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尿路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尿道内切开电切治疗尿路狭窄,包括前、后尿道狭窄或尿道闭锁和女性尿道内径口狭窄2例共21例患者。结果21例尿路狭窄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无中转改开放手术的病例;手术时间为25—90min,平均为50min,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排尿通畅,无尿道再狭窄或闭锁。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尿路梗阻能迅速准确切开,切除狭窄疤痕,具有低温切割,出血少,术后再狭窄机会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下尿路狭窄 双极等离子 尿道内切开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成年男性尿道狭窄合并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例尿道狭窄合并尿路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直视钬激光内切开,并用F8至F18筋膜扩张器扩张狭窄尿道并用钬激光经尿道碎石。结果8例患者全部获得成功,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最大尿流率由治疗前3.5~9.0mL/s上升至14~22mL/s,随访3个月~1年,均未出现再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成年男性尿道狭窄合并尿路结石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 标签: 尿道狭窄 尿道扩张 输尿管镜 筋膜扩张器 钬激光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一期治疗继发性上尿路狭窄合并肾结石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13年7月97例继发性上尿路狭窄合并肾结石的临床资料。建立F24标准经皮肾镜操作通道,超声联合气压弹道将结石击碎并吸出体外,应用自制电钩或钬激光直视狭窄段切开。放置F5双J管2枚内引流。结果93例一期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180min,平均75min。1例因输尿管管腔完全闭塞,改开放手术;2例穿刺出脓性尿液,肾镜碎石取石后,放置肾造瘘,二期内切开术;1例碎石时间较长,改二期内切开术。93例一期手术成功者术后随访3个月~3年,平均12个月。治愈84例,有效6例,无效3例。结论经皮肾镜一期治疗继发性上尿路狭窄合并肾结石,临床效果较好,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好、快,安全,具有可重复性的优点。

  • 标签: 经皮肾镜 狭窄 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末端狭窄(TUS)与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在小儿上尿路功能损害及其转归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9年本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末端狭窄(TUS组,53例)或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组,4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初诊症状、肾积水程度、分肾功能等资料。分析两种疾病在上尿路功能的损害及其转归中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患侧重度肾积水程度[45.3%(24/53)vs.10.5%(8/76)]、输尿管扩张程度≥1.0 cm比例[80.4%(41/51) vs. 32.9%(25/76)]、术前感染率[43.4%(23/53)vs.91.5%(43/47)]及术后输尿管扩张完全缓解程度比较[73.1%(19/26)vs.97.1%(3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肾积水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术前,TUS比VUR对患儿造成的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更严重,但VUR患儿更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而在膀胱输尿管抗反流再植术后,两种疾病造成的肾积水治疗效果基本相同。

  • 标签: 输尿管疾病 缩窄,病理性 膀胱输尿管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尿路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8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腹腔镜尿路手术患者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促进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饮水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静脉输液时间。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9.0231,P<0.05)。结论对腹腔镜尿路手术患者给予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围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下尿路手术 围术期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开始进行胃镜球囊扩张术后半年食管造影测量的吻合口狭窄指数(stricture index, SI)及狭窄处食管直径(stricture diameter, SD)的变化及诊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食管闭锁术后因吻合口狭窄开始行电子胃镜球囊扩张治疗60例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4例(56.7%),女26例(43.3%);首次扩张年龄为(7.98±8.88)个月,范围为0.9~40个月。收集开始扩张治疗前食管造影和半年复查食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及2次造影中间扩张次数等相关信息,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次造影的SD、吻合口狭窄指数(D取狭窄上)(upper pouch-stricture index, U-SI)、吻合口狭窄指数(D取狭窄)(lower pouch-stricture index, L-SI)的变化。根据是否达到中期成功(>3个月无须再次扩张或手术治疗)将样本分为成功组(45例)和未成功组(15例),通过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诊断扩张是否达到成功的独立因素,并对独立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半年内扩张治疗达到中期成功患儿45例(75.0%),未在半年内达到中期成功患儿15例(25.0%)。总扩张次数为450次,中位数为6次。配对t检验发现,扩张前SD、U-SI和L-SI分别为(3.028±2.024)mm、(76.488±17.928)%和(66.864±17.300)%与扩张后(5.964±3.121)mm、(47.018±21.617)%和(43.470±19.19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半年内扩张次数(OR=0.554,P=0.002)和半年时造影的U-SI(OR=0.000 239,P=0.019)是预判半年内是否达到成功的独立因素,且扩张次数(AUC=0.92,P<0.001)和U-SI(AUC=0.83,P<0.001)在预判半年内扩张是否达到成功上效能较高,两者的临界值分别为10.5和55.6%。结论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经过多次扩张,SI与SD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上开始扩张治疗后半年复查食管造影,当U-SI<55.6%、扩张次数超过10次时,可预判患儿倾向于达到扩张成功,无须继续扩张,从而提高扩张效率,减少患儿痛苦。

