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评估细菌感染严重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方法将163例患者分为局部感染组、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依次命名为A、B、C、D组,各组病例分别为59例、5l例、24例、20例。选取同期住院但无细菌感染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抽血查PCT及CRP水平,治疗7天后复查PCT水平。结果PCT水平以D组最高,且高于其余各感染组(P<0.05);各感染组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CRP及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天后,各感染组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水平可用于早期评估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有助于病情变化的临床监测。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 C 反应蛋白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重症细菌感染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普遍存在抗菌药物不规范及过度使用的问题,因此制定本建议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避免不恰当的、过度的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医院内细菌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或者是与医院有关的感染。理论七,任何感染均可在医院内发生,但是,在医院环境中有许多可导致感染的特殊因素(表1)。院内感染常见,甚至可能是严重或致命的。一些院内感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医师必须记住他们关心患者的职责需扩大到如基本卫生和避免滥用抗生素等基本问题,这样可以防止患者发生感染

  • 标签: 医院内感染 细菌感染 菌血症 尿路感染 抗生素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CRP对不明原因发热儿童严重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CRP对不明原因发热儿童严重细菌感染诊断价值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2年10月。采用QUADA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使用MetaDisc1.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结果初检到314篇文献,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进入系统评价(n=2179)。6篇为前瞻l生研究,1篇为回顾性研究。CRP的最适界值为30~91mg·L^-1。严重细菌感染的患病率为1.7%一29.3%。4篇文献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是严重细菌感染独立的预测因素。报道敏感度和特异度文献间具有高度的异质性,采用描述性分析,CRP不同最适界值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33%~89%,特异度为75%一97%。报道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的文献间具中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合并,合并阳性似然比为4.43(95%CI:3.49~5.63),阴性似然比为0.39(95%CI:0.29—0.54)。SROC曲线下面积为0.85,Q指数为0.78。结论在以不明原因发热就诊的婴幼儿中,CRP对严重细菌感染具有中等的诊断价值,应用时尚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不明原因发热 儿童 严重细菌感染 诊断价值 系统评价
  • 简介:L菌又返祖为亲本菌株,但同期中L菌株也可返祖为有菌壁的亲本菌株,L菌也称细菌L型

  • 标签: 型细菌 细菌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不同热程不明原因发热儿童严重细菌感染(SBIs)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获得PCT对不明原因发热儿童SBIs诊断价值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4年7月,按照QUADAS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使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不同平均热程(<24、~48和>48h)PCT、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诊断SBIs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进行汇总,并进行异质性检验,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使用Stata12.0软件判断发表偏倚并绘制漏斗图。结果初检到442篇文献,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进入Meta分析(中文1篇,英文10篇)。1平均热程<24h对SBIs的诊断价值:PCT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95%CI:0.69~0.80)和0.80(95%CI:0.77~0.83),SROCAUC为0.870(95%CI:0.817~0.923);WBC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48(95%CI:0.41~0.55)和0.54(95%CI:0.51~0.58),AUC为0.484(95%CI:0.440~0.663);ANC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30(95%CI:0.21~0.40)和0.78(95%CI:0.73~0.83)。2平均热程24~48h对SBIs的诊断价值:PCT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95%CI:0.79~0.91)和0.63(95%CI:0.60~0.67),AUC为0.857(95%CI:0.761~0.953);WBC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4(95%CI:0.44~0.65)和0.46(95%CI:0.41~0.51),AUC为0.558(95%CI:0.479~0.636);ANC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47(95%CI:0.28~0.66)和0.12(95%CI:0.08~0.17)。3平均热程>48h对SBIs的诊断价值:PCT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95%CI:0.75~0.90)和0.55(95%CI:0.50~0.59),AUC为0.816(95%CI:0.596~0.996);2篇WBC文献的敏感度分别为0.69(95%CI:0.41~0.89)和0.34(95%CI:0.28~0.41),特异度分别为0.81(95%CI:0.69~0.91)和0.29(95%CI:0.24~0.35);AN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95%CI:0.75~0.95)和0.40(95%CI:0.34~0.46)。结论对不明原因发热儿童诊断SBIs的价值,发热<24h检测PCT有较高的特异度;发热24~48h检测PCT有较高的敏感度。

