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丝瓜(Luffacylindrica(L.)M.Roem.)叶中分得一种新的五环皂苷和芹菜素,用光谱学和化学方法确定该皂苷的结构为21β-羟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命名为丝瓜皂苷Q。

  • 标签: 丝瓜叶 三萜皂甙 丝瓜皂苷Q 芹菜素 分离
  • 简介:从太原song木(SraliataibaiensisZ.Z.WangetH.C.Zheng)根皮中首次分离得到四个皂甙,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1),tarasaponinV(2),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乙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3)和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1→)]-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4),1为新天然产物,3和4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太白Song木皂甙VI(taibaienosideVI),太白Song木皂甙Ⅶ(taibaienosideⅦ)和太白Song木皂甙Ⅷ(taibaienosideⅧ)。

  • 标签: 太白Song木根皮 三萜皂甙 五加科 太白Song木皂甙VI 太白Song木皂甙Ⅶ 太白Song木皂甙Ⅷ
  • 简介:从合欢皮的乙醇提取物中用色谱法分离得到1个糖链皂甙1,其21位侧链含有较为少见的木糖。经化学和波谱分析,将皂甙1的结构鉴定为3-O-[b-D-吡喃木糖基-(?(r)2)-b-D-吡喃呋糖基-(?(r)6)-b-D-吡喃葡萄糖基]-21-O-{(6S)-2-反式-2-羟甲基-6-甲基-6-O-[4-O-(6R)-2-反式-,6-二甲基-6-O-b-D-吡喃木糖基)-2,7-辛二烯酰基]-b-D-吡喃鸡纳糖基]-2,7-辛二烯酰基}-金合欢酸-28-O-b-D-吡喃葡萄糖基-(?(r)3)-[a-L-呋喃阿拉伯糖基-(?(r)4)]-a-L-吡喃鼠李糖基-(?(r)2)-b-D-吡喃葡萄糖基酯,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合欢皂甙J231。

  • 标签: 合欢皮 豆科 三萜皂甙 合欢皂甙J23
  • 简介:目的:研究泽泻(Alismaoriental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原烷型,分别为24-(R)-羟基原烷-11,13-双烯16(S),23(S)-环氧化物,命名为24-去乙酰泽泻醇O(1),泽泻醇O(2)、24-乙酰泽泻醇F(3)和24-乙酰泽泻醇A(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标签: 泽泻 原萜烷型三萜 24-去乙酰泽泻醇O
  • 简介:从中药墨旱莲EcliptaprostrataL.中分离得到5个皂苷,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eclalbasaponlnsII(1),I(2),III(3),3-O-[β-D-l比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16α-乙氧基-齐墩果酸-28-O-β-D-l比喃葡糖苷(4)和3-O-[(2-O-硫酰基-β-D-吡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刺囊酸-28-O-β-D-吡喃葡糖苷(5).化合物4和5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eclalbasaponinsxI和eclaIbasaponlnsXII.化合物1和5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

  • 标签: 墨旱莲 三萜皂苷 中药 新化合物 葡糖苷 齐墩果酸
  • 简介: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4种酸,故鉴定为科罗索酸(Corosolicacid),故鉴定为山楂酸(Maslinicacid). 

  • 标签: 三萜酸 中三萜 山楂中
  • 简介:该赤芝菌体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ml,说明该赤芝菌体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mg/ml,在赤芝菌体浓度为60mg/ml时

  • 标签: 三萜抑菌作用 中三萜 抑菌作用研究
  • 简介:该赤芝菌体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mg/ml,说明该赤芝菌体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mg/ml,在赤芝菌体浓度为60mg/ml时

  • 标签: 三萜抑菌作用 中三萜 抑菌作用研究
  • 简介:目的优化灵芝的回流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体积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灵芝提取率的影响,筛选最优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浓度73%、提取温度76℃、提取时间120min、液料比16:1。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灵芝的提取率为6.91mg·g^-1,与理论值(6.93mg·g^-1)相比,相对误差较小,为0.34%。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灵芝的水浴回流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应用于灵芝的提取生产。