  • 标签: 食管闭锁 儿童 胃镜下球囊扩张术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冷冻消融(ECA)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采用ECA治疗的9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6例;中位年龄76(50~88)岁。输尿管肿瘤6例,肾盂肿瘤1例,输尿管合并肾盂肿瘤2例;7例为单侧UTUC,2例为双侧UTUC;6例为单发病灶,3例为多发病灶;无孤立肾患者。肿瘤直径(1.53±0.91)cm,临床分期均≤T2期,无原位癌,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均有强烈保肾意愿。全麻,患者在内镜下同期完成病灶活检、管腔内肿瘤激光切除和肿瘤基底的液氮冷冻消融术。9例中8例行输尿管镜肿瘤冷冻消融术,1例行经皮通道(F12)肾镜肿瘤冷冻消融术。术后3个月随访行输尿管镜检查,后续根据患者情况复查CT尿路造影或输尿管镜。记录围术期并发症、随访结果等。结果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冷冻消融中位时间为6(4~16)min。中位随访16(4~24)个月,所有患者原发灶处均未出现复发。2例多发肿瘤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输尿管镜时发现原发灶外的新发肿瘤,并同期行冷冻消融治疗;1例术后4个月因心血管意外死亡;1例术后6个月出现输尿管狭窄,予输尿管镜直视球囊扩张治疗,扩张治疗后随访16个月未出现二次狭窄;其余5例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输尿管狭窄。结论ECA治疗局限性UTUC,术后未出现原位复发,输尿管狭窄发生率低,是值得探索的新方法,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大样本研究验证。

  • 标签: 上尿路 内镜下冷冻消融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经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当中尿道结石组20例,患者结石的大小在(1.0cm×0.8cm到1.2cm×2.3cm,膀胱结石组占60例,患者结石的长径在(2.4±1.5)cm到(1.0±6.4)cm之间,探究两种不同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后,患者全部愈合,将结石彻底清除,两组患者治疗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路结石,获得了非常理想的结石清除率,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并发症发生率小,是尿路结石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肾镜下超声 气压弹道碎石 下尿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0.25%碘伏对留置导尿病人进行膀胱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留置尿管的42例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的22例采用碘伏膀胱冲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甲硝唑膀胱冲洗。结果实验组22例中15例冲洗前后细菌数量减少,7例菌种消失,对照组20例冲洗前后一般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0.25%碘伏可有效预防尿路感染。

  • 标签: 碘伏下尿路感染膀胱冲洗
  • 简介: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然逐渐摈弃了以前仅着眼于简单温饱问题的观念,而是追求更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这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经济水平的提升虽然对各领域都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被疾病缠身,各种不同的病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对于脑卒患者而言,虽然各学者与相关医院都提高了重视程度,且对其合理恢复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但据调查发现,在脑卒恢复期中的患者仍然存在尿频、尿急、夜尿等现象,对患者生活造成明显不便,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恢复期中的尿路康复进行严格观察,才能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正常生活。本论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主要以脑卒恢复期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参阅法、逻辑分析法对脑卒恢复期患者的尿路症状以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为下文奠定理论基础,随后进一步分析患者的尿路康复管理观察。由于笔者经验不是太足,旨在为读者提供浅要观点,望可提出针对性意见或建议以便于及时更正。

