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上前缺失伴骨缺损的种植修复方法与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例创伤性上前缺失伴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牙缺失2颗及以下37例,3颗及以上25例,给予种植修复处理,共植入ITI种植体109枚,其中有32例采用骨劈开联合骨挤压与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牙槽嵴成骨检查,62例患者中均种植体与周围骨面结合,其中43例牙槽嵴骨完全覆盖种植体愈合帽,19例部分覆盖。6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种植体修复牙体为2颗,有1颗掉落,其他均修复良好。结论种植修复治疗可以对创伤性上前缺失情况进行显著修复处理,并对其余牙齿无损伤,能够达到美观舒适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咀嚼功能,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创伤性 上前牙缺失 骨缺损 种植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即刻种植技术美学修复上颌前牙缺损的种植修复效果。材料与方法:对1例上颌左侧中切牙缺损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残根内有金属钉.唇侧断缘位于龈下.无法保留.牙槽嵴丰满度良好.无邻面附着丧失.CBCT显示残根根尖区无炎症.剩余牙槽骨量充足.拟行即刻种植。局麻起效后,不翻瓣.先用侧向切割钻按理想的三维方向在残根上定位并用平行杆检测方向,然后用扩孔钻逐级预备种植窝,直至倒数第2颗扩孔钻,微创拔除残根并彻底清创拔牙窝,最终扩孔钻和颈部成型钻成型种植窝,植入种植体并调整至理想的三维方向。植体初始稳定性大于35Ncm.与唇侧骨板间有2mm的间隙.该间隙内植入骨替代材料后非埋置式缝合创口。种植手术4个月后复查骨结合良好,制作临时冠进行软组织塑形.待软组织成熟后个性化取模,制作最终修复体.修复后患者满意.定期复查。结果:应用即刻种植技术美学修复前牙缺损,获得了理想的美学效果,修复后6个月复查.种植体唇侧牙槽骨厚度充足.美学效果稳定。结论:即刻种植美学修复前牙缺损成功的关键在于局部牙槽骨的完整性、种植体理想的三维方向和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 标签: 上前牙即刻种植 延期修复 上颌前牙缺损 骨替代材料 初始稳定性 美学修复
  • 简介:目的:评估上前区单牙即刻种植及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上颌右侧中切牙冠根折裂而不能保留,微创拔牙后在正确的三维位置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1颗.获得良好初始稳定性并实施即刻修复,经过8个月骨结合和牙龈塑形后,通过个性化取模转移,制各个性化氧化锆基台及全瓷冠完成修复。结果:种植修复固位良好,龈缘水平稳定及牙龈乳头充盈良好。结论:在选择合适适应证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操作实施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及个性化修复,有助于在上前区获得较佳的美学种植修复效果。

  • 标签: 上前牙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个性化修复 zimmer 上前牙区 牙龈乳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前阻生通过口腔正畸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前阻生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单纯外科导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异常率为3.33%,对照组异常率为30%(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上前阻生能够获取更显著效果,加快萌出前牙,有推广可行性。

  • 标签: 上前牙阻生 口腔正畸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上前阻生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上前阻生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对患者行外科导萌手术、口腔正畸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6.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异常情况发生率分别为28.00%、8.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前阻生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上前牙阻生 口腔正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上前阻生中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上前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45例患者应用外科导萌手术进行治疗,命名为对照组,另外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正畸治疗,命名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研究组为95.5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14,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3.33%,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14,P<0.05)。结论在上前阻生中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上前牙阻生 口腔正畸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对上前阻生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6年 2月 -2017年 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50例上前阻生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对患者行外科导萌手术、口腔正畸治疗,对比 2组治疗效果。 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80.00%、 96.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2组异常情况发生率分别为 28.00%、 8.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 标签: 上前牙阻生 口腔正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上颌个别前牙后天缺失症。方法临床选择16例(男6,女10)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患者,以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为依据,施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邻面磨除釉、拨牙等单纯正畸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根据不同的适应证,采用上述矫治方法,使最后的矫治结果和临床矫治效果达到满意。结论正畸能完美治疗上颌个别前牙缺失症患者。

  • 标签: 直丝线弓矫治 头影测量 模型分析 牙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上前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上前埋伏阻生患者46例,入选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导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上前埋伏阻生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上前种植修复患者,讨论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上前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患者总计86例。在分组研究中,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基线水平为6.78±0.25;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25±0.92;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86±0.48。观察组患者的基线水平为6.80±0.23;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56±0.90;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76±0.5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前种植修复患者,有效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干预后,在修复效果上值得肯定,对患者积极作用突出,同时经过红色美学指数分析后,发现效果与常规技术没有明显差异,在可行性上值得肯定。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引导骨再生技术推广应用。