  • 标签: 降钙素原 不明原因发热 热程 儿童 严重细菌感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60日龄以下发热伴严重细菌感染(SBI)患儿年龄及性别方面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4家儿科急诊收治的60日龄以下、既往健康现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足月婴儿。结果1 701例患儿中,214例(占12.6%;95% CI,11.1~14.3)发生SBI。196例(占11.5%;95% CI,10.0~13.1)诊断为尿路感染(UTI)。28日龄以内组和29~60日龄组,脑膜炎发生率分别为0.9%(95% CI,0.3~2.0)和0.3%(95% CI,0.1~0.8),菌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2%(95% CI,1.9~4.9)和0.6%(95% CI,0.2~1.3)。男孩SBI患病率较高,为16.0%(95% CI,13.8~18.5),女孩为8.0%(95% CI,6.2~10.2),UTI的风险是女孩的两倍。脑膜炎发生率:男孩为0.3%(95% CI,0.1~0.9),女孩为0.7%(95% CI,0.2~1.6),菌血症发生率:男孩为1.8%(95% CI,1.0~2.8),女孩为1.0%(95% CI,0.4~2.0)。结论SBI总体发生率为12.6%,主要为UTI。菌血症和脑膜炎发生率较低,尤其是29~60日龄组,男孩和女孩无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对血浆降钙素原、CRP、以及IL-6进行检测的诊断意义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20例新生儿严重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局部感染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A组,另选择20例无感染依据的新生儿,设置为对照B组。血浆降钙素原、CRP、以及IL-6分别利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散光比浊法、以及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浆降钙素原、CRP、以及IL-6的检测阳性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血浆降钙素原、CRP、以及IL-6指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00%(18/20)、65.00%(13/20)、75.00%(15/20),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对血浆降钙素原、CRP、以及IL-6进行检测的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方便,有临床进一步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菌感染 新生儿 血浆降钙素原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通过我们的精心的护理有效的预防及控制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扩散及传播。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ICU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7期
  • 机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查阅了1974年至1994年出生的19万名丹麦男子的住院记录。所有这些男性都在19岁时接受过智商测试,这是丹麦义务兵役制所要求的一项程序。智商测试旨在评估这些人的逻辑、语言、数字和空间推理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细菌检验现状,总结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集的1500份临床细菌检验样本资料,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MIC药敏试验,统计临床细菌检验结果。结果本组送检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为52.1%,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分别占71.8%、24.4%、3.8%,检出病原菌菌株数量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结论临床细菌检验对于病原菌诊断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都具有指导意义,应当将其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手段。

  • 标签: 临床细菌检验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一是对5年来我院胆汁培养的病原菌的变迁和相关分布,以及在其耐药性方面的变化进行深入了解,为临床用药的指导进行有效依据的提供。二是对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易感性因素进行了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到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39例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188株病原菌的耐药性、分布以及其各种危险因素。结果10年5月到15年5月中的152份胆汁标准的102份病原菌培养阳性进行检测,具有1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是其分离的主要病原菌65.3%的百分比,其中的ESBLs阳性耐药株则为45.9%,胆道由ERCP引起感染,病原菌变迁较大,大肠杆菌的感染率也有了25%的提升。二是根据以往的数据,胆道手术导致胆道感染的发生率。结论一是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占到胆道感染病原菌的大部分,其中大肠埃希菌中的ESBLs阳性耐药株提升明显,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则由于ERCP而使得其变迁较大。二是胆道感染有两个易感因素胆总管结石和胆道病史。

  • 标签: 病原菌 胆道感染 病原菌
  • 简介:摘要急性感染早期准确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挑战,随着临床各种检验、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病原学、人体基因学、分子生物学指标用于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未来将有更多的检测指标采用床旁即时检测方式便于临床应用;将有更精准、丰富的生物医学信息平台和更高效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分析,提供更精准的病原诊断,有助于最佳临床实践的实施。

  • 标签: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鉴别诊断 床旁即时检测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医院内感染细菌的种属变迁及耐药菌株的质粒快速变异与滥用抗生素,特别是不规范使用新型广谱抗生素是分不开的,一定时段内了解和摸清本医院内感染细菌的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是掌握控制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2001—2003年的医院内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性的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医院内感染 耐药性 监测 抗生素 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