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中日友好医院谭明生教授主编的《颈椎外科学》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颈椎外科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反映了颈椎外科发展的现状和方向。作者们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具有原创性的寰枢椎椎弓根钉复位固定融合技术,对上颈椎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知识作了系统的阐述。

  • 标签: 上颈椎 颈椎外科 外科基础 物理诊断学 出版发行 寰枢椎
  • 简介:为二次的表格的所有类型,在几何序列和结果在1993和1997由Klapper介绍了的序列决心延长的最新定义的二次的表格之间跨关联。为计算的技术跨关联基于数由一张二次的表格和一个线性函数组成的方程的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的数字。

  • 标签: 有限域 二次型序列 几何序列 互相关性
  • 简介:回顾102例颈椎不稳的治疗,进一步分析各种上颈椎内固定技术的要点和适应用。方法:102例患者中,寰椎骨折2例行颈枕固定融合。齿状突骨折齿状突螺钉固定11例,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2例。Hangman骨折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8例,前路铜板固定11例,寰枢椎钢丝固定1例。寰枢椎脱位不稳行寰枢椎钢丝固定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22例,颈枕固定融合18例。C2~3脱位行C2~3,椎弓根螺钉2倒.前路铜板固定3例。C2椎体肿瘤例前后联合固定先天性颈椎后突1例行前路钛网加钛板固定所有患者术后颈围领保护3月结果:102例患者经治疗颈椎获得满意的稳定性,优良率达94.9%。结论:在上颈椎手术时,内固定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技术水平来决定,同时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 标签: 上颈椎 手术 内固定
  • 简介: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劳动形式发生改变,办公室工作增多,重体力劳动减少。另—方面,生活、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人类寿命增加。这都使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这种退行性病变原本在中老年人高发,现在30岁甚至不到30岁的年轻人也有很高的发病率。

  • 标签: 颈椎病 办公室工作 重体力劳动 人类疾病谱 退行性病变 人类寿命
  • 简介: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特殊,位于枕颈连接部位,正好处于脑干与颈髓的交界处,又是椎动脉进入颅内的部位,手术中如稍有不慎可引起椎动脉,脊髓和小脑损伤,导致高位截瘫或危及生命,而且颈椎先天性畸形、创伤、肿瘤和感染等易引起颈椎不稳,出现颈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症状和体征,往往需要行手术治疗,以解除压迫,稳定颈椎,因此手术治疗的难度较大、风险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介绍颈椎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标签: 上颈椎不稳 内固定技术 椎动脉受压 手术治疗 先天性畸形 解剖结构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Delta理论,通过对生猪价格走势的分析,找出生猪价格转折的时间序列密码,并且利用这些序列密码去指导生产。

  • 标签: Delta理论 时间序列 生猪价格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无症状正常人的颈椎侧位断层融合(DTS)图像颈椎矢状位参数,探讨年龄因素对于颈椎矢状位曲度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招募120名健康的志愿者(男62名,女58名),将志愿者依据年龄划分为4组,A组≤20岁;B组:21~40岁;C组:41~60岁;D组≥61岁,每组包括30名研究对象。在颈椎侧位X线断层融合图像分别测量T1倾斜角(T1S)、胸廓入口角(TIA)、颈倾斜角(NT)、C2~C7 Cobb角(Cobb C2~7)以及C2~C7矢状位轴(C2~7 SVA),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各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年龄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A、B、C、D各组的Cobb C2~7均值分别为(19.23±8.20)°、(20.13±7.39)°、(14.34±6.26)°、(14.41±7.49)°,C2~7 SVA均值分别为(12.34±4.31)、(14.45±4.45)、(17.17±5.63)、(18.43±6.45) mm,T1S均值分别为(30.09±6.26)°、(29.06±6.18)°、(23.71±4.88)°、(21.38±5.71)°,NT均值分别为(41.95±8.88)°、(43.05±8.76)°、(45.89±8.20)°、(48.64±8.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5、8.053、15.766、3.684,P<0.05),A、B、C、D各组的TIA均值分别为(72.04±7.76)°、(72.11±6.98)°、(69.60±8.75)°、(70.01±8.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95,P>0.05);Cobb C2~7、T1S与年龄呈负相关(r=-0.450,P<0.05、r=-0.525,P<0.05);NT、C2~7 SVA与年龄呈正相关(r=0.303,P<0.05、r=0.406,P<0.05)。结论颈椎矢状位曲度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岁左右人群的颈椎前凸程度随年龄增长开始显著减小。因此,年龄增长可引起颈椎曲度变直。