  • 标签: 脑卒 恢复期 尿路康复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患者63例,统计相关手术及术后随访数据,评价此术式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结果6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尿路上皮癌,手术时间平均[110(90~180)]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70(30~150)]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3(2~4)]天,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7(4~15)]天,住院时间平均[5(4~7)]天,术后59例患者接受随访(失访4例),随访时间平均[8(3~24)]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发热、漏尿等明显并发症发生,接受随访患者在随访期3例患者术后3~6月内出现膀胱肿瘤,并行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患者死亡,死于脑血管病,余患者在随访期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易行,可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尿路上皮癌 输尿管肿瘤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气囊辅助小肠镜(BAE)狭窄切开术(EST)治疗空回肠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诊断为空回肠良性狭窄,且因无药物治疗机会或药物治疗无效行BAE深部小肠EST和(或)外科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其中21例行EST治疗(EST组),20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分析患者的病因、随访时间,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男性比例和年龄)、即时技术成功率(EST后小肠镜镜身可通过的狭窄数占所有接受治疗的狭窄总数的百分比)、并发症(包括穿孔和出血等)发生率,以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症状缓解率(完全缓解患者数与部分缓解患者数之和占患者总数的百分比)、累积无症状(行EST或外科手术后至末次随访仍未出现梗阻相关症状)生存率和累积无手术生存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Kaplan-Meier法。结果EST组和手术组患者狭窄的主要病因均为克罗恩病[分别占71.4%(15/21)和60.0%(12/20)],中位随访时间(范围)分别为12个月(6~46个月)和45个月(14~73个月)。EST组和手术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年龄、即时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57.1%(12/21)比65.0%(13/20)、(45.2±17.4)岁比(43.1±20.3)岁、95.3%(41/43)比100.0%(30/30)、26.9%(7/26)比10.0%(2/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ST组因EST并发穿孔而手术的患者占9.5%(2/21),EST治疗后未再手术者占76.2%(16/21),EST组中位无症状生存时间为13.3个月。EST组与手术组治疗后3个月症状缓解率比较[17/19比100.0%(2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症状缓解率均低于手术组同期[15/19比100.0%(20/20)、8/11比100.0%(2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7、0.037)。EST组和手术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累积无症状生存率比较(分别为66.0%比90.0%、61.0%比85.0%、54.0%比80.0%),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两组无症状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ST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累积无手术生存率分别为90.0%、81.0%、73.0%,手术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累积无手术生存率均为100.0%。结论BAEEST治疗空回肠良性狭窄技术上可行、安全性较好,短期内能有效缓解临床梗阻症状,避免或推迟外科手术。

  • 标签: 空回肠良性狭窄 内镜下狭窄切开术 气囊辅助小肠镜 克罗恩病
  • 简介:尿路梗阻可发生在上尿路尿路,图1概括了可能的梗阻部位和原因。尿路梗阻几乎均发生在男性,而上尿路梗阻在男女均可发生。

  • 标签: 尿路梗阻 输尿管 膀胱颈 诊断
  • 简介:尿路结石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工业化国家,有10%以上的男性、5%以上的女性一生中发生过尿路结石。当尿液化学特性导致结晶盐浓缩并超过盐在溶液中的亚稳态低限时便发生结石。这经常反映一种或多种结石成分分泌过多、尿液中抑制因素活性缺陷或尿量少引起尿过度浓缩。以上情况可短暂发

  • 标签: 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 诊断 肾绞痛
  • 简介:摘要:目前城市更新工程已经成为建筑业市场新的业务板块,并且所占比重逐渐升高,而城市更新工程普遍位于老城区,周边交通环境复杂、场地狭窄、建筑物密集等不利因素都将对城市更新工程提出更大的挑战和困难,而基坑工程无疑处于整个工程质量、安全、成本、环境影响等影响要素的核心位置。通过对老旧城区基坑工程的调研、分析,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1]

  • 标签: 狭窄空间 深基坑 施工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管内治疗锁骨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颈部血管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相关资料及血管内支架置人情况,分析血管内支架置入的疗效。结果左侧锁骨动脉重度狭窄12例,次全闭塞1例,右侧锁骨动脉重度狭窄3例,右侧锁骨动脉闭塞1例,成功置人17枚锁骨动脉支架;术后患侧上肢脉搏、血压恢复正常;随访12月,无明显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SSS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 标签: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血管内支架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路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肾镜经尿道行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路复杂性结石68例。尿道结石12例,结石大小1.0×0.8-1.2×1.8cm;膀胱结石56例,膀胱结石长径平均(2.6±1.5)cm(1.0-6.5cm),其中单发结石21例,2枚结石10例,多发结石25例(最多10枚结石)。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碎石成功,结石清除率100%。粉碎并清除结石平均时间为(46.6±20.1)min(12-86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0±1.6)d(1-6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路复杂结石创伤小、安全、高效,可作为尿路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下尿路 结石 肾镜 超声/气压弹道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及预防办法。方法对近10年来收治的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26例经手术加扩肛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5年,排便症状完全改善22例,部分改善4例。结论手术加扩肛是治疗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有效方法,规范的医疗操作是预防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关键。

  • 标签: 肛门直肠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路手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回顾分析本院53例尿路手术后导致膀胱痉挛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结果前列腺电切术所占比例最大,与膀胱肿瘤电切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膀胱痉挛患者中由于冲洗液温度≤20℃所导致痉挛例数、气囊注水量>40毫升所导致痉挛例数与气囊注水量≤40毫升痉挛患者例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痉挛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且冲洗液温度及气囊的不同注水量也影响膀胱痉挛的发生。

  • 标签: 膀胱痉挛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尿路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1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B超、VCU等,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尿路梗阻临床特点为症状不典型,体征隐匿,合并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常有肾功能受损.结论早期尿流改道是有效的处理措施,是改善患儿肾功能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 标签: 尿道梗阻 诊断 尿道梗阻 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