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喜、怒、忧、思、悲、恐、惊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被称为七 ,是人的其中常见情绪表现。七过极是传统中医理论中导致各种疾病的的常见病因,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为情致导致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见。因此,笔者认为深入地研究致病学说,对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辨证治疗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和重要意义。

  • 标签: 情志致病 传统中医理论 压力
  • 简介: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西医之间由于两者天然的差别,造成了在基础理论、病理、病机、思维模式和表述方法等诸多不同。但就致病的某些症状上看是和现代医学的心脑血管病相吻合的。文章试图从一些古医籍的致病的描述和西医心脑血管病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关系中做一初步探讨。

  • 标签: 七情学说 心脑血管病 情志致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5月~2020年10月,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分别纳入到中医组和对比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增加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和配合度。结果:

  • 标签: 肿瘤 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论 配合度
  • 简介:摘要:中医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展现出重要的作用,情绪调理、心理疏导和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量和治疗效果。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严峻的心理挑战,情绪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中医理论强调情绪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提出通过调理、调适心态以及相关治疗手段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本文首先概述中医理论,再分析中医理论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发展方向和前景。

  • 标签: 中医情志理论 肿瘤护理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护理是中医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它通过研究病人心理活动的规律及最佳护理方法,来达到病人身心早日康复的目的。

  • 标签: 情志疾病 调护
  • 简介:摘要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具体表现,当七过胜则会引起人体阴阳偏盛,气血不和,经络阻塞和脏腑功能失调。本文从致病的特点、致病的症候表现、护理的基本原则、护理的方法来简述中医护理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 标签: 七情致病 情志护理
  • 简介: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提出"九气",后""一词在中医学中获得广泛运用。这一术语虽有被译作"emotion"的先例,却不如心理学和生理学术语"情绪"译为emotion有据可查。文章欲通过""与"情绪"二词比较,为""英译提供支撑之据。

  • 标签: 中医学 情志 情绪 翻译
  • 简介:摘要从中医角度讲解了与癌症关系,癌症病人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癌症病人的重要性,总结了笔者多年对癌症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从心理护理过程,中医方法、技巧及措施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对癌症病人实行情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康复。在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开展得有形有色的今天,在广泛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病人心理护理,也使独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护理得以发扬。

  • 标签: 癌症病人 中医情志护理 技巧与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理论在身心皮肤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调研医院收治的94例皮肤病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7),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情绪、中医临床症状,以及两组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理情绪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评分均显著改善,组间对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74%)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皮肤病患者进行护理中,落实对患者中医护理,利于消除患者心理情绪,且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其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

  • 标签: 中医情志理论 身心 皮肤病 焦虑抑郁
  • 简介:《内经》关于“怒”的理论中蕴涵了大量现代情绪,心理学的科学内涵,以先继承后创新视角对怒从定义、分类、病因病证双重属性及怒病治疗等方面进行认识。

  • 标签: 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收治时间顺序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均获得缓解,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中加入中医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诊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认为这种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乃是中医理论的独特见解;采取以情胜、以情制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是中医理论的一项创举。可致病亦能治病的心身统一观,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是中医学宝库的精华之一。其理易明,其法难施,然而古代许多医家巧妙地以言语为主要手段成功地治疗了为数甚多的疾病。

  • 标签: 中医理论 言语疗法 情志疾病 怒胜思 思胜恐 恐胜喜
  • 简介:摘要由于受因素的影响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本文依据作者多年临床心得并采摘名医大师之铭训,从六个方面入手,提出了致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1)心病心治;(2)重塑心境;(3)移情转;(4)加强沟通;(5)五相胜;(6)认知行为疗法。其目的是消除病因、纠偏防变、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情志因素 疾病 心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痤疮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3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55例)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81.8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护理可以提高痤疮患者的疗效,对痤疮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诊患者的护理采用中医结合心理护理方案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结合中医的心理护理方案,对比两组进行相应护理措施后的SAS以及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相应的护理方案后,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仅为39.46±3.75和43.14±4.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理论在急诊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对患者的心理有明显的安抚作用,减少了患者焦虑等情绪,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情志学 急诊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临床证候繁杂,病机复杂,患者大多具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药物疗效。因此,在提供有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障碍,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抑郁 焦虑 情志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