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对跖骨应力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队卫生队在2015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跖骨应力性骨折战士1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下肢中药治疗,对比分析2组战士治疗后的疼痛、骨痂以及骨折线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疼痛、骨痂以及骨折线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方能有效减轻跖骨应力性骨折疼痛,促进战士的骨折愈合,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战士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熏洗方 跖骨应力性骨折
  • 简介:摘要下肢淤血性溃疡属于中国医学“臁疮”范畴,中国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对于愈创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成的医疗体系,治疗方法便于操作,治疗成效也较为良好,在我国临床医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下肢淤血临床治疗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重要治疗方法应用并不广泛,相关的理论文献也非常少。本文就是对中药对治疗下肢淤血的情况进行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临床医疗人员有所启示,促进我国临床医疗水平提升。

  • 标签: 中药 熏洗 治疗 下肢瘀血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在膝部骨折后期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应用我院外用中药洗剂局部热、外膝关节周围的方法,与外擦红花油的传统方法对比,观察其对膝部骨折后期的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仅为831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局部治疗膝部骨折安全有效,是治疗膝部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洗四方 熏洗 膝部骨折 中医药疗法
  • 简介:女性外阴皮肤、黏膜失去正常色泽呈白色或花白等,伴有阴部瘙痒、疼痛及其他症状者,称外阴白斑[]。临床治疗多注重个人经验,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故现多以药物治疗。我们应用滋阴燥湿治疗外阴白斑取得较好的效果。1现状分析外阴白斑的病因病机认识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基因、自身免疫、性激素缺乏或性激素受体下降等有关。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可能与外阴潮湿、分泌物长期刺激致外阴瘙痒而反复搔抓有关系。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瘙痒时间从发病开始,也有达20年,瘙痒剧烈程度不分季节与昼夜。局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色素减退,常有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患者因长期受外阴瘙痒

  • 标签: 外阴白斑 熏洗 滋阴燥湿方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下肢洗剂薰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诊断为跟痛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及基础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塞来西布胶囊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增加下肢洗剂薰双足,对照组增加跖腱膜止点封闭治疗,随访4w观察各组治疗前后Maryland足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足部皮肤情况及肝肾功能,并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结果:Maryland足功能评分、VAS评分方面:观察组、对照组及基础治疗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w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w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w后疗效评定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洗剂能较快缓解跟痛症患者足跟疼痛,改善其足功能,毒副作用小。

  • 标签: 跟痛症 下肢洗剂 熏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解毒化瘀汤坐浴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近一年来单纯采用自拟解毒化瘀汤坐浴治疗的肛裂患者38例,方法为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38例患者,治愈31例,好转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4.7%。结论自拟解毒化瘀汤坐浴治疗肛裂疗效显著,无创伤痛苦,无不良反应。

  • 标签: 自拟方 肛裂 中药熏洗 坐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名中医协定经验方“消肿止痛”纯中药煎剂治疗急性肛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在肛肠门诊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肛裂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消肿止痛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7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随访观察,通过对照观察洗前后肛门疼痛,便血,肛门溃疡及疗后肛管静息压(ARP)、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价该经验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疗效统计(χ2检验)。结果观察组肛裂愈合率为80%,对照组肛裂愈合率为38.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消肿止痛治疗急性肛裂具有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之功效,疗效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

  • 标签: 急性肛裂 中药熏洗 清热利湿 化瘀止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络利水治疗中风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100例中风后肢体肿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利水治疗。评估分析两组治疗疗效及预后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利水治疗中风肢体肿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通络利水方 熏洗疗法 中风 肢体肿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通络利水治疗中风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7年 2月 ~2018年 5月 100例中风后肢体肿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 50例和对照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利水治疗。评估分析两组治疗疗效及预后状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利水治疗中风肢体肿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通络利水方 熏洗疗法 中风 肢体肿胀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益气活血对臁疮的疗效及总结中医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普陀区中医医院中医外科病区2016年4月—2016年12月30例气虚血瘀型臁疮患者应用益气活血疗法,并设28例温水洗浴治疗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及总结中医护理经验。结果30例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益气活血对臁疮疗效明显,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积极中医护理十分重要。

  • 标签: 臁疮 气虚血瘀型 益气活血方熏洗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膝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和对照组27例(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59%(25/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07%(20/2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材合理配伍,保证提高该方法治疗骨伤科患者的效果,使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被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骨伤科 熏洗方 配伍 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15-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在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肢体运动能力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在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 标签: 中药熏洗 脑卒中 下肢偏瘫 肢体运动能力
  • 简介:目的:研究自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急性期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方外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步速及跨步长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自拟熏洗方 肢体功能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笔者根据日常临床经验针对有关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部分理论与实践工作,介绍了中药疗法在治疗骨伤方面的作用,较为全面的阐述了中药在骨伤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标签: 骨伤科 熏洗方 临床
  • 简介:摘要:外阴白斑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种妇科顽固性慢性疾病,因此病病因病机尚不明确,所以治疗方法也不具有统一性,目前应用广泛的中医疗法主要有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中药涂擦法、中药洗法)、内外合治法、针灸治疗等,西医治疗有药物治疗、聚焦超声治疗、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冷冻治疗、臭氧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目前中西医结合疗法逐渐成为该病的治疗趋势,即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西医治疗,注重内外同治,中西并重,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的瘙痒、疼痛等症状,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近几年中西医治疗外阴白斑的文献进行整理及综述,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支持。

  • 标签: 外阴白斑熏洗方 外阴硬化性苔藓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