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窦填塞固定治疗颧-上颌复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上颌窦填塞的20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将接受传统法手术的20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19.866,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t=1.925,P<0.05)。结论上颌窦填塞治疗在颧-上颌复合骨折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好,手术简单,费用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颌窦填塞 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 疗效
  • 简介:目的模拟手术辅助腭扩展术,分析上颌复合应力分布与位移趋势.方法在力学相似性较高的上颌复合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第一磨牙处颊侧骨皮质切开辅助腭扩展术,计算各标志点的应力及位移,所得结果与常规腭扩展相比较.结果颊侧骨皮质切开术辅助腭扩展开展牙弓,可有效增加横向扩展的位移,尤其在尖牙和前磨牙区.同时鼻腔和腭盖下降,有助于降低通气阻力.结论颊侧骨皮质切开辅助腭扩展的方法效果确切.

  • 标签: 应力分布 模拟手术 上颌复合体 位移 骨皮质切开术 上颌骨复合体
  • 简介:目的:了解正常上颌复合在不同状态相同载荷条件下,眶区的应力分布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其本身的生物力学行为特征。方法:在自主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分别模拟张口位和正中咬合时,上颌复合的边界条件,计算并绘制出不同状态相同载荷时各种应力、位移的数据和图像。结果:正常上颌复合在正中咬合和张口位两种状态下,双侧第一磨牙受垂直集中压力作用,其眶区各部位应力和位移值不仅均较小;而且当受到相同的载荷作用时,其相应部位应力大小及位移值是不相等的。正中咬合时应力值小于张口位,特别是在眶外侧壁区域,这种差异更为显著,且此部位在张口位的位移也大于正中咬合位。结论:正常上颌复合当双侧第一磨牙受垂直压力时,在不同状态各相应部位的应力和位移大小是不等的。正中咬合状态下,两者均小于张口位。尤其是在眼眶外侧壁上,张口位的应力值显著大于正中咬合位,且张口位位移最大值在视神经孔附近。初步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应避免在张口位给上颌第一磨牙施加过大的垂直压力。

  • 标签: 上颌骨复合体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应力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正常上颌复合在不同状态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变化情况,初步探讨其本身的生物力学行为特征.方法:在自主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分别模拟张口位和正中咬合时上颌复合的边界条件,计算并绘制出不同状态相同载荷时各种应力、位移的数据和图像.结果:正常上颌复合在正中咬合和张口位两种状态下,双侧第一磨牙受垂直集中压力作用,其各部位应力和位移值均较小.结论:上颌复合具有使集中受力分散的作用,这使其富于支持力,能够承载较大的咬合力、正畸力、创伤力等.

  • 标签: 上颌骨 上颌复合体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应力
  • 简介:摘要探讨研究Dyract复合在修复楔状缺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113例273颗患牙进行分组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回溯式研究分析,随机分为Dyract复合、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三组各91颗进行充填。结果在充填术后24个月对患牙的充填疗效进行评判,三组患者在修补成功率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且Dyract充填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并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充填物脱落、继发龋齿、磨耗严重以及牙髓炎或根尖炎。结论Dyract复合临床操作较为简单,在充填物脱落率、牙髓炎或根尖炎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复合树脂等技术,可在临床楔状缺损修复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固化树脂 楔状缺损 Dyract复合体
  • 简介:摘要2009年王琦教授提出九大体质,但崔应珉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现单一体质的人群不多见,多种体质复合并存的情况多见,针对该种情况,崔教授提出他的见解及调理思路。

  • 标签: 体质 复合体质 形成 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修复体对颧眶-上颌复合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重建,为临床颌面部复杂骨缺损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颧眶-上颌复合骨缺损患者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8~53岁。计算机辅助设计两种个性化修复体(以颞骨、鼻骨及颧额为固定端),两种修复体其他部位设计相同,仅眶底延伸部分长度不一致;设计一:由眶下缘向眶内延伸9~10 mm;设计二:由眶下缘向眶内延伸10~15 mm。采用钛合金粉末三维打印两种修复体。获取两种修复体实物的三维扫描数据,在UG12.0软件中拟合,分析两种修复体的匹配度。术中对两种修复体对颧眶-上颌复合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效果进行对比评估,并根据修复体适配情况选择植入。结果三维打印制备的修复体可有效进行颧眶-上颌复合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术中验证显示,两种修复体固定端偏移误差为2~3 mm;软件拟合结果显示,两种修复体固定端误差范围约为1 mm。对5例患者均选择设计一修复体进行植入,术后即刻患者面部外形得到有效恢复。结论三维打印个性化修复体修复颧眶-上颌复合骨缺损效果良好,但针对多突起复杂结构的设计和制备,需考虑多种因素对最终修复体效果的影响。

  • 标签: 骨重建 颌面假体 颧骨 眼眶 上颌骨 三维打印
  • 简介:目的:比较种植体在上颌复合前,中、后3个部位,在垂直和水平载荷下的应力分布,讨论种植体丰颌骨复合中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结果:种植体在上颌复合内,加载后,上颌复合各部位应力均较小,较加载部位和种植体内应力小,上颌复合前、中、后3个种植体比较,种植体和上颌复合应力后牙大于尖牙大于前牙。结论:上颌复合具有良好的使集中受力分散的作用。上颌复合内种植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可行性。

