%。而在上述两类分级中,气阴两虚型患者所占的比例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很好的把握,从而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努力改善病情,同时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的提高。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检验指标 中医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