  • 标签: 年龄 颈椎 断层融合 矢状位参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引进容许序列的概念,讨论了区间一类自映射的迭代根与容许序列的关系,从而推广了文[1,2]中相应的结论。

  • 标签: 自映射 迭代 序列 区间 推广 结论
  • 简介:为了向出行者提供未来某段时间某一路段的车流量情况,需要对正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行驶路径进行预测分析.针对车辆行驶路径序列相邻两项为道路相邻节点的特点,对传统GSP算法的候选序列模式产生方式进行了改进,优化了传统GSP算法,挖掘出车辆行驶路径序列模式.在此基础,结合车流量历史数据,建立了车流量预测模型.

  • 标签: 车流量预测 车辆行驶路径序列 GSP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早发性脊柱侧凸(EOS)患者在生长棒治疗期间颈椎矢状面参数分析,探讨生长棒手术对颈椎矢状面序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至2018年在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生长棒手术治疗且影像学资料完整的24例EO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7例,使用Surgimap软件对生长棒置入术前及术后、生长棒调节术前及术后的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包括中立位颈椎侧位片)进行测量,其中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颈椎前凸C2-7Cobb角、T1倾斜角、C2-7颈椎矢状位平衡(C2-7SVA);对脊柱全长影像学参数胸弯/胸腰弯Cobb角、T5-12 Cobb角即胸椎后凸角(TK)、最大后凸Cobb角、C7-S1脊柱矢状位平衡(SVA)及近端交界区角度(PJA)等进行测量;对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影像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患者手术情况,包括上端固定椎(UIV)、有无节段近端交界性后凸(PJK)、单侧/双侧生长棒,分别进行组间对比分析;使用Logistic二元多因素回归分析颈椎矢状面失平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的24例EOS患者,所有患者均经1次以上撑开手术,随访时间(35±14)个月。患者术前C2-7Cobb角为17°±11°,T1倾斜角为28°±13°,C2-7SVA为(17±11)mm,术后分别为18°±9°、28°±11°、(16±10) mm,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5、0.14、0.55,均P>0.05)。末次调棒随访时C2-7Cobb角、T1倾斜角、C2-7SVA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0、-4.08、-2.46,均P<0.05)。PJK组△C2-7Cobb角、△T1倾斜角均较非PJK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3.25,均P<0.05);而UIV选择和生长棒数量对于△C2-7Cobb角、△T1倾斜角无显著影响(t=-1.02、-1.61、-0.67、0.31,均P>0.05)。Logistic二元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PJK的出现为发生颈椎矢状位失平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7,95%CI:1.49~91.54,P<0.05)。结论生长棒手术在矫正脊柱侧凸的同时,生长棒手术会增加EOS患者的颈椎前凸及T1倾斜角,对于出现PJK的患者应更加关注其颈椎矢状位序列颈椎矢状位平衡。

  • 标签: 早发性脊柱侧凸 生长棒技术 颈椎矢状位 近端交界性后凸
  • 简介: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生率呈增长趋势,骨关节结核约半数累及脊柱,颈椎结核占脊柱结核的0.3%~1.0%[1-2]。发生率虽低,但其部位特殊,造成该区域骨和韧带的广泛破坏,进而导致的压迫和不稳定严重威胁到延髓、脊髓,引起神经和呼吸功能障碍[3]。但颈椎漏斗结构对脊髓压迫容忍度较大,早期不易发现,出现严重神经症状时常需要手术治疗[1-2]。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清除结核病灶,利于药物渗入,重建颈椎稳定性,保留和恢复神经功能,预防和矫正畸形,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1]。目前颈椎外科手术的诊断措施主要为病灶穿刺活检术,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各种前后路病灶清除固定术和微创手术。随着外科手术诊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局部抗结核药物的应用,颈椎结核的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1,3]。本文就上颈椎结核的外科手术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颈椎 结核 脊柱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特卫强?作为一种有效保持药物和医疗器械无菌状态的材料,已经在医药及器械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特卫强?材料的UDI标识,除了多米诺G系列热发泡喷码机有了广泛的应用外,我们的客户Clamco选择了热转印打码机V320i。