  • 标签: 上颌骨 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法 应力分析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在保乳手术与保留乳头乳晕复合(NAC)的乳房切除术(NSM)中保留NAC,在病例选择合适的前提下,可以获得良好的肿瘤安全性与乳房美学效果。但有关乳头及NAC的局部解剖与如何在选择病例实现个体化治疗与完成肿瘤安全切除的基础上,保留NAC并重塑乳头外形等方面,仍然有诸多疑惑。本文对乳头乳晕复合、乳头内及乳头后方局部解剖进行了详细描述;对NSM术中乳头乳晕部手术操作、乳头内乳管束的处理、乳头后方乳管束的处理等结合经验与术中图片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对保留NAC时的病理学评估、伴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癌患者NAC的保留问题、NAC保留与放疗等进行了讨论。事实上,我国的现状是太多的患者可能适合保乳手术或NSM后即刻、延期即刻或二期重建。熟悉乳头及NAC的局部解剖特点,对规范开展乳腺癌保乳手术与NSM,使更多乳腺癌患者得以安全保留NAC与乳房,或者可以在保留NAC的基础上完成乳房重建都十分重要。

  • 标签: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头 解剖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 乳腺外科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油画类赝复配色颜料加入硅橡胶后对皮肤的致敏性能。方法:豚鼠皮内注射试验试液,经诱发和加强及过敏激发后,观察局部组织的过敏现象。结果:20只豚鼠均未见有明显红斑或水肿发生,评定配色颜料一硅橡胶复合的小鼠皮肤过敏率为0%。结论:油画类配色颜料加入硅橡胶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短期或长期应用于口腔环境将不致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颜料 硅橡胶 致敏 赝复体 颔面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Dyract复合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楔状缺损缺损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Dyract复合修复,另一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追踪观察1~2年,观察二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2年追踪观察,Dyract复合组成功率94.44%,光固化复合树脂组成功率83.7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yract复合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楔形缺损材料,临床疗效肯定。

  • 标签: Dyract复合体 楔状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容切口使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颧骨骨折,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用的指导原则。方法分析住院手术治疗的32例颧骨复合骨折患者,采用美容切口及坚强内固定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功能恢复优良,面部切口处无明显瘢痕。结论经睑缘下、颞部发际前缘切口龈颊沟处美容切口联合治疗颧骨复合骨折具有术野清晰、操作方便、创伤小、出血少、美容、搬痕隐蔽的特点,可使骨折解剖复位。

  • 标签: 颧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肩胛上悬吊复合(Superiorshouldersuspensorycomplex,SSSC)两处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18例SSSC两处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8~56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21d(平均9.6d)。1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1例仅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7例联合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及肩胛颈骨折。结果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优13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肩部悬吊复合两处损伤行手术治疗后,恢复了SSSC的稳定性,但针对不同患者应采取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肩胛颈 锁骨 骨折 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以微创术治疗颧骨复合骨折的临床疗效与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研究67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应用微创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的面部外形、咬合及张口度,仅有一例患者出现局部伤口感染,经二期手术后愈合。结论微创术治疗颧骨复合骨折具有损伤小、切口小、术后痛轻微、恢复快,是一种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微创术 颧骨复合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患者为对照组(100例),对比两种不同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成功率。结果复诊两组患者2年、4年的成功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密合差、充填物脱落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疗效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Dyract复合体 牙体 楔状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
  • 简介: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128)为基体,有机膨润土为增韧改性剂,选用自行合成的固化剂,固化不同质量比的环氧树脂/有机膨润土复合系的共混物,测定了共混固化复合系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热分解温度,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环氧树脂/有机膨润土复合系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膨润土含量的增加,冲击强度逐渐增加,当有机膨润土含量达3%~4%时冲击强度出现了极大值;随着有机膨润土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冲击强度减小。当共混复合系的质量比为(3~4):100时,复合系增韧的效果非常明显,把冲击强度从20.4kJ/m^2提高到25.0kJ/m^2;拉伸强度和热分解初始温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并且随着有机膨润土的加入,复合系的断裂面逐渐呈韧性断裂。

  • 标签: 环氧树脂 有机膨润土 改性 耐热性
  • 简介:目的:介绍经眶周小切口复位固定颧骨复合骨折(ZMC)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共治疗93例ZMC骨折,其中单纯经眶周(眉弓外侧和下睑缘下)小切口复位58例(62%),眶周小切口+上颌前庭沟切口复位35例(38%).术后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观察,随访半年.结果:84例(90%)痊愈,面部畸形与眼球功能障碍完全恢复,眶周无明显瘢痕;9例(10%)明显改善.结论:ZMC骨折经眶周小切口入路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可同期进行眶底探查与眶底骨缺损重建,对复杂性骨折还需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固定.

  • 标签: 颧骨复合体 颌面部骨折 开放复位 眶周切口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应用原理和目标有相似之处,都能够作为环境破坏和污染的修复手段,在实际环境修复工程中关系密切,但由于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仍存在一定差异,制约了使用过程中的工程效益。本文主要对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进行比较,对二者形成的复合系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有所帮助。

  • 标签:
  • 简介:殖民化时代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的结束,使得地区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地区层次不仅包括国与国间的关系,还包括地区间的关系,更涉及到全球层次的关系。与全球主义和新现实主义重视全球层次不同,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巴里·布赞的“地区安全复合”理论以地区层次作为研究国际安全的视角。本文根据“地区安全复合”理论,对朝鲜半岛作为东北亚次区域的安全复合的形成、影响其安全结构的变量以及半岛社会性建构模式的发展趋向加以论析。

  • 标签: “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 朝鲜半岛 东北亚次区域 安全复合 社会性建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