  • 标签: 引导 骨再生 技术 上前牙 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AD/CAM局部微小瓷贴面修复上前散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患者,两侧中切牙间隙小于5mm,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CAD/CAM进行局部微小瓷贴面,对照组采用CAD/CAM制作常规瓷贴面制作。对修复体进行盲评,并在患者最后就诊时填写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在修复体制作2个月进行随访,参考美国公共健康会(USPHS)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个月修复体评价指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CAM局部微小瓷贴面可以作为修复上前散隙的另一种微创新手段。

  • 标签: 前牙散隙 瓷贴面 CAD/CAM min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纤维桩上前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果。方法选择40例48颗上前残冠采用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对照组42例48颗上前残冠采用铸造金属桩加烤瓷冠修复。结果2年后临床疗效追踪观察,治疗组纤维桩48颗患牙有46颗成功,无根折,1颗桩核脱落,1颗桩核折断。对照组铸造金属桩48颗患牙有40颗成功,7颗根折,1颗桩脱落。结论纤维桩树脂核修复上前优于铸造金属桩。

  • 标签: 上前牙 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用于治疗恒上前龈下牙折临床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4例恒上前龈下牙折的病患资料,其中有102例病患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的治疗方式,将其设为观察组。采取常规修复治疗的病患102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2组病患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生牙周炎的几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4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的术后牙周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手段的采取下能够有效的将恒上前龈下牙折临床的治疗效果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将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从而使病患对于修复效果的满意度提升,并使牙周组织的健康得到保证。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联合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恒上前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进行牙体牙髓正畸牵引修复;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结果随访1-2年,统计术后康复情况,并计算治疗有效率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45.5%(P<0.01);观察组牙周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采用牙体牙髓正畸方式进行修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外形美观并且较为实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 简介:目的通过一个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来比较采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hysiologicalAnchorageSpee'sWireSystem,PASS)和MBT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正完成的拔牙病例的上中切牙转矩,以比较两种不同矫正系统在上前内收过程中对于上前的转矩控制的效果.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需要拔牙矫正的病例.病例纳入标准:汉族;安氏Ⅰ类或Ⅱ类;恒牙列;设计上颌拔除两颗第一前磨牙;上颌支抗设计为中度或强支抗.研究收集并完成矫正病例40例,随机分组以年龄、性别作为分层依据,采用随机信封进行分层随机化分组,PASS组19例,其中男6例,女13例;MBT组21例,男8例,女13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的矫治技术完成正畸矫治.采集患者治疗后的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通过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测得矫正后PASS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相对于解剖[牙合]平面的转矩角度值为(8.7±5.5)°,而MBT组为(5.3±4.4)°,P=0.036.与以往研究得出的中国人正常合上中切牙转矩的均值(10.8±3.1)°相比较,PASS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而MBT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的差异则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二维头颅侧位片测量两组患者切牙唇面切线与眶耳平面的后下夹角,PASS组为(91.5±6.5)°,MBT组为(87.8±8.6)°,P=0.141.结论从三维模型的测量结果来看,与MBT技术相比较,PASS技术矫正完成的病例其前牙的转矩值更接近于正常[牙合]人群.对于上颌拔牙病例而言,由于PASS技术将前牙托槽的槽沟尺寸减小为0.020英寸×0.027英寸,减小了弓丝与槽沟间的余隙,从而更利于上前的转矩控制,避免其在内收过程中过于舌倾.

  • 标签: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 生理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 上切牙转矩 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治疗恒上前龈下牙折的预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龈下牙折预后效果理想,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牙体牙髓联合正畸方法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恒上前龈下牙折治疗中采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治疗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修复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恒上前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疾病者中,抽取90例(90颗牙)患者进行讨论,随机将其分45例对照组(45颗牙,常规修复方式)和45例研究组(45颗牙,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式),把两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88.89%比对照组73.33%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时可使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方式,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其应用推广价值较大。

  • 标签: 牙周 牙髓 联合 正畸 修复 牙龈 牙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种植钉作用下滑动法内收上前过程中(牙合)平面变化。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直丝滑动与种植钉联合的方法关闭拔牙间隙。结果22例患者共种植了42颗种植钉,其中有5颗为Aarhus支抗系统,18颗为慈北支抗钉,所有患者均种植成功,种植成功率为100%,种植有均未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结论本次研究应用种植钉在内收前牙过程中上颌合平面发生旋转(顺时针),上颌前后牙均出现变化,从而使上颌合平面出现变化,但前牙内收应用种植钉垂直高度与稳固性良好。

  • 标签: 种植钉 滑动法 牙合 牙齿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