  • 标签: 医疗器械 多米诺 标识 序列化 特卫强 喷码机
  • 简介:十二音体系的建立,对传统的旋律组织法作了彻底的变革,在音乐中奠定了序列主义的基础。但作曲家们并没有满足于“音高”的序列化,为了创造全新的音乐语言,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彻底改革传统的“节奏”组织法。

  • 标签: 序列主义 音乐语言 二音 序列化 三十二分音符 布列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集成(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 Magic)序列在慢性冈肌肌腱炎(supraspinatus tendinitis, ST)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临床怀疑冈肌肌腱炎的患者42例(肌腱炎组)及健康志愿者28例(对照组),行肩关节MRI轴位[T2WI脂肪抑制(fat saturation, FS)序列、T1WI FS序列]、斜冠状位(T2WI FS序列)及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proton density weighted, PDW)序列]扫描,同时行Magic序列斜冠状位扫描。于Magic序列生成的T2WI斜冠状位图像根据冈肌肌腱走形将其分为外侧亚区、内侧亚区及中间亚区。由两名放射科医生于Magic斜冠状位图像分别测量冈肌肌腱三个分区的T1、T2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 PD)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分区各定量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价其对肌腱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肌腱炎组外侧亚区的T1、T2值、中间亚区的T2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炎组外侧亚区的PD值、中间亚区的T1、PD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炎组内侧亚区的T1、T2及PD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亚区的T1、T2值诊断冈肌肌腱炎的AUC分别为0.821、0.73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和67.9%、66.7%和78.6%。中间亚区T2值的AUC为0.68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9%、75.0%。结论Magic序列的T1、T2值是反映慢性冈肌肌腱炎的有效量化参数,能够为临床对冈肌肌腱变性提供量化的客观依据。

  • 标签: 定量磁共振成像 冈上肌肌腱炎 肩袖损伤 合成磁共振成像
  • 简介:串联重复序列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特别是植物中,为了比较其在禾本科植物染色体中的分布及差异,使用Phobos软件分析了玉米和高粱全基因组数据。结果显示,重复序列主要为短序列重复(〈=6bp),其中尤以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密度最高。玉米和高粱的二核苷酸重复单元都以AT重复为主,而其三核苷酸重复单元不尽相同;玉米主要以CCG极其互补序列CGG重复居多,而高粱以ATT极其互补序列AAT重复为主。并且玉米及高粱串联重复序列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两端。对于理解串联重复序列在玉米及高粱染色体的分布做了初步分析,研究揭示串联重复序列主要特征及分布位置,对重复序列在禾本科植物基因组中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串联重复序列 染色体 玉米 高粱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椎管内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手术及稳定性重建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9例枕骨大孔区至C2水平哑铃形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完善颈椎正侧位X线、MRI、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以明确肿瘤部位和范围,其中病变位于枕骨大孔至C1水平5例,C1,2水平14例。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手术治疗。肿瘤位于枕骨大孔至C1水平者,先部分切除枕骨大孔后缘,依据情况切除寰椎后弓;肿瘤位于C1,2水平者切除C2肿瘤侧椎板。肿瘤切除先切除椎管内部分,再切除椎管外部分。根据情况对脊柱稳定性进行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9例肿瘤均完全切除,其中恢复良好13例,改善4例,无明显改善1例,恶化1例。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12~72个月,MRI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颈椎哑铃形椎管内神经鞘瘤发生率低,手术风险大。手术显露及脊柱稳定性重建范围应根据肿瘤分布、脊柱结构缺如、功能需要等因素综合决定。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

  • 标签: 颈椎 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文章通过对42例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先后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全面、科学的护理对于促进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恢复健康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颈椎 骨折 护理
  • 简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变异或其他原因导致枕颈胚节出现异常可造成先天性颈椎畸形。新近研究发现,先天性颈椎畸形的发病可能归因于Homeobox基因的变异。先天性颈椎畸形包括骨性异常和神经性异常两部分。骨性畸形复杂多变,可单独发生,也可以为全身多系统先天畸形的表现之一。骨性畸形常伴随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先天性畸形或功能障碍,如肾脏和心脏。

  • 标签: 先天性畸形 骨性畸形 上颈椎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