  • 标签: 灵芝 三萜化合物 回流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 简介:青梅茎中总酸的含量测定,莫峥嵘王安伟莫燕琴陈光英韩长日,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青梅茎中总酸的含量测定

  • 标签: 三萜酸 中三萜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研究旱生香茶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和方法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进行人体肿瘤细胞毒体外活性实验。结果:从旱生香茶菜叶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类化合物:齐墩果酸(1),乌苏酸(2),maslinicacid(3),2α-羟基乌苏酸(4),hederagenin(5),3β,23-dihydroxy-urs-12-en-28-oicacid(6),arjunolicacid(7),asiaticacid(8),2α,3α,24-trihydroxyolean-12-en-28-oicacid(9),2α,3α,24-trihydroxyurs-12-en-28-oicacid(10)。测试了10个化合物对3种(K562,MKN45,HepG2)人体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10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讨论了它们的生源关系。所有化合物对上述种人体肿瘤细胞株都没有细胞毒活性。

  • 标签: 旱生香茶菜 唇形科 三萜 生源途径 细胞毒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果实的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等色谱法分离纯化黄荆子类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2α,3α,19α-羟基乌苏-12-烯-28-酸(1)、2α,3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2α,3β,19α-羟基乌苏-12-烯-28-酸(3)、2α,3β,19α,23-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2α,3β,23-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5)、2α,3α,24-齐墩果羟基-12-烯-28-酸(6)、乌苏酸(7)。结论化合物1、3、4、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黄荆子 三萜 化学成分
  • 简介:本研究以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筛选出纯化效果最佳的LSA-21型树脂。考察各种因素对树脂吸附、解吸效果的影响,优化得到动态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浓度3.12mg/mL,上样量203mL,吸附速率3BV/h,上柱液pH为6,解吸剂乙醇浓度70%,解吸剂用量180mL。在此工艺条件下,吸附率及解吸率平均值分别为91.83%和91.41%,瓦松干浸膏中总成分纯度从9.36%提高到40.56%,因此该工艺可以有效地纯化瓦松总成分。

  • 标签: 瓦松 总三萜成分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 简介:目的:研究金铁锁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利用ESI—MS,EI-MS,NMR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3-O-β-D—galact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6-O—methylglucuronopyranosyl—gypsogenin(1),2α—hydroxy—ursolicacid(2),tormenticacid(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石竹科 金铁锁 三萜皂苷
  • 简介:目的:研究花刺参体内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SephadexLH-20,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和HPLC对花刺参体内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个皂苷类化合物: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7-烯-3β,23S-二醇(Ⅰ),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木糖-(1→3)-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木糖]-海参烷-8-烯-3β,23S-二醇(Ⅱ)。结论:2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命名为variegatusideA和variegatusideB。

  • 标签: 花刺参 海参 三萜皂苷
  • 简介:从昆明产的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L.)的茎叶中分离得到五个类化合物(I~V),经光谱等方法鉴定其结构为:a-香树素二十六烷酸脂?a-amyrinhexacosoatewa,I)a-白檀酮?a-amyrenone,II)桦木酸(betulinicacid,III),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IV)熊果酸(ursolicacid,V)其中I为一个新

  • 标签: 迷迭香 三萜 a-香树素二十六烷酸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环皂苷抗肿瘤作用和机制。方法:应用临床医学观察对比法,对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7月资料库中的594例肿瘤患者患者资料库进行检索,从中遴选出62例作为实验患者,依照治疗环节用药差异,分为病患数相同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小组。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26/31),有统计学意义(X2=8.000,P=0.004,P<0.05)。结论:五环皂苷抗肿瘤作用和机制考虑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和抗侵袭相关,可作为有效治疗肿瘤患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 标签: 五环三萜皂苷 抗肿瘤 作用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赤灵芝中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 (5μm ,250mm×4.6mm,乙腈-0.5%乙酸的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模式,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47nm,进样量10μl。结果:建立了赤灵芝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相似度为0.9~1.0。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全面评价灵芝的质量。

  • 标签: 灵芝 指纹图谱 